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思想》第32章


到东软集团(沈阳)参加“民族软件产业青年论坛”,大不咧咧地作了一次演讲。由于我能说会道,频频上电视,引来近10个投资者。我选择了一位年龄比我大一倍、非常精明的商人作合伙人,成立了“杭州临境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彼时,我可谓光芒四射,卓而不群,名片上印着“以振兴民族软件产业为已任,做真实、正直、优秀的科技人员。”浙江大学想开除我,被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安抚住。
我当时想开发一套名为Soft3D的图形系统,此系统下至开发工具,上至应用软件,无所不包。公司名字起为“临境”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身临其境,这是我对图形技术的追求;二是表示快到了与SGI公司称兄道弟的境界,这是我对事业的追求。
我从实验室挖来一位聪明绝顶的师弟做技术伙伴(他的头明显比我的大,估计其脑容量至少是我1。5倍)。我曾经以师兄的身份为他洗过一双袜子,他因此觉得我是个好人。我俩一拍即合,常常为Soft3D的设计方案自我倾倒。一想到Microsoft公司的二维Windows系统即将被Soft3D打击得狼狈不堪时,我们就乐不可支,冲劲十足。到了1998年7月份,我们做了一套既不是科研又不全象商品的软件,我宣传了几个月都没有人要。1998年10月份,我用光了30万元资金,只好关闭公司。不久我被一位朋友捉到北大方正去“劳改”,两个月后我才心服口服地承认自己失败了。
在失败一周年来临之际,我客观地从可行性分析角度说明了我和投资方所犯的错误,写此文以祭我那幼年夭折的软件公司。
一、我的主要错误
(1)年青气盛,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想一下子做成石破天惊的事。我的设计方案技术难度很大(有一些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只有3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根本没有财力与技术力量去做这种事。分析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即可否定我的设计方案。
(2)我以技术为中心而没有以市场为中心去做产品,以为自己喜欢的软件别人也一定喜欢。我涉足的是在国内尚不成候的市场,我无法估计这市场有多大,人们到底要什么。伙伴们跟着我瞎忙乎一整年,结果做出一个洋洋洒洒没人要的软件。分析市场可行性也可否定我的设计方案。
(3)我做到了“真实、正直”,但并没有达到优秀的程度。我曾得到很多炫目的荣誉,但学生时代的荣誉只是一种鼓励,并不是对我才能和事业的确认。正因为我不够优秀,学识浅薄,加上没有更高水平的人指点我,才会把事情搞砸了。
二、投资方的错误
(1)投资方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把我的设计方案交给美国的一个软件公司分析,结论是否定的。但他觉得我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希望可以做成功其它事情,即使Soft3D软件做不成功,只要挣到钱就行。这种赌博心态使得正确的可行性分析变得毫无价值。
(2)由于我不懂商业,又象所有单纯的学生那样容易相信别人。他让我写下了不公正的合同,我竟然向他借钱买下本来就属于我的30%技术股份。他名为投资方,实质上双方各出了一半的资金(他出51%,我出49%)。他在明知Soft3D软件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却为了占我的便宜而丧失了应有的精明,最终导致双方都损失。
关闭公司时,他搬走了所有的固定财产。我明明投入了技术,又亏了15万元,却一无所得。几个月后当我意识到不公平而找他协商时,他说:“只能怨你自己愚蠢,读到博士,连张合同都看不懂。”
我觉得自己在此事上虽愚但不蠢,诚实正直的品质加上不懈的努力会让我变得有智慧。自己的奋斗没什么可以后悔的,学到的远比失去的多,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4。2。2 可行性分析案例之二
1999年3月,一位与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的朋友请我帮忙,对一份长达8页的投资方案:
《万向为什么不投资互联?》
——“中国供应商信息网”引资方案
(以下简称“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万向集团是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老大,有的是钱,找它投资真的是找对了。我当时忙着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正在复习本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耐烦地看完那份“引资方案”,觉得比我去年写的Soft3D设计方案荒唐十倍以上,于是毫不迟疑地否决。
朋友问:“为什么?”
我答曰:“因为内行的人都会否决。”
朋友嘲笑:“这是废话,如果投资者都是内行的话,就不用请人分析了。你要写出让农民企业家看得懂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才叫有水平。”
我说:“好,好,就看在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的份上,帮你一把。”
于是我就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一群农民伯伯写了一份6页纸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此“引资方案”是个很典型的不可行方案,我将摘录一部分内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我不认识写“引资方案”的人,虽然批评很多,但是我对他(她)本人毫无恶意。由于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写给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看的,文中采用较为形象的日常事例来比喻、解释信息产业的一些现象。这些比喻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可能是不严谨的。
该“引资方案”有四段主要内容,每段的主题思想简述如下。
第一段,介绍了Inter企业的红火,得出一些结论,这是“建议投资互联网”的关键论据之一。主要文字如下:
“国际互联网英雄企业雅虎(Yahoo)、网景(scape)……这些互联网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赢利都还不多甚至微利运转。它们的年收入尚以万来计算,而股市却达到几十亿乃至百亿。……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只要一上市,它的股价就可以青云直上,无人能用任何股市定理来推算它们将涨到什么程度。”
第二段,概括了在国内投资Inter企业的几大好处,这是建议万向集团投资Inter企业的关键论据。主要文字如下:
“……借互联网这个金蛋与广大投资者的看好,股票必能大幅上升。借美国网股的升幅样板,广大中国股民可能在短期内即可推动股票实现翻番。……”
“……相信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企业的黄金赢利期即可到来。事实上,由于进入互联网经营网站的直接成本很低,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网站皆为小打小闹,几乎没有几个网站有雄厚的资金注入建设。……”
“……通过建设一个大网站所带来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告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很容易造势,效果远远优于同等金额的电视、报纸广告。……”
第三段,该方案的作者说自己已经建立了一个公司,经营一个叫“中国供应商信息网”的站点。目前他有一些构思,希望万向集团投资200万元/年,按他的方案,可以很快使万向集团股票狂升,机会千载难逢。主要文字如下:
“我们经营的网站有2年多历史了。…年经营成本9万元,我只找了一个助手。…全年收入近10万元,虽说不亏,但我无法满足现状。…希望吸取资金200万。…预计年收入1200万至2000万。”
“……增加网站每日求购信息的整编工作,做到任何其它一个网站有的我们都有。”
“……增加中国及世界经济新闻版块,由每周更新到每日更新。”
“……建立网上信用卡收帐系统,一旦需要,可立即投入使用。”
第四段,他说自己是萧山人,万向集团也源于萧山。
一、对“引资方案”第一段的分析与评论
Inter英雄企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产物。雅虎、网景公司的营业利润与其股市相比是极微的。从外表上看:一个固定资产可以被忽略的,几乎没有营业利润的Inter企业,可以有极高的股市价值,并且市值不停上涨。为什么能够这样?这是有极苛刻的前提条件的。但是“引资方案”一开始就立论:
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只要一上市,它的股价就可以青云直上,无人能用任何股市定理来推算它们将涨到什么程度。
这显然是胡吹,我认为即使外行也不会相信。尽管我也不够资历去评论雅虎、网景公司,但愿意尽力不离谱地通俗地解释雅虎、网景现象。
让我们把Inter想象成无边无际的网,把每个网的交织点叫做网站,在每个网站中至少可以放一台计算机。Inter的基本功能是让网上的所有计算机能够相互通讯。由于现在的一台计算机能做十年前不敢想的事,真的无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