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探询就已涉及上帝问题。 既然我们不能回答,那么,承认“毕竟存在着上帝”
的诱惑往往非常大。因此我不相信您会责备我对待这个问题不严肃。问:人能探询最后的希望、最后的意义问题吗?如果把这一切解释为虚构,还能对这一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吗?
答:如果您不恰切看待我所指的“虚构”
表达的意思,我就无法回答您的问题。 最初,人像动物一样,并没有思考自己从何而来。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思考的那一瞬间,也就开始思考上帝了。 这是非常严肃认真。 就在这时,他们构想出亲爱的上帝,这非常清楚。 要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诸神。问:您在《阿赫斯维》中描写上帝时出现了某种矛盾。一方面,“天父”体现着必须废除的、耶稣与阿赫斯维一起反抗
…… 187
《圣经》是作家创作的素材971
的那个旧秩序;另一方面,全书又以一句豪言收尾:“既然他(耶稣)与上帝同一,那么我(阿赫斯维)也与上帝同一,都不过是一种生命存在、一种伟大的思想,一场梦。”这是否矛盾,或者说,是什么把这两种思想系列联系起来了呢?
答:与我小说中的耶稣一样,上帝也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形象。 我并不固执於一个上帝。 诚然,这一结语涉及到三位一体,但它也涉及到别的,涉及到人自己或许也是上帝这一事实。 此外,还要补充一句:阿赫斯维与耶稣甚至产生了同性恋的感情。 阿赫斯维受耶稣。 他是一个把头靠在耶稣怀里的门徒。 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广泛、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当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写到这些问题,评论也不曾谈到这些问题。 不过这是可以觉察出来的。 这就是小说的形象。 这些形象纯属虚构,但您知道,在基督教各教派与马利亚或耶稣的关系中,也流露出只有极少数人才分析过的多种复杂感情。问:在您那儿,犹太遗产活生生地保留在关於“弥赛亚”的观念中。“弥赛亚”形象对於当今可能会有意义吗?
答:我无法解释。书中的弥赛亚并不是一位特殊人物。这里的问题是:耶稣是不是弥赛亚呢?如果是,那又是怎么样的弥赛亚?当时犹太人所期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弥赛亚?他们为什么一再拒绝把耶稣当成弥赛亚?再说,如果耶稣就是弥赛亚,那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一个世界?这些问题必然提出来。 基督教徒,或者说甚至非基督教徒都可以研究这些问题。 这是些很高的哲学问题。问:是否可以设想,我们仍然期待着的弥赛亚将是耶稣与阿赫斯维的综合?
…… 188
081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答:您在开始杜撰,您在写一部新的阿赫斯维小说。 您有权利写这样的小说。问:撒旦是您的小说中的另一个形象,他同样令人惊异。很多人都觉得,在托马斯。 曼的《浮士德博士》和A。 德布林的《1918年11月》之后,还能在德语文学中谈到魔鬼,这简直不可能。这一形象隐藏着什么?
是不是E。 布洛赫所说的详谬原则?这与宗教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关系?
答:最好别再提到E。 布洛赫。我不过像别的作家一样敢写撒旦罢了。 他是一种灵感,而我碰巧是个诗人。 我见到的撒旦是什么样子,也就怎样描写他。 从结构上来看,他是坠落的大天使。 坠落的二号天使是阿赫斯维。 这是我划分的等级。 您在次经(没有收进《圣经》的早期教会的经文)中当然找不到。 我在这里写到次经,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把它收进《圣经》吧。 我不知道。 撒旦就是说这番话的人:“这世界简直糟透了,只好让它这样维持下去。 亲爱的上帝和所有别的人肯定会把这个世界彻底毁掉。 然后,我站在那儿,举着膊,因为,我早一再说过这世界得毁掉。”但阿赫斯维却认为,尽管如此,世界还是有好的一面,人也有好的一面,只不过好与坏混杂罢了。 他相信世界还可以改变。 阿赫斯维是另一种风格的革命者。 撒旦则相反,他玩世不恭,他观察全局,然后说,这世界肯定会毁掉。问:最后一个也许是总结性的问题:我把长篇小说《阿赫斯维》看成是用“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来谈论宗教的一个伟大尝试。 宗教得到了肯定,它有回忆历史上尚未实现的诺言这一作用,即宗教有其前把握(Vorgrif)结构,是
…… 189
《圣经》是作家创作的素材181
我们所盼望着的东西的乌托邦式的肯定。 您是否也这样看?
答:《阿赫斯维》是一部文学作品。 我并没有“用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来谈论宗教”或者诸如此类的意图。 当时如此,现在也这样看。 当然,书中涉及许多宗教问题和决定论的问题。 譬如,我讨论过这样的问题:人是不是一开始就注定有罪?或者说:我们是否有可能自己决定自己?教会从来没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小说的基本矛盾。就这一点而言,这部小说肯定会引起牧师们和教会的思考。 也应当如此。我从许多神职人员流露出满意微笑的脸上看出,他们读过这本书,还从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很久没有出现这种以宗教问题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了。 它既给人愉悦,也引人深思。我想,不仅仅是那些与我交谈过的人才感觉到这一点。我希望至少是如此。
注 释:① 阿赫斯维(Ahasrer)
,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人物,永远流浪的人。 ——译者注② 德国纳粹时期新教内的一个组织,旨在反对纳粹的干预和措施。 ——译者注③ 指民主德国的统一社会党。 ——译者注④ 民主德国卡尔。 马克思城旧称。 ——译者注⑤ 库姆兰:死海西北岸地区。1947年在该地一洞穴中发现死海古卷。 ——译者注
…… 190
十、乐于有自己的宗教
——关于神秘主义、童话和知识
同B。弗里施穆特的对话
问:弗里施穆特女士,从您的处女作和您最近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可以断定,您的基督教主题,或者宗教主题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修道院附设学校》(1968)是对您自己所受天主教寄宿学校教育的一种批判性“清算”。
您最近一部长篇小说在种种思考、景观和变体中,包含着对上帝、宗教和感知的广泛讨论。 因此,您对自己的天主教的过去的批评并不就是您研究宗教的终结?
