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秀》第54章


窍啾饶兀俊?br />
“倒海翻江。”杨明峰在边上犹犹豫豫地插话说。
张红卫愣了愣神,圆脸上忽然绽放了笑容,点指着杨明峰朗声说道:“小杨说的这个,倒是有点意思,大概差不多。”
又有好几个人凑过来了,可张红卫看似已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地跟大家不住握手寒暄,少不了还故意臭贫几句。在北京之外集结,大家见到张总似乎更加幸福,争先恐后簇拥着他往平顶建筑的会议室方向走。一进会议室,听孟凡群通知执行,实心眼儿等着的那些人全都站起来了。杨明峰看见,刘立新在人群最后面,微微向他点了点头。
张红卫等大家都坐下了,自己才缓缓坐下。他伸手从皮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认真地看了有好几分钟之后,才审慎地再次扫视了围在会议桌边的大伙一圈,似乎很随意,慢悠悠地开口说道:“刚才呀,在沙滩上闲聊,有人形容我现在的感受是‘倒海翻江’。呵呵,我说基本准确,可也不完全准确。为什么呢?要说准确,当前科研、生产任务这么紧张,可达总和集团领导还是下决心把大家抽出来,为咱们远宏集团今后的发展、走势出谋划策,规划布局,这是不是大思路,大手笔?如果真有好点子,咱们就这么做,不就是倒海翻江吗!”杨明峰听他这么说,很有些不安,不禁惴惴地看了看对面的孟凡群和朱宏宇,只见他们两人,似乎都专注地埋头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这才放下心来。
“要说不准确嘛,”张红卫浑厚的声音渐渐硬朗起来,“我们不是盲目地在浑水里瞎折腾,而是群策群力,从客观的角度,有利于集团发展的角度,从第三维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盲目的,是以科学发展作为指导的。”
张红卫说的这是什么呀?又要变革,又不能瞎折腾,还让大家出点子。杨明峰一点儿都不明白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啥,难道真是职工群众当家做主的时候到了?他歪头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刘立新,见这家伙也是频频皱眉,写写停停,一副努力领会、踯躅观望的样子。
张红卫藏着深意的务虚开场白,语调铿锵足足讲了有二十分钟,整个过程场子里鸦雀无声。二十几个人几乎都是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显然大家都在疑惑,都在思索,都在猜测。张红卫看大家的胃口都给吊得差不多了,才舒缓了一下语气,看了看笔记本,抬起头来呵呵地继续说:“在座的都是各单位的骨干,具体情况应该了解得比我多,比我更深入。我看这样,咱们先把工作中的问题集中摆一摆,不要怕多,不要隐瞒,有啥说啥。在这次这个场合,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看法都可以提,包括对集团领导和我个人的意见也都可以说,畅所欲言,百家争鸣嘛。但有个原则,出门不认账,还绝对不允许外传。”
张红卫说完了,拔起身体,居高临下犀利的眼神不停逐个打量每一个人。有人就在猜测,他说,出门不认账,是不是点明了就是要秋后算账?他这个调子定得好,把“民主”和“集中”的原则同时都用上了,也就是说,大家还没来得及民主,就已经被他先给集中了。
张红卫见没人应茬,似乎很有些无奈,缓缓把脸转向杨明峰,威严的声音问他:“达总提请会议,请大家预先思考的那几条,都发给大家了吗?”见杨明峰使劲点了点头,他拖着长声继续说,“嗯,我看接下来这么着吧,咱们把达总的意见,暂时作为一个提纲,共同学习,一条一条先讨论起来。”
杨明峰闻声赶紧站起来,绕着会议桌轻步走到张红卫身边,将打印出来的达文彬“八条”摆在他手边上。张红卫好像早就知道达文彬抛出的是哪些,随手掂起这份几小时前刚“解密”的材料瞄了一眼就丢下了。他还是看着自己眼前的本子,说:“第一条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学会怎样科学地应对。好,我这里就想要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构架,到底是以经济为中心,还是以任务为中心呢?”
