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第1001章


“捉摸不透才好,要是一看就透也不配当小布洛姆贝格他们的磨刀石了,要知道想要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这样的对手是必不可少的!”
摩根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目光中透出令人生畏的寒芒,然而德瑞斯潘不满皱纹的老脸,却不由得泛起一丝苦笑,旋即抬眼盯着对面的摩根:
“你觉得,凭着布洛姆贝格的心性,是卢的对手吗?”
“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我们下一代的磨刀石,克里斯特就是最好的例子,简直是脱胎换骨!”
“可他依旧无法在卢的面前泛起一丝浪花。”
“所以才需要他们更加努力的成长,要知道只有树立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那才会让自身飞快进步,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
“你的话是很有道理……”德瑞斯潘抿了一口酒,可当他放下酒杯时,脸色却变得玩味且复杂:
“可我希望他们还是换个人比较好,因为那个卢总给我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听了德瑞斯潘这句话,饶是一项眼高于顶的摩根也不由得微微有些吃惊,要知道德瑞斯潘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但因为家族使然,那眼界也不是一般的高,能让这样一位堪称自己影子的当权人物称一声“很不好的感觉”,足见卢嘉栋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
不过摩根的惊讶也仅限于此了,摩根承认,在当今世界的年轻一辈中,卢嘉栋是少有几个能如得了他法眼的人,可年轻人就是年轻人,饶是卢嘉栋技术过硬,智计百出,用一场轰轰烈烈的“隐身门”耍得世界团团转又能怎样?到最后还不是被自己勾一勾手指,引入暗无天日的陷阱当中?
看着摩根在稍稍惊讶片刻之后,脸上便浮现出一抹意味难明的阴郁笑容,德瑞斯潘哪里不知道自己的话并没有让摩根听进去,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高看卢嘉栋,只是每次提到这个名字后,心中便会没来由的跳几下,总有种不详的预感萦绕其中,可要让他说出个一二三,却又找不出什么理由,是以在看到摩根那副计谋得逞的笑容后,德瑞斯潘也只能摇了摇头:
“看来我真的是想多了……”
“你不是想多,而是想太多,卢嘉栋厉害不假,可就算再厉害的人,也会有难以拒绝的诱惑,而我,恰好将一份足以令他流干口水的大蛋糕摆在那里,你说他会不会动心?”
没等德瑞斯潘把话说完摩根便把话头接了过去,旋即端起酒杯,狠狠的喝了一大口,白皙的脸在酒精的作用下,显得异常红润,配合那副灿烂却愈发森冷的笑容,显得格外的阴谲诡异:
“他必然会动心,更准确的说,是不得不动心,要知道,我们的F…117退役意味着什么?世界上在没有隐身战机了,缺了这个航空制高点,任何人都会疯狂,要知道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填补上这款空缺,就以为掌控航空霸权,滚滚而来的政治经济利益,更是如海啸般扑面而来,如此巨大且可期的诱惑,就算上帝降临人间也会义无反顾的扑过去。
为此,中国人会毫不犹豫的将F…117的技术利用起来,配合他们所得到F…117的残骸没日没夜的进行理论验证和工艺攻关,然而凭借中国现有的那套稍有起色的工业基础,没个十年二十年休想吃透F…117的核心技术。
在此期间中国绝对会陷入某些技术误区不能自拔,空耗国力不说,也必然影响中国航空部队的装备进程,就如同当下的法国和印度,因为四代机技术的扩散,而将原本切合实际的战机性能一改再改。
远远超出本国技术承受的范围,势必导致成本超支和装备延迟,以至最后因为技术壁垒彻底打断本国航空工业的脊梁骨,而我们的初衷其实就是想让中国步法国和印度的后尘,落入四代机的技术陷阱当中……”
对于F…117退役的真正原因,摩根的确有着卢嘉栋所说的壮士断腕,毕竟在海湾战争被击落的事实,说明F…117的神话已然被打破,更何况其残骸也借此流失出去,F…117已无秘密可言。
不过仅将摩根的决议退役F…117归结为壮士断腕,那实在是太小看摩根的眼界了,他是断腕不假,可他却把这支断腕做成一份天大的诱惑推到世界各国面前,正如他所说,F…117没了,世界航空制高点空缺。
