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是怎样炼成的》第63章


谐∮梗梢蛔樽湃嗽备涸鹉骋黄放频墓芾恚放浦浯嬖诰赫U庖幌低呈姑恳黄放贫季哂卸懒⒌氖谐∮呗裕链耍嗟钠放乒芾硐低痴降?br /> 从1837年宝洁的诞生到1931年公司品牌管理系统正式形成,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力庞大、威震全球的宝洁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成长犹如一次长途旅行,启程的是产品,抵达终点站的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打造一个强势品牌要比建设一条生产线难得多,它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心存高远,才能最终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推动企业一次又一次的腾飞。极具竞争力的品牌管理系统使宝洁公司在崭新的领域迅速发展(如下表)。

时间名称用途
1946年汰渍(Tide)第一种高效合成洗涤剂
1955年佳洁士(Crest)第一种含氟、并经临床证实能预防龋齿的牙膏
1956年Comet第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清洁剂
1956年DuncanHines第一种制作柔软蛋糕的混合物
1961年海飞丝第一种去头屑的洗发水
1961年帮宝适第一种价格适当,可大量上市的一次性尿不湿
1967年碧浪第一个加酶洗涤剂系列
1968年品客第一种可再密封性的罐装薯片
1972年Bounce第一种加干燥剂的织物柔顺剂
1972年Dawn第一种去油脂力极强的餐具洗涤剂
1984年液体汰渍、碧浪、Vizir第一种液体洗涤剂,其去污力不亚于粉状洗涤剂
回顾历史,宝洁在品牌建设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不仅创造了许多产品和品牌,还开创了企业品牌管理系统,为其他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榜样。而且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宝洁注重开发与创新,公司首创了许多目前被广为应用的市场调研技术。宝洁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前,必定先对消费者、市场进行调研、研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为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没有一个企业不想做大做强的,即便是目前尚小的成长型企业。然而,要拥有稳定的销售和利润,就不能忽视企业品牌的建设。这是因为品牌与销售、利润实质上是互为因果的。尤其是目前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对某个领域或某个市场进行了细分,因此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像宝洁那样建立自己的强势品牌,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强势品牌,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长寿篇中国金典(1)
失败探究:太阳食品的喜悲
太阳系列食品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大起大落,它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重创。可以说,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市场经济初期企业的稚嫩和缺陷。
1984年12月,原名为西安宝石轴承厂的企业已经改名为西安旅游食品厂,担任技术副厂长的李照森被提升为厂长,全面负责企业的管理。李照森是锅巴辉煌的缔造者,同样也见证了整个锅巴时代的兴衰荣辱。1985年前后,由于电子表冲击手表市场,我国的手表业走入低谷,机械手表四次降价,120块钱的表卖五六十元。李照森看到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就想转产到食品上去,但是食品那么多,究竟搞什么呢?198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照森陪客人去西安饭庄吃饭,在那里他吃了一次“锅巴美肴”。之后,心里一直想在食品上搞点名堂的李照森就琢磨着:锅巴中国人都吃过,它不是正儿八经的饭,但小孩子特别爱吃。可谓是一有特色,二有市场,不过,让锅巴进入工业化生产,变腐朽为神奇,这其中就有了学问。因为西安宝石轴承厂经营曾经失败过,所以李照森也开始渐渐明白:“经营就意味着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钱来,因此企业应该把50%,甚至80%的精力放在经营上。