《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36章


图刚接到狄翁的来信,就听说了他的死讯。 一个自由的哲学王国将要在朋友手里建立起来的时候,却功败垂成,柏拉图实在不甘心。狄翁和柏拉图有太多太多的默契,他们一样都不主张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所以狄翁三番五次邀请柏拉图去开垦哲学试验田,柏拉图也欣然前往,哪怕有冒着生命的危险,当劝谏狄奥尼修二世不成时,狄翁不得不使用武力时,柏拉图也阻拦学生们支持他的军事行动,狄翁为了贯彻柏拉图的意见,掌权后力图避免和反对派的冲突,一让再让,结果是“事业未成身先死。”
狄翁仰慕柏拉图的人格,柏拉图也赞赏狄翁的高尚,智慧的灵魂失去了撞击的对象,柏拉图感到深深地孤独!于是又回到学园,继续他智慧哲学的思考。
三、幻灭的人格梦
理想国毕竟只是一个梦。 三次西西里之行,使他深深领
…… 217
寻找哲学王 112
略了那块土地的深深的邪恶,他厌烦在现实世界里再找一个模特儿。 晚年的柏拉图把注意力由培养思辨哲学家或和哲人人格转移到培养实践的政治家,他一再吁请“黄金的绳索”——法律,来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道德确实崇高,但常常难以经受现实的暴风骤雨;哲学确实伟大,但总是改变不了专制而骄横的头脑。当柏拉图发现原来寄托在狄奥尼修和狄翁身上的希望破灭后,他更清醒地反省到,哲学王实行的哲学统治在现实社会只会碰壁,他开始认识到无论什么样的统治者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哲学凭理性打下的天下,该由法律来维持和治理。于是,柏拉图写下了他最长的一篇对话《法篇》,这也是他的绝笔,为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离”打下一块坚硬的基石。柏拉图八十一岁那年的一天,他出席一个青年朋友的婚礼。 欢乐者的喧嚣使他感到疲倦,他请大家原谅,说到另一间屋里睡一会儿。 宴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客人们都忘记了这位最推崇闲暇的老哲学家。后来,新郎悄悄走进隔壁房间看看他的老师。 柏拉图已经安然入睡。世界上的邪恶和非正义再也引不起他的反感。这位哲学王,哲学家族中的王,终于被召唤到宁静安逸的理想国去了。他被安葬在学园里,所有学生都参加了他的葬礼。 葬礼上,学生亚里士多德深情地吟诵了一首悼诗:
…… 218
212柏拉图:智慧人格
他来到凯克洛比亚神圣的土地,怀着一颗虔敬的心筑起庄严的祭坛,献给一个纯洁无瑕的人,献给他那崇高的友谊。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作品里,清楚而又明显地指出,唯有善良才是幸福,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 219
亚里士多德
…… 220
小马驹与世界的意义xiaomajuyushijiedeyiyi
公元前366年仲夏的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到柏拉图学园要求入学。他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举止文雅、彬彬有礼,其高雅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学子们,还包括学园的创始人——柏拉图。柏拉图凭直觉收下了这位来自异邦马其顿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令这位老师惊异不已的,是在短时间内,亚里士多德就显示出了惊人的才能。 他闯进许多学科知识的大门,凭着他
…… 221
小马驹与世界的意义 512
独特的智慧,树立起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政治学、戏剧、诗歌、物理学、医学、心理学、历史、逻辑、天文学、伦理学、自然史、数学、修辞学,他都一一拈来,随意扎成一道又一道风景。柏拉图有一次幽默地说,他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其他学生构成学园的身体,亚里士多德则是学园的灵魂。 随后,柏拉图渐渐发现亚里士多德身上流淌的仍是马其顿人不安分的血液,给他封一个外号——“不听话的小马驹”。
一、潘多拉的盒子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地中海岸边的小城斯塔基拉,这个城市距离雅典约两百英里。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敏塔斯的朋友和御医。 在父亲的影响下,亚里士多德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对医学的兴趣,便产生了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兴趣。在十七岁左右,亚里士多德接触到柏拉图的哲学,他为他那华丽的文采,优美的形式和充沛的激情所激动,他把它看作一个风姿绰约,楚楚动人的贵妇人,并热恋上这个“贵妇人哲学”
,经常与朋友一起讨论。这一年,有一位农场主,亚里士多德的好友决定放弃农场和葡萄园,他对亚里士多德说,他准备把灵魂抵押给柏拉图,用柏拉图的哲学播种和培植它。 于是亚里士多德和这位朋友相约到雅典去。
…… 222
612亚里士多德:智慧人格
于是在十八岁的时候,他来到了柏拉图学园。出发之前,养父关切地问他:到雅典果真就那么重要吗?
