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王爷与俏爱妃》第75章


他不是皇族血脉,所以父皇要除了他?可他也不是薛家血脉,为何父皇要连同薛家军一起除了呢?
薛偲接着说,“没错,赵凌就是那个孩子。那孩子自小聪明,先帝是真心疼爱他。先帝除掉了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除了乌家主,除了还是皇后的宫太后。他逼着两人发誓,不许把此事告知任何人。但宫太后见赵凌聪明受宠,心中嫉妒。直到皇上要把赵起送到宁国为人质,她终于出手,把这件事告诉了与她青梅竹马的周家家主。”
洛溢忍不住,纵然赵凌不姓赵,也是上辈子那些人的故意为之,与赵凌何干?为何他必须被冤枉!必须被赶尽杀绝。
“后来,周家主又把此事告诉萧家主,他们本就支持赵起,生怕薛家做大,却又不敢忤逆皇上,把自己家族搭进去,于是心生毒计,装作无意泄露,把此事告诉了我姐姐。我姐姐何其聪明,当即就明白了皇上的用心,自然也明白周萧两家与宫太后畏惧的是什么。那时候,赵凌正想方设法有说皇上,要与赵起同去宁国,姐姐便顺着儿子的请,求了皇上恩准。如此,便是与宫太后保证,太子就是太子,赵凌是太子之臣,同生共死。”
赵凌心想,原来母妃并不是被他说服,而是早有想法。
“后来的事,洛王爷该知道的清清楚楚,赵凌从宁国安然而归,之后,五国伐宁之战开始,他带着薛家军与你的漠北军,破了伏天阵,大获全胜。本该是喜事,但皇上忽然病重,太子监国,宫皇后见到了一个人。那人是谁,姐姐没有在信里告诉我,我至今还在查那人是谁,似乎是与燕国皇室有关联。那人拿着一封盖着特殊家印的信,这封信里,写着赵凌的身世。”
事到如此,赵凌反而不急着知道了。
破了伏天阵,又救了宁国太子与皇叔,宁国玉玺里又有天命的秘密,还姓孙,是当年那个叫孙纳的天才,伏天阵与天命缔造者的后人,所有的一切巧合联合成一串儿,如果换做是他,他也会怀疑,更别说是父皇了。
“直到此时,我们才知道,那个垂死的孕妇,与乌家主捡回来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人。姐姐写信告诉我,我也是大为震惊,阿凌他本姓为孙,是宁国没落大族孙氏族的遗孤,他的母亲是孙家媳妇,因为家族内部的争斗出逃,到大梁来投奔远嫁的姐姐,却在路上生了重病,机缘巧合在临死之前,遇上了乌家主。那孩子进了梁国的皇宫,成了最受宠爱的皇子,还差一点成了太子。”
他猜出八九不离十,一直以来的困惑也得以解释,父皇为何非要他的命不可,为何母妃会自尽。到底是他欠了薛贵妃一条命,薛贵妃不想让他回梁都,因为回来就是个死,但如若薛贵妃活着,赵凌铁定会回去,所以她选择了自尽,为了一个一手教养长大,虽然不是亲骨肉却最疼爱的儿子。
赵凌悄悄的对洛溢说,“我猜,宁国玉玺自始至终都在舅舅手里,舅舅烧掉的母妃的来信,信上是让舅舅把玉玺拿出来,可舅舅不肯,因为舅舅也想要得到伏天阵的秘密。这么多年来,舅舅费尽心血,都没有打败伏天阵,他不甘心。可我不告诉他。母妃自尽,梁都已经没有我必须回去的理由,所以,他就又找了理由给我,洗刷薛家军的冤屈。他先用假死逼我,还用三千薛家军逼我,要不是因为我遇楚笛听,杀周翔,受了重伤,被你救了,把令牌给了你,还误以为薛家军被你烧死了,或许我就如他所愿,回去梁都,临死知道自己的身世,因母妃之死身怀愧疚,临死前把伏天阵的秘密告诉一个亲密的人,比如说阿成。阿成他脑子简单,比我好骗的多。”
洛溢却说,“这就是理由吗?”
“我不怪父皇,孙纳的伏天阵害死了多少大梁子民,这么多年的痛苦夹杂了多少仇恨,倘若他认了孙家的后人做大梁皇子,明知身世却不斩杀平民愤,一旦此事公之于众,恐怕怨愤冲天,天下大乱。”
他还有一点点疑惑,问,“乌岚与你,一直有联系吧。”
“没错。你是如何猜到的?”薛偲说。
“我总觉得,我们身边有双眼睛,我们像是被什么牵着走。”赵凌思索,“想想,洛王爷治军严明,出细作的可能很小,倒是乌岚小弟,经常出入洛王府,连宁庄也不在意他。我就想,他大概是与你早有往来。可我不明白的是,为何他会与你同流?”