答:但也并非开始,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把《修道院附设学校》这本书看作是一本讨论宗教的书。 我不过想借助天主教的语言揭露某个封闭的体制。 因为我最了解天主教,所以我才选择了这一主题。但我几乎没有讨论宗教问题。依我看,天主教会是一种社会体制,一种非常封闭的体制。 我不过想以这一体制为实例,去展示我想说明的东西。问:您何时开始研究宗教?
答:很早,只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研究。 在我失去自
…… 191
乐于有自己的宗教381
己孩提时代的信仰时——这并非轻而易举,我选择了别的宗教。 尤其是冥思性宗教使我感兴趣。 我沉浸於伊斯兰的神秘主义。 但当时我就感到,除个人宗教感情——如今我越来越确信自己有这种感情——之外,宗教诗歌,宗教中的图景力量令我入迷。问:您现在会如何看待您与天主教的一般性关系?
答:我并没有给天主教徒盖一个图印,所以我与天主教的关系很温和。但我与如今存在着的天主教没有实际的关系,尽管我来自于这个环境。 我逐渐认清,我也没有真正脱离天主教。问:在您最近一部长篇小说《头舞舞蹈家》中,主人公说:“她早就感到自己再也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她对神职人员没有丝毫同情,她把教会视为教会在历史中争得、赢得和骗取的权力的代表。”您在这几句话中描写的是不是自己?
答:是,又不是。 我以为,我能写下这几句话,但它们并不说明一切。 对我来说,天主教是我不得不与之共生的一个自传细节。 不过我从来就没有要以某种形式重新接近天主教的愿望。 相反,由于弥撒礼仪的改变,我对天主教愈来愈不同情,我不得不老实讲。问:您曾经讲过,天主教愈来愈不像样……
答:我没讲过,这是一位记者的杜撰。 这位记者指的是,朋友们在谈到我时断言,我无法否认自己受过天主教教育,在天主教精神中长大。 我当然承认这一点。 某种方式生活几乎是无法改变的。 人既?
小说推荐
- 年代文里当学霸[系统]
- 作者:云九朵文案:平时见了他都要绕道走的同学:大佬求带!原男主: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原女主:嘤嘤嘤,他怎么那么帅!渣女配:我我我!错亿了…众人:他他他…又考第一了【排雷①本文全程男频爽文模式,剧情流,大概会谈个女朋友②男主一心考清华兼赚钱③金手指较粗!内容标签 系统 穿书 爽文 年代文搜索关键字:主
- 最新章:第69章
-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 作者:潘能伯格译者:李秋零、思薇 1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潘能伯格 著 李秋零 思薇 译 2总 序百余年来,无论欧美还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在欧洲自然科学的知识观影响下逐渐形成和扩展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形态 一种实证知识性的思想原则和与之相应的知识学方法构成了现代学术的品
- 最新章:-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第31章
- 文艺时代
- 作者:睡觉会变白第一章褚青1997年,北京。正是初春,天气还很寒冷,街上的行人还没脱去冬装。褚青裹了裹身上的皮夹克,蹲在马路边。这件皮夹克是去年最流行的款式,青年们的最爱,价格不菲。连抽烟都按根算的褚青当然买不起,这是他抢来的。原主人应该是个败家子,不知怎的在夹克上划了一道口子,在领口处,很细小的口
- 最新章:第875章
- 文艺时代(睡觉)
- 《文艺时代》全集作者:睡觉会变白他曾在一个小县城中看到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也曾在苏州河边见识过一条金发的美人鱼,更是在一个小村子里看过一个汉子在被砍头前学驴叫…写简介无能,这大抵是一个普通青年转变成文艺青年的故事。第一章褚青1997年,北京。正是初春,天气还很寒冷,街上的行人还没脱去冬装。褚青裹了裹
- 最新章:第875章
- 与萌娃的文艺生活
- 内容简介 大家好!我有个妹妹,今年5岁半。她是这个世界写给我的最美情书,我想把我们之间那些温暖的小事分享给你们,希望也温暖你们 唐霜穿越了,来到一个温暖之家,有一个温柔善良的老妈,一个望子成龙的老爸,还有一个明星姐姐,以及最最可爱的萌娃妹妹唐糖 唐霜很享受这种平淡温暖的生活,写书写歌写剧本都是副业,
- 最新章:第879章
- 在年代文里当校园女神
- 作者:葡萄救我 文案 穿成司机和保姆的女儿,我怎么可能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狗血年代文里,被抱错的真千金回归后,因为粗鄙的举止、两团高原红的外貌、畏畏缩缩的气质,被亲生父母嫌弃上不得台面,在学校里被嘲笑土包子 美妆博主乔伊穿到了这文里,成了那个炮灰真千金,护肤丰胸练体型,从小养成女神一枚 某天“你家
- 最新章:第52章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林为民稀里糊涂的穿越成了下乡的知青,没爹没娘,连城都回不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选择走上文学道路。好不容易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刚高兴几天,却一不小心成了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的学员。本想凭借着先知优势混日子发财的林为民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短暂的经历改变了他穿越后的人生,让他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
- 最新章:番外:我在岛屿读书(2)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 作品: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作者[美 彼得·圣吉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彼得·圣吉(PeterM.Senge)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史丹福大学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读研究所,旋即被佛睿思特(JayForrester)教授的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
- 最新章:-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