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40章


、“就好象是”
的东西,虽然这些“都不过是一些揣测之词”
,不过它可以安慰人类理性需要,给“道德观念提供地盘”
,使“实践理性”有所根据。
(参见《导论》第五十九节,第六十节)
关于这一方面,我想引证曾为恩格斯推崇过的伟大的进步诗人海涅关于康德一段的富有诗意的评述作为参考。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书中说:“为了提出一个关于这个世外上帝的概念,东方和西方曾用尽了稚气的比喻。然而自然神论者的幻想在时间和空间无限上却白白地用尽了气力。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暴露了他们的无能为力,暴露了他们的世界观,以及关于上帝本性的观念的不足凭恃。所以即便这种观念被打倒,那也不会使我们感到怎么悲伤。可是,当康德破坏了他们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时,他确实使他们大为伤感。
“如上所述,我不准备对康德驳斥那些证明的议论作任何通俗性的解说。我只想明确地告诉你们,自然神论自此以后在思辩理性的范围内已经死灭了。悲痛的讣告恐怕需要几个世纪之久才能被一般人所知悉——但我们早就穿了丧服。
De
profundis〔从深处〕!
“你们以为现在我们可以回家去了吗?
绝不!
现在还有一出戏有待上演。在悲剧之后要来一出笑剧。到这里为止康德扮演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哲学家,他袭击了天国,杀死了天国全部守备部队,这个世界的最高主宰未经证明便倒在血泊中了,现在再也无所谓大慈大悲了,无所谓天父的恩典了,无所谓今生受苦来世善报了,灵魂不死已经到了弥留的瞬间——发出阵阵的喘息和呻吟——而老兰培〔兰培是康德的仆人〕作为一个悲伤的旁观者,腋下挟着他的那把伞站在一旁,满脸
…… 188
译 后 记781
淌着不安的汗水和眼泪。于是康德就怜悯起来,并表示,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于是,他考虑了一番之后,就一半善意、一半诙谐地说:‘老兰培一定要有一个上帝,否则这个可怜的人就不能幸福——但人生在世界上应当享有幸福——实践的理性这样说——我倒没有关系——那末实践的理性也无妨保证上帝的存在。
‘于是,康德就根据这些推论,在理论的理性和实践的理性之间作了区分并且用实践的理性,就象用一根魔杖一般使得那个被理论的理性杀死了的自然神论的尸体复活了。
“康德使自然神论得以复活也许不仅是为了老兰培,而且也是为了〔对付〕警察吧?或者他当真是出于确信才这样行事吗?难道他毁灭了上帝存在的一切证明正是为了向我们指明,如果我们关于上帝的一无所知,这会有多么大的不便吗?
……“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1—113页。)
最后我还想谈谈我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康德哲学术语的译法问题。在有关西方哲学史的有些出版物中,我常看到原著引证方面有不妥和错误之处,以及根据这些误译所下的不正确的判断,对此我心里感到不安。我并不责怪这些出版物的作者,因为不妥和错误之处的责任不在他们,而是大量的西方哲学古典著作,多半尚无可靠的中文译本。人们只能借二手材料来引用,这些材料经过辗转抄录,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是难免的。有鉴于此,我在多年教学之余也做了一些翻译工作,力求为古典哲学的译述工作尽一点棉薄之力。我体会到,要把翻译工作做好,一定要吃透原文每一句、每一字的真实意义和精神实质,还要用精确的汉语表达出来。
而我在这两个方面的水平都不够高,因而总是不能得心应手,译文自己也不能满意。但是有一点还差堪自慰,那就是,我总是力所能及地使读者在从译文中了解原著时尽可能减少一些困难。
…… 189
81译 后 记
康德哲学的主要术语在本书中大部分都出现了,对这些术语加以仔细推敲,我认为这对于弄懂康德哲学是有好处的。我现在谈谈本书中几个术语的译法,供读者们参考、商榷。
1。
Verstand(英文understand。法文entendement)
,有人译为“悟性”或“知性”。这样译法本无不可;但我总觉得不那么通俗易懂,而外文这个词本来是人人能懂的普通名词,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意思相当而又通俗易懂的汉语名词“理智”来译呢?因此改来改去,最后定稿我还是译为“理智”。
2。
Ide(英文idea、法文idée)。这是康德讲理性部分里用的一个术语,有人译为“理念”。可是康德的“理念”和柏拉图的“理念”
、黑格尔的“理念”都不相同。康德的“理念”实际上是从人的理性(也就是纯粹从人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一些刨根究底的“想法”
,这些想法都不是经验之内的东西,它们既不能通过经验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来否定,因此只能是一些“想法”。
可是我怕这样译,不易通得过,未敢大胆地把“理念”硬改为“想法”
,所以仍旧采用“理念”这个译法。好在康德自己在他的书里也说Idee是“理性概念”。
那么就算“理念”是“理性概念”的简称吧。
3。
Ideal(英文ideal、法文idéal)。这一词来源于Idée,意思是“Idee的东西”
,也就是说,仅仅存在于“想法”的东西。因此我把它译为“设想”。
我认为这样译既合乎本词的原义,也合乎康德对上帝的想法的原义。
4。
Paralogismus(英文Paralogism、法文paralogisme)的原义是“不合逻辑的论断”
、“错误的论证”。康德说,灵魂不灭这种论断只能在人死了以后如果灵魂还活着才能得到证明,而在人还活着的时候,谁也没有经验过灵魂不灭,因此这种论断是不合逻辑的、错误的。
其他书中把这个词译为“悖论”或“谬误推论”
,本来也未尝不可;可是我觉得还是译为“错误推论”更通俗易懂些。
…… 190
译 后 记981
5。
Antinomie(英文antinomy、法文antinomie)
,原意是两条法规互相冲突。康德在这里第一条就谈“世界在时间上有始、在空回上有限”和“世界在时间上无始、在空间上无限”是对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种说法,各执一端,各自的论证是互相矛盾的。日文译本把这个词译为“二律背反”
,我国也一贯采用“二律背反”这个译法(“律”
,我国古文是法律条款)。这个译法本来不错。因此,我在本书中也想按约定俗成之规采用这种译法。但是,根据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在Antinomie下面紧接着讲“第一个对立”
、“第二个对立”等。我原来想译为“互相矛盾”
,或译为“互相对立”
,但又分别与Widerspruch(矛盾)和Widerstreit(对立)两词混淆。因此,经过多次斟酌,我认为译作“互相冲突”
,既合乎原义,又比“二律背反”
通俗易懂。在这里提出来向读者求教。
6。
Dasein和Existenz、Sein稍有不同,Dasein是由da和sein两词合缀起来的,原义是“现时、现地的存在”
,或“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存在”。
这个词在黑格尔哲学里同Existenz的差别就大得多了。
在黑格尔的书里,Dasein译为“定在”
、“现有”
、“规定的存在”
、“现有的存在”等(黑格尔在《逻辑学》里说“DaseinistbestimtesSein”
,列宁《哲学笔记》中文译本第109页里译为“现有的存在是规。
定的存在“)。由于在康德哲学里差别不大,而且在汉语中硬分别出来。。
反而容易把人弄糊涂,因此我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