“赵凌死后,乌家主也莫名去世。乌家小姐怀疑是周萧两家联合所为,毕竟知道赵凌身世的,唯有他们与乌家主,还有宫太后。乌家主一直想求赵凌不死,或许他们害怕,设计害死了乌家主。”
于是乌大小姐进宫,乌岚接手家业。赵起要修商路,邝承宗给他的远远不够,他需要乌家的钱。所以他没有任何怀疑的把乌婉接进了宫。
“你告诉我们这么多,是要如何?”洛溢说出重点。
薛偲不可能只是说个故事那么简单。
“洛溢,你知道这些,还想为赵凌翻案吗?”
洛溢点点头,“无论姓氏,阿凌于大梁有功,并非乱臣贼子。”
“如果我告诉你,赵起一直都知道,不光是他,萧家的那个丞相也知道。他们两个明知道赵凌的真正身份,却隐瞒不说,眼睁睁的看着赵凌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你还觉得,你能给赵凌翻案吗?我要你与我同恨,反了大梁,反了赵起,你漠北洛家,自立为国,伏天阵,天命,统在你手,然后灭了大梁!唯有如此,才能让乱臣贼子的骂名彻底消失!”
第50章 
赵凌终于明白了舅舅的企图。
薛偲把宁国玉玺分成了四分,给了四个人,他曾奇怪为何选了这四个人,原来,舅舅从一开始,就是想借洛溢的力量造反。
漠北军加上藏在暗处的薛家三万残部,再加上那四个人……邝承宗、宁秋墨、宫思、赵原。
邝家虽然为侯,可清霁国通天情报网与隐藏着的杀手组织,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宁国人团结,如果当年痴傻的太子回来振臂一呼,定有不少宁国人愿意誓死追随为复国而战。宫家的玄乌阁,号召天下武林,三教九流的人物加起来,顶的上上万人数的精锐之师。至于赵原……大概是想洛溢师出有名,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类的。
若反,大梁必亡。
母妃曾与赵凌说过,他很像舅舅。舅舅自小骄傲聪明,心比天高,也是个性情张扬意气风发的少年,伏天阵大概是他这辈子唯一过不了的槛。
母妃的自尽,一来是为了赵凌保命,二来也是为了自己的弟弟,能记住薛氏一族的本心。那个坚毅聪慧的的女子,甚至要斩断自己亲弟弟的羽翼,用自己的死收回薛家军的军权,可惜薛偲早有准备,借着假死,把兵符给了赵凌。赵凌的性情如何,他清楚的很,就算是自己千刀万剐,也绝不会放弃三万西境军的性命。
只是最后的结局,他没有猜到。
赵凌竟然把兵符给了洛溢,三万部下统统死在火海。薛偲大概还是恨死了洛溢,把他的全盘计划都打乱了,当宫成因赵凌而死的消息传来,他便知道赵凌报了必死的决心。凌迟三千刀,他的心血也全都付诸东流。他只感叹天时不佳,唯有拿着宁国玉玺边研究边等待时机。
可他看洛王爷这些年,一直心心念念为一个死人东奔西走,又重新有了指望,重新部下他的棋局。
只是,洛王爷不是可以任由他摆布的棋子。
赵凌心里感叹,上辈子自己被一心仰慕的舅舅坑的不轻,他感情用事,自以为是,不知天地敬畏,太容易相信身边的人。舅舅了解他,所以能够利用他,但是,舅舅并没真正了解洛溢。洛溢虽然重情重义,为了他赵凌能豁出性命,但骨子里还刻着个“忠”字。
与赵氏皇族的关系,洛家到底比薛家近了好几层。
洛家祖先曾与先祖皇帝并肩作战,打下大梁江山,先祖皇帝在位两年后就离奇病逝,后世众说纷纭,有野史记载先已经病逝多年的祖皇帝现在漠北洛王府。多少年来,大梁内忧外患数不胜数,漠北洛王府都是赵氏皇族最锋利的刀锋,从没有任何流言蜚语能够质疑洛王府的忠心。
五百年前,兵将辈出的洛王府头一次出了个文豪,诗词文章天下传唱,可这位洛才子却在风华之年入宫,以男子之身下嫁夜临帝赵夜,虽没皇后位份,但赵夜终生未立后,甚至没有亲近任何一个女子,一双人白头偕老,连太子都是过继皇兄的孩子,夜临帝乃大梁非常有作为的中兴之君,由于他的功绩实在太多太多,完全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