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44章


?br />
…… 267
恢宏大度的人格境界 162
质部分,是较高较优的部分,是人生应该努力寻求的东西。人类理性或者是实践,或者是思辨,都愿意选取本性上更为优秀的行为。 人生的最高目的是“操修理性而运用思想”。
劳作是为了闲暇,战争是为了和平,理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思想的丰富和思维之马的自由驰骋。内修的理性生活,“不外向于他物”
,自足自乐,是最为高尚的活动。它是有为的,包含着积极干预生活的实践精神;它是归于自身的,不以他物的存在而存在,不因他物之死亡而死亡;它上天入地,通古贯今,静如处子,动若行云。这种内修生活,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是灵魂的仙界,是德性的极致。哲学家理想于这种内修的精神生活。 亚里士多德引用一个故事说明:只要哲学家愿意,他要致富轻而易举,但他们的理想并不在于此。米利都人泰勒士一心迷恋哲学研究,穷困潦倒,人们嘲笑他的哲学毫无用处。但是,有一年冬天他运用天文学知识,了解来年橄榄将大获丰收,所以他只用很少的押金,就租用了开俄斯和米利都的全部橄榄油榨坊,由于无人和他竞争,他只用了很低的价钱就租到了全部榨坊。当收获季节来临时,一下子人们需要很多榨坊,他于是用高价将榨坊租出去,因此而赚了一大笔钱。人生旨趣高远,灵魂和人格就升华到摆脱各种束缚的境
…… 268
262亚里士多德:智慧人格
界,闲暇、愉悦、充实的自由才因此而获得。
二、习惯战胜国王
在人格成长中,有三个重要因素:天赋、习惯和理性。天赋是自然秉性,是待雕的良玉,社会生活日夕熏染,使人或习于向善,或习于从恶。 将这块待铸的材料铸成天使,还是魔鬼?全靠教育的引导。亚历山大从二十一岁开始东征,年轻国王的队伍横扫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其业绩可谓光荣显赫。 然而,是继续用武力统治这征服的世界,还是用理性来统治,亚历山大感到很迷茫,几次致函给亚里士多德,请他提意见。亚里士多德教亚历山大培养臣民理性的习惯,如果以武力教人,最终会祸及自身。他翻出希罗多德历史著作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讲给亚历山大:
吕底亚国王坎道列斯,十分宠爱自己的皇妃,她长得美妙绝伦。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就请臣相巨吉斯欣赏她裸体状态下的美。巨吉斯听了这话,连忙推辞,说使不得,女人脱掉衣服,也就是脱掉他的一切羞耻之心。坎道列斯还是坚持让巨吉斯欣赏妃子的裸体,他让巨吉斯躲在门后,看她一件一件脱下衣服来。
…… 269
恢宏大度的人格境界 362
巨吉斯因为担心惹怒国王,便勉强同意。他遵照国王的安排,看完王妃的裸体,趁王妃背对着他的时候悄悄地溜了出去。没想到王妃看到了他,她猜出是丈夫所为,便打下主意,报复坎道列斯。原来,在吕底亚,当自己的裸体被人看到,被认为是一桩奇耻大辱。当时,王妃一言不发。第二天,她从自己的仆人中挑选出一些亲信,做了部署,然后派人把巨吉斯叫来,厉声说道:“你看见了我的裸体,破坏了我们吕底亚人的习惯。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杀死给我带来耻辱的坎道列斯,取代吕底亚的王位;一是你死,因为你看了你不该看的东西。”
结果是巨吉斯杀死了坎道列斯,接任吕底亚的王位。习惯战胜了国王。
对裸体十分忌讳的吕底亚人怎么也不能理解,当时希腊人以裸体为美。 这也是习惯的力量。习惯者,教育、训练之后内化于自发或自觉的行动。伦理的德性也是一种习惯,社会的教育和训练,为人们的目的和手段的选择提供一种定式,这就是习惯。譬如言谈举止,立法家就该在全国杜绝秽亵的语言、图画和戏剧表演。“人如果轻率地口出恶言,他就离恶行不远了。对于儿童应特别谨慎,不使听到更不能让他口出任何恶言。凡不顾一切禁令,仍然发出秽亵的语言和举动,必须予以相应
…… 270
462亚里士多德:智慧人格
的惩罚。“
譬如“小节”
