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6小时》第62章


难忘的情节。
在侯波的镜头面前,屹然站立着的是一群时代的伟人。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来
自于人民,理解人民,惦念着人民。他们的衣着、举止是那么的平凡,但他们的人格、
胸怀和气魄却是无与伦比的伟大。
开国大典从下午3时一直持续到晚9时多,毛泽东一直在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到
晚间已有些支撑不住,就弯腰伏在围墙上。
为了取到最好的镜头,侯波站上了围墙,两个同志扶着侯波的腿。当时她只想着把
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侯波曾拍摄过一张毛泽东宣布共和国成立时的照片,毛主席的嘴是张着的,周围站
着其他领导人。
40年后,侯波和徐肖冰办展览时,不少群众一定要在这张巨幅照片下留影,说是可
以感受到当年激动人心的气氛。
6.礼炮为何鸣28响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
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
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
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椎向了高潮。
开国大典的礼炮队来自一支英雄的部队。
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他们。
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21响,就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
为何要鸣28响呢?
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
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最高礼仪是21响,我们为什么
要鸣28响呢?”
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剑话题很
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毛泽东问小唐:“你说,放28响有没有道理呢?”
唐永健是个文采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他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
“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允了。
很快,简明扼要的28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
刚刚28年。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赞礼,这不是极有道理吗?
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108尊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
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54尊礼炮。
108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天安门广场,靠在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
两分半钟之内,28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鸣礼炮时,站在观礼台上的华北军区文工团团长刘佳与身边的几位代表兴致勃勃地
数着礼炮。40年后他说,不够28响,有时两发之间的距离很远,有漏响的。
负责组织礼炮工作的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说,决不可能漏响,瞎炮肯定有,但不可
能两发炮弹一起哑巴。
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
喊。
建国之后,在开国大典上鸣放过的山炮大部分销毁,有两尊被收藏到中国革命博物
馆作为陈列的文物了。
7.苏联顾问建议:最后一项议程放礼花
开国大典的议程安排中,开始没有放礼花这个项目。
在北京的苏联顾问根据苏联的国庆经验,向大会筹委会建议开国大典最后一项仪程
应放礼花。
施放礼花能使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五彩缤纷,当然很好。但礼花是什么样子,没有
几个人知道。
不知道也要上马。
任务下达给华北军区的一位叫张桂文的作战科长。当时,他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
不仅不知道怎样制作礼花,也从来没见过礼花,但他通过苏联顾问找来了苏联十月革命
节阅兵的记录片,知道了放礼花是怎么回事。
直到40年后,苏联施放的第一层礼花仍是信号弹,张桂文这才明白礼花与作战科的
关系,所以开国大典上的礼花全是苏式信号弹。
张桂文立即组织了礼花小分队在辅仁大学广场上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开国大典那一天,当夜色低垂,举着五星灯笼的群众游行队伍接近尾声时,天安门
城楼休息厅里临时开通的总机接到了大会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电话,他要求立即接通位
于东华表内侧的一个分指挥部,通知张桂文开始施放礼花。
张桂文接到命令,马上也抓起桌子上的麦克风,充满激情地连续喊了三遍:“各位
注意,现在施放礼花!”
然而一点回声也没有,麦克风坏了。
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替张桂文捏了一把汗。
张桂文的脸仅仅白了一下,他还有两套应急方案。
40年后,住在空军东西门干休所的离休干部张桂文说:“我搞作战的,总是不止一
套方案。因为我们不能把一件事情看死,战斗中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敌人在变,我
们也要变,必须拿出几套作战方案。”
幸亏这位施放礼花的指挥员是参加过无数战斗的军人,他像打仗一样,为保证礼花
施放成功,拿出了三套方案:第一套是由他利用广场扩音器向施放礼花的6个点呼叫,直
接下达命令;第二套是如果麦克风失灵,就由张桂文在指挥部发放一颗信号弹,表示放
礼花开始;第三套方案是如果张桂文的信号枪出故障,派一个人通知最近的礼花点,其
他各点见到礼花都一齐放。
此时,当第一套方案失灵后,张桂文二话没说,走出用木板临时搭成的指挥部,从
腰间熟练地抽出事先准备好的信号枪,冲着黑色的夜空打出了一颗绿色信号弹。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使周围的人们不禁大吃一惊。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的时候,广场周围的6个发射点同时轰然爆响,五彩缤纷的“礼花”喷向夜空,照亮广场,
染红了古老的天安门,预示着新生的共和国万紫千红的明天。
张桂文恐怕没有想到,他那颗应急的信号弹,竟成为开国大典之夜的第一朵礼花。
8.首创“实况转播”名词
10月1日早晨,新华广播电台发出预告,决定全部转播当天下午3点钟举行的开国大
典实况。
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转播。
这也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的第一次实况转播。
要把开国大典现场的真实音响通过无线电波送到全国各地,首先应该给这次转播起
个名字,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廖承志委托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负责人梅益和温济泽
考虑一下,他们俩商量后决定把这次大规模的转播叫“实况转播”。为此,梅益和温济
泽为汉语又创造了一个词。这个业务名词是为开国大典创造的,它形象又生动地反映了
这个新节目的含义,至今沿用下来。
开国大典的音响工作,由傅英豪负责,使用的机器功率为250瓦,仅是后来机器的1
/4。这套设备以后被当破烂卖掉了。
临时转播机房设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拐角处,发射机房位于天安门城楼前金水河的
一侧,是临时搭的木板小屋,由通讯兵部的前身军委三局协助施工完成。
就是这些破破烂烂的设备,成功地保证了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
开国大典的现场播音员男士齐越,女士丁一岚。
开国大典过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收到了潮水一般的听众来信。没有机会亲临开国
大典现场的人们纷纷来信,抱怨现场播音员讲得太少了。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当时播音
稿是如何写成和决定的。
负责实况转播的编辑记者是三位小伙子,准备工作很简单,他们以为转播实况不就
是把现场的所有音响全播出去吗?所以,他们事先没准备什么播音稿,而且,天安门广
场实况转播规定一条纪律,播音员要严格照稿子念,不能擅自更改。这样,稿件不多,
播音员又不能即兴讲,自然讲的就少了。
尽管转播现场做了不少努力,播音员还是好多时候没词儿。飞机声、坦克声、马蹄
声、军乐声,甚至刷刷的脚步声,都给人雄浑壮阔的联想。但是,人们毕竟不满足,毕
竟希望把现场介绍得越多越细越好。因为关于开国大典,人们什么都想知道。
这是中国第一次实况转播中的遗憾,但这也是最朴素、最真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