张红卫对无人捧场似乎早有准备,所以直接对坐在他对面,来自科研处的一位老助理员客气地说:“张师傅,您是老师傅了,最有发言权,还是您带头说说吧。”
“我觉得还是以经济为中心。”张师傅说着刚要站起来,被张红卫急忙压了压手制止了,他亲切地笑着说,“张师傅,就是研讨嘛,今天不必搞得那么正规。畅所欲言,我也是来向大家学习,开阔思路的。”
张师傅有五十岁出头的年纪,在国企里干了一辈子,大风大浪见过多了,也不再指望能更上层楼,这次之所以被征召进来,实际上是起着远宏活历史档案的作用。张师傅不慌不忙自顾自点上了一支烟,沧桑老到的声音说:“大家都知道,咱们现在是二级核算体制。就是集团对下面部、厂、所进行经济指标考核,部、厂、所再对所属研究室、车间进行考核,经济指标是与员工收入挂钩的,这不是以经济为中心吗?”
“嗯,有道理。”张红卫在本子上随手划拉了几笔,眼神就落在刘立新身上,平缓但不容抗拒的口气说,“刘立新,你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说说看。”
“我觉得吧,”刘立新看了一眼张师傅,沉稳洪亮的京腔里透着自信,“还是以任务为中心。因为什么呢?我们对下属单位考核指标的确定,归根结底,还是以任务量为依据的。任务和效益是成正比例互动的。”
“要是这样认为,你们每年定的指标就不大合理了嘛。”张师傅一只胳膊肘支在会议桌上,侧身面向刘立新,软中带硬的口气说,“既然你说是以任务为中心,那么科研经费就应该全部由科研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凭什么经济处要拿走百分之二十?”
对这个科研处上上下下都耿耿于怀的老问题,刘立新无话可说。他看着张师傅友好地笑了一下,便靠在椅背上,不言语了。
张红卫今天真民主,很罕见地竟然挨个提溜,逐个点名。真想不到,在聚集如此众多顶尖高手的场合,还有自己登台表现的机会呢,这不是唐老鸭要混到台面上去了吗?往大了说,至少是“中央委员”的待遇呢。别看杨明峰此前是个不入品级的小“会虫”,一般都是演“哑巴”,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拜神”,对开会发言的规则那可是一清二楚。
切记首要的一条,有得说才说,没啥说的,千万别勉强。不要怕别人把你当成哑巴。要是实在推托不掉,干脆来一句:“没想好,向大家学习。”蒙混了事。
要是有话要说,一定要准备发言提纲,把想要表达的意思1、2、3……整理罗列清楚再开口。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防止自己口误或跑题,又能全面表述自己的观点。当然,有意要胡搅和的,在考虑清楚后果之后,也尽可以满嘴跑火车,谁也不能拦着你胡说八道嘛。
第三嘛,就是个技巧性的活儿了。一般来说,立场要鲜明,还不能轻易下结论。怎么样,深奥吧?那刚才刘立新和张师傅怎么就下结论了?张师傅那是破罐破摔,刘立新是……呵呵,他可是别有用心呢。
杨明峰埋头一口气写完了自己的发言提纲,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向各位同志继续学习。可听着听着,更疑惑起来了,同是来自各机关的精英,这差别咋就那么大呢!生产处的,强调的是任务第一,天经地义。人家说的似乎很在理,完不成任务,你卖啥呀,喝西北风啊。质量部门的意见是,要以ISO9000质量体系为核心,合理配置资源,响应用户需求,才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要说这里面说话最有水平的,还属党群工作部的那名美丽的少妇了。她的理论是,既然中央指示“两个文明一起抓”,因此效益和任务便绝不可偏颇一方,而且还当场提出动议,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一次轰轰烈烈的以“激情在远宏闪光”为主题的大型增产节约活动。
听到她的豪言壮语,杨明峰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束猛然绽放的奇葩,既与众不同又新鲜,既具有煽动性,还似乎不太着边际。他不禁侧脸看了看刘立新,不料他却低着脑袋,不住地摇头浅笑,明显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其实杨明峰不明白,要是时光倒流三十年以上,像她这种奇葩,满大街都是。
终于轮到孟凡群了,果然不出所料,小孟也是打好了草稿的。他正襟危坐,略微不安地眼角斜了一下张红卫,微微抬了两下屁股,用浑厚的男中音开始说了:“集团公司领导和张总提出来的这个题目,确实是高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