如此秦失其鹿的景象,必然会引得天下强者共逐之,届时所掀起的航空军备竞赛,不知道要将多少实力不济的国家拖入无穷无尽的深渊,可以说,摩根是利用卢嘉栋“隐身门”的小坑,挖了一个更大的深坑,堪堪的将一切美国潜在对手全都装了进去……
德瑞斯潘是清楚摩根的全套计划的,是以听完摩根的话后,也就将对卢嘉栋哪一点莫名的心悸抛到脑后,点了点头:
“当下,苏联的米格设计局因为米格1。44已然濒临破产,这趟过去,我们应该能将这颗成熟的桃子摘掉了。”
“不止是米格!”摩根目光一寒,伸出手掌在虚空中缓缓捏成拳头,杀意必现地说道:“而是整个世界的军工产业……”
……
摩根的阴谋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侵蚀着每个国家的军工产业,中国也不例外,就在美国宣布F…117退役之后的当月月底,军委便召集国内的军工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开始对四代机进行可行性论证,相关的讨论没过多久,与会众人便被一股莫名的狂热所笼罩,这让一直不曾发表意见的卢嘉栋深深皱紧了眉头……
第961章 四代机之争
“我认为,咱们国家完全具备研制第四代战斗机的能力,先不说这些年,国家在航空制造业方面的进步,单说这一次美国所提供的F…117的相关技术资料,就至少让我们在第四代战机的研制进度缩短五年以上,五年呀,同志们,还上哪儿去找如此千载难逢的机遇呀……”
明亮的会场内,一位身穿的确良衬衫,满头白发的老专家,慷慨激昂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说道动情处,隐在金丝边眼镜后的那双灼热的双眸,隐隐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将一声声时不我待的感慨说得甚为激昂,直听得与会众人频频点头,赞同与附和之声更是此起彼伏:
“陆老说得对,这么好的机会再不把握住,真是太浪费啦……”
“是呀,是呀,我也同意陆教授的意见,是该冲一冲这个航空制高点了……”
“没错,陆教授一句时不我待,简直说道咱们的心坎里去了……”
“可不是吗,美国和欧洲就不说了,就连印度和伊朗都推出了自己的第四代战斗机计划,无论从未来的装备发展,还是从现实的威胁考虑,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势在必行……”
专家们近乎异口同声的赞同之声,让坐在正中央的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装备部部长的徐源,很是有些心动,要知道刚才站起来神情激动的高呼发展第四代战斗机的陆文远可是当今中国航空业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与已经去世的另一位航空重量级人物,歼轰9战机的总设计师杨弘毅,号称南杨北陆,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陆文远一直在京城航空航天大学从事航空理论研究,并没有如杨弘毅始终在一线主持具体型号,是以名声并不彰显,但其在航空业内的影响力却不亚于已经去世的杨弘毅,正因为如此,陆文远虽说达不到一锤定音的效果,但却足够在业内和高层心目中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更何况刚刚接替外调大军区的郭青山,接掌总参装备部并升任主管装备发展的副总参谋长,徐源也很是想做出一番成绩,只不过在当下军费依旧有限,无法全面铺开装备研制的情况下,上马几个重点项目便是今后几年武器装备发展的总基调。
于是徐源在进行充分调研后,在继续延续郭青山极力推动的陆军85式坦克深度改进计划,海军052导弹驱逐舰建造计划以及第二炮兵新式路基机动战略弹道导弹研制计划的同时,准备增设两个装备发展项目。
其中一项不用多说,自然是给了在海湾战争当中表现异常优异的“猎鹰”防空导弹系统,如今这个被冠以“红旗”16的新式防空导弹发展项目,不但获得高层的高度重视,而且由于“红旗”16适应能力强,通用型好的优点,还得到陆、海、空三军的一致青睐,成为一款独一无二的三军联合发展项目。
而另一项,也是徐源心目中最为看重的一个项目,便是当下正在讨论的第四代战斗机计划了,之所以被徐源如此看重,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是徐源能够全力主导的项目,陆军,海军和二炮的项目自不必说,那都是郭青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