东西好不等于有好销路,如果真的要经营锅巴,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有好包装,二要老百姓都知道。”于是,李照森开始觉得西安旅游食品厂应该经营锅巴。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老百姓还比较认可产品的官方评价。所以在经营初期,李照森就把锅巴拿去评奖,前后得了20多个奖。那时候吃过锅巴的人,都还依稀记得锅巴彩印包装上那个显著的金牌奖章,它虽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但人们在心理上仍然心安理得地产生了完全信赖的情绪。按照最初的想法,李照森还决议要做广告,当时企业亏损18万元,做广告就可能白扔进10万,甚至20万,这简直就是死路,但李照森还是顶住了压力,对太阳食品实施了地毯式的广告推广策略。
到了1988年,太阳锅巴的影响力迅速在各大城市蔓延开来,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一个从西北远道而来的大众休闲食品。当人们在看电视聊天之余,只有瓜子、花生、饼干等选择时,这种以精白大米、黑米、小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填补了休闲食品的市场空白。加上便于携带这一特点,锅巴一经面市,就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形成一股“太阳”旋风,销量成倍增长。
太阳锅巴的畅销除了品牌定位准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宣传。食品饮料行业的广告宣传对市场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许多企业还缺乏广告意识之时,太阳集团果断地决策,投入巨资大张旗鼓地进行广告宣传。但是经营初期,投资并不顺利。例如在天津市场,1988年投入4万元做广告,就亏损5万元,但他们没有退缩,在1989年又投入24万元做广告,在1990年用150万元做广告。事业的执著,使风险型的投资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90年底,太阳锅巴销售额将近两个亿,企业赚了680万元,与此同时,脍炙人口的“太阳”牌锅巴也赢得了津门消费者的好感,销售量稳步增长。
一时间,李照森成了大名鼎鼎的“锅巴王”,锅巴也成了全国最走俏的食品。产品销售火爆自然引起企业的扩张,李照森打破了资金和体制的束缚,在全国市场进行大范围扩张,这种方法虽然让企业的知名度更高、规模更大,但是由此却引发了诸多问题。企业一味追求扩大生产数量,从1988~1990年两年内,联营企业就发展到53家,规模扩大后,管理难度增大,产品质量控制必然有所放松。
进行联营的同时,太阳公司供给联营企业太阳锅巴彩印包装袋进行锅巴装袋,但这种包装生产起来易如反掌。与太阳公司联合生产的一些企业,有了生产锅巴的技术和条件,随便找家印刷厂复制包装袋,装上太阳锅巴,就能推出仿制的太阳锅巴自享红利,或者干脆打出自己品牌的锅巴产品。即便太阳公司有专人负责下游企业的生产,但是由于国内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这种仿冒之风在当时依然无法控制。而最根本的还有,“太阳”锅巴包装没有任何防伪措施,难以消除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给本产品带来的影响,使得“太阳”锅巴质量信誉受到严重损害,以致于使消费者在柜台前面望“锅巴”而却步。实际上,太阳食品所采取的联营方式在国外实行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中国国情决定了企业要想实施这种方式,就必须投入更强的力量实行控制,可是缺乏经验的太阳食品却没有想到这一点。
1992年,李照森陷入了困惑。他坚持施行打假,但是政府相关负责人员到郊区抓了人,第二天就放了出来,对造假者无法构成足够限度的惩罚。何况一个西安的本地企业,如何对抗全国范围内浩浩荡荡的仿冒大军?虽有一腔怨气,太阳公司的打假行动不得不不了了之。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于太阳食品对品牌保护不利所造成的,所以,当兆信电码防伪技术在西安推广的时候,李照森毫不犹豫地首家采用了这一技术,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太阳锅巴的保护神。由于锅巴产品本身的易复制性和口味上无大差别性,人们在选择锅巴时,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不显著。而太阳公司推出的欲占领低端市场的散装锅巴,更使得家庭作坊式的锅巴产品从全国各地涌入锅巴市场有了可乘之机。与此同时,产品过剩生产、劣质锅巴的涌入,迫使“太阳”锅巴陷入价格大战,其结果不仅失去了原有商业网络,其市场地位也受到很大冲击。
一段低落的时期过后,太阳食品公司经过对失败因素的冷静分析,决定收复失地,方式还是在加强“太阳”品牌的形象上。虽然太阳食品在包装设计上做了很多改进,从根本上消除了假冒产品存在的隐患,而且在产品品种方面也增加了7个系列,但太阳锅巴的表现并未出现太大的转机,直到现在成绩一直平平。
太阳锅巴有喜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