他的双亲在他幼年时逝世。这是我的生命所在,因为只有雅典才有我所寻求的智慧,亚里士多德说。柏拉图是哲学王国的天才,亚里士多德也是哲学王国的天才。 两颗智慧的火花,因为互相倾慕、撞击在一起。 一位高明的弟子与一位卓绝的大师,像一对古代希腊的情侣,流连徜徉于哲学的园地。亚里士多德跟从柏拉图学习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他听柏拉图关于人格和善的讲演,帮助柏拉图整理讲稿,然而更多地是和这位老师无休止的辩论。有一天,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拿古希腊神话故事潘多拉的盒子来问老师,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柏拉图说是善的“相”。
亚里士多德当即站起来说:不对。潘多拉的盒子的故事是这样的:宙斯命令火神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女人,赋予她巧舌利嘴、千娇百媚及各种天赋,取名潘多拉,想把她送给普罗米修斯兄弟二人,以惩罚他们偷盗天火的行为。 普罗米修斯知道是宙斯的诡计,不为这个美丽的女人所动,而弟弟厄庇墨透斯意志薄弱,接纳了这位女子。 这个女人捧着一个精致的盒子降临人间,出于好奇,潘多拉非常想知道盒子里装着什么东西,于是她冒失地打开盒
…… 223
小马驹与世界的意义 712
盖,顿时一大群灾祸蜂涌而出,人类随之就有了疾病、风暴、忌妒、仇恨等灾难,潘多拉见势不好,赶紧盖上盒盖,正要飞出的人类希望就被永远压在盒底。从此以后,人类就在无尽的不幸和烦恼中忍受着煎熬,总在不断的期望中走那未来的路。有人期望生活得好,行为无差错、无过失;有人期望有用不完的金钱财富;柏拉图对学生讲,人类要达到幸福,就必须摒弃一切情欲和现实生活需求,去追求至善。亚里士多德站起来质问道:一个编织工或一个木匠,在知道了“善”之后,就能因此而提高自己的技艺吗?一个医生或者一个将官,在明了“善”的相之后,就能因此而成为名医良将吗?
亚里士多德接着讲了另外一个神话故事:雕刻匠皮克马利翁的心目中,有一个世界上最漂亮、最文雅、气质出众的姑娘,他为这位姑娘而痴迷,而疯狂,情到深处,他便能选取一根质地优良的象牙,在上面雕刻心中的这位美女。 为了使这位“姑娘”超凡脱俗,形神兼备,皮克马利翁在小小的象牙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上帝闻知这件事,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便赋予象牙姑娘以生命,让她成为他的终身伴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皮克马利翁用自己的真诚换来美好的爱情。“实际上,善就是人们的追求。 世界上有多少种事物,就
…… 224
812亚里士多德:智慧人格
有多少种善。善的相是一个空洞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说。见亚里士多德如此批评自己,柏拉图内心喜忧参半,喜的是总算有一个学生能站出来和自己对垒,忧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立足点。“你的观点最根本的错误是没有从人们纷繁复杂的欲望世界走出来。”柏拉图说。亚里士多德辩解道:社会生活的意义也就是以人的目标的选择而存在。 憧憬美好的未来,头顶的天空也许总是蔚蓝的一片,脚下的坎坷也可能视若平地,一味沮丧,颓废看人生,阳光大道也荒芜苍凉。 潘多拉放飞许许多多灾难,使人类产生许许多多的匮乏,人们总想设法去填补这种匮乏,去追求心目中的那个“善”
,于是世界上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皮克马利翁。积极的人生是不断憧憬。 不断实践,实现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