,积小恶而成大恶,小节并非无害。 杀人越货之徒常常源自“小节”上的忽视和放肆。所以要对人们进行教育,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有三准则:中庸、可能、适当。中庸者,是指教育必须以理性为目标。 一味以实用为目的,可能会偏离方向。 如训练出体魄强壮者,可以用于正义,也可能走向邪恶。“处外寻求实用是对自由大度胸怀的极大歪曲。”
①教育训练的最高目的是获致闲暇。 生活的目的不是为劳作,而是为闲暇,不是为伤害别人,而是为完善自己。 真正自我完善者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闲暇。 只有闲暇者才能领略幸福和享乐的愉悦。 这种为闲暇而准备的教育十分必要,因为它与人格最高境界相关。音乐教育造就某种习惯,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愉悦。 音乐造成灵魂的亢奋,陶冶人的性情。 所以,该以行为型的旋律消除人们心中的积郁,以情操型的旋律改变人心中的鄙俗,以沉凝刚勇的旋律鼓舞人的斗志。 井然有序,富含教化功能的曲调,适宜儿童教育过程中使用。 黄昏之年,欣赏轻松愉快的曲调,飘然若仙,陶醉于生活的美好情绪之中,忘怀忧愁辛劳,兴奋而不至消靡。 乐调中和、舒缓、深沉者,最适宜用来教育青年人,以其迅速成熟老练起来。
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第275页。
…… 271
恢宏大度的人格境界 562
教育以成习惯,其准则是理性。 理性向导在前,习惯教育在后。 尤如好材料配好工艺,才能出精品,没有良好的教育,一个天赋极好的人,是难能在灵魂中种下理性的种子。亚历山大征服了数十个异邦,各个国家和民族风俗都不一样,要把人们都统一在自己的旗帜之下,不改变人们的习惯,训练人们的灵魂,理性之根是难以扎下的。亚历山大渴望的是统一版图,亚里士多德渴望的是统一灵魂。亚里士多德给亚历山大提出这个建议之后,自己也感到迷茫起来,被武力征服的民族果真能用理性加以征服吗?
三、恢宏大度——理想境界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回到巴比仑。 这里有一大堆事情等待他处理。 幼发拉底河的治理,对战友赫菲斯提昂的隆重祭祀,数十万兵士的调遣,像往常一样,亚历山人胸有成竹,英明果断,迅速安排得井然有序,这天,他觉得比往常疲乏得多,便邀迈狄亚斯一起饮酒解乏。 饮了几杯,感到浑身不适,便起身去洗澡,睡了一会儿,又和迈狄亚斯一起吃饭,然后又喝到深夜。 后来又停止狂饮去洗澡,洗完了又吃了一些东西,就地睡下。 这时他就开始发高烧。医生来了一拨又一拨,亚历山大的高烧仍然不退,躺在床上,他仍然运筹着军队航行征战的计划,战士们都很担心
…… 272
62亚里士多德:智慧人格
他的身体,排着队从他面前走过,他以目示意。 在第十天早上,他吃力地请求卫兵把他抬到幼发拉底河边。他已是好几天没有进食了,体力极度衰竭,目光却依然有神。 当卫兵用行军床把他抬到幼发拉底河岸边时,他竟然撑起身体坐了起来,用手指了指希腊的方向,清晰地说道:“太阳从那儿落下,理性却从那儿升起。就把我投入幼发拉底河吧。 请转告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我的一切智慧都来自于他的教诲。”
说完,他永远闭上了眼睛,而身体却一直直挺挺地坐着,卫兵按他的吩咐把他的尸体投入滚滚东去的大河。这一年亚历山大三十二岁,亚里士多德六十二岁。 惊闻亚历山大的死讯,亚里士多德悲怆万分,虽然战争开始以后,他和亚历山大在感情上若即若离,然而,亚历山大是他的一件作品,是他伟大人格工程的一个杠杆,他相信只要自己给他找准一个支点,这个杠杆一定会撑起一个理性的世界,让大地开遍智慧的鲜花。亚历山大的死讯很快传遍雅典的大街小巷,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热爱自由的雅典人终于盼到马其顿统治倒台的一天,马其顿人的党派顷刻瓦解,雅典宣布独立。 亚里士多德的学园也随之骚动起来,学园内亲马其顿和反马其顿的学生公开对立起来,发生斗殴。 亚里士多德这天把全体学生召集起来,向大家宣布:“动荡已经开始了,宁静已不属于学园。 今天,我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