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_来风至》第40章


慕容燕当即就将姗姗来迟的请愿书撕了个粉碎。
然而此事距谢澄父子入狱已过十余天,景行在一日外出回家时,一进府就遇见了浑身是血的陆舟,以及在一边蹙着眉几欲落泪的宋徽。
陆舟身上的血液有自己的,也有他人的。但历经长途跋涉,早已干涸,大约是事态紧急,才来不及处理。
未等景行走进,陆舟已踉跄着几步走上前,手掌微张,只见一枚染血的虎符,正静静地躺在他的手心。
景行神情复杂,一面接过一面凝重地问道:“你怎么样?”
哪知陆舟浑身是伤,此时却还不忘邀功:“没事,虎符是我和宋大人一齐取得的,本来他想直接上奏给老皇帝,硬生生被我劝服了。”
宋徽闻言淡淡地看了陆舟一眼,随即转过头去。
取虎符之凶险,宋徽不愿多赘述,陆舟一身的伤便足以证明。功劳几乎全是他陆舟一人的,可他偏偏还要将虎符送至宋徽身前,询问他的意愿。
一个小小的虎符,还不足以撼动夏履。但若是用在刀刃上,说不定能出奇效。宋徽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不愿与那些权臣走一些曲折离奇的旁门左道,只愿刚刚正正,做一个清廉为民的忠臣。
直到辗转回京,却陡然得知曾经救了自己一命的谢璋入了狱且危在旦夕。
宋徽此时的内心,说是煎熬也不为过。
景行一眼看穿宋徽心中所想,一面毫不留情地将虎符收入囊中,一面道:“宋大人,景某劝你一句话,你若是真要想直呈虎符,不仅谢璋依旧得蹲牢狱,而且你还极有可能步你老师的后尘。”
宋徽终是妥协。
陆舟假模假样地埋怨景行语气太过凶狠,转眼就唉声叹气地栽倒在宋徽身上再没起来。
景行没兴趣看陆舟耍苦肉计,唤来下人将陆舟抬了下去。
袖中的虎符犹带温度,景行负手望向大理寺的方向沉默良久。
身后有树叶轻轻摩擦的声音。景行转过脸,淡淡道:“十一。”
唤作十一的近侍悄无声息地靠近,屈膝道:“大人恕罪,属下在押送夏夫人与其独女之时,一时不慎,教夏夫人自戕成功,请大人责罚。”
景行微微皱眉道:“死了?”
“是。”十一道,“夏夫人不愿作夏履的负累,一头撞死在了长柱上。”
“死了便死了吧。”景行冷冷地说道,“死了作用更大。”
十一:“那……夏履的独女……”
“杀了。”景行不愿在此事上作多纠缠,一面拂袖拾阶而上,一面背对着十一道,“我又不是慕容燕。”
似乎只是一瞬,秋雨便又如恼人的思绪,缠缠绵绵地从天边而来。景行垂眸间想到了谢璋那双笑意盈眶的桃花眼,脚步一顿。
“把她送到一个富贵人家吧,让她好好长大。”
秋雨将盛,淋湿了最后残留的一点夏意。
夏履此举也算逼得景行提前下了狠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三十七章 东风
夏履从马上翻身而下,立刻有人前来忙前忙后,抱佩剑的,牵马的,甚至有弯着腰给其引路的。
但夏履一概不过眼。
不久前柔然有几个零碎的小喽啰又来到兰州,被他发现,索性就一并将它们打回了黄河以北,顺便占领了那处仍是柔然领地的几座城池。
柔然王室此时也是内乱无比,顾不上与夏履纠缠,忍痛将那几座城池抛了出去。和平协议被双方撕碎,柔然对夏履乃至大渝王朝的恨意便又添了几分。
彼时大胜而归的夏履捎了份书信向慕容燕禀报了此事,而后便回了兰州城中,预备去见见那些已被笼络致身边的大臣们。
但夏履还不知道,自己汇报的书信被人在半途截了胡,以另一种姿态呈到了皇帝的面前。更是不知道,自己在民间的声势,在有心人的催动下,已到达了至高点。
兰州是大渝至关重要的关隘城池,慕容燕为表看重,破例将兰州州府的官衔升到了三品,也算是前无古人。
但这个州府是个明白人,仗着远在京城千里之外的优势,对朝中错综复杂的势力一概不听,在旁人左右摇摆之时硬挺挺地站在中间。
前些时日夏履好不容易将此人说动了三分,眼下再回兰州,免不了想再趁热打铁一回。
早已有人前去州府内通报,夏履站在廊下良久,不多时就有人慌慌张张地跑出来,“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大人恕罪,州府大人原是不在府中的,是小的弄错了。”
夏履闻言眉心一拧,沉声道:“他去了何处?”
“这……小的不知。”
常年多疑的性子令夏履几乎是在一瞬间察觉到了州府对自己抗拒的态度,然而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堂堂一品镇国大将军,在一个小小州府面前吃了个闭门羹,脸上自然是过不去。但他忍了忍,到底是没有发作。
只是冷着脸说了句“你们大人面子倒挺大”后便打道回府了。
夏履在西北,理论上有一半是他可以调动的兵力,但他大部分能够主动掌控的,却仍是在江州以及其周边的兵力。多年来与慕容燕的势力割据,倒也是如今他无法无天的资本。
夏履一面在心中盘算着,一面踱着步子就回到了军营中。
眼下战事稍息,老兵们十分熟练地继续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但包括彭河在内的一批新兵,都是第一次下战场,见证了同伴的死亡与战争的可怖,皆是一副游魂丧胆的模样。
夏履看了眼随即便冷漠地移开了视线,而后脚步还未迈开,就有一个人像没生眼睛似的朝他撞了上来。
一只通身洁白的畜生“咻”地一声从夏履脚底旁跑了过去,他定眼一看,竟是一只狸。
猫的主人见撞到人,一面连声道歉,一面将那猫抱了起来,缓声道:“对不住,老身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使,这位小兄弟,你没事吧?”
撞到夏履的老妇大约是眼神真的不太好使,竟把夏履这个年岁的男人唤成了小兄弟。
夏履顿时脸色一冷:“你不知道我是谁?”
老妇一愣,干巴巴地应道:“我应该知道么……”
“夏将军!”
好在孟鸣争恰时出现,一声高呼掐断了夏履即将喷薄而生的怒气。他几步走上前,将还跌坐在地半晌爬不起来的老妇搀扶起来,而后对着夏履歉然一笑:“这是我们营地新来的厨娘,叫云姨。虽说年纪大了,但将士们喜爱她的手艺,我便将她留了下来。望将军不要责怪。”
孟鸣争都如此说了,夏履自然不好再多说。而后前者笑着在前,引夏履往主室中走。
在夏履眼中,孟鸣争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但眼下情况特殊,不能再如之前一般对待他。于是夏履装模作样地问了几句在他不在西北的这段时间里,军营里的情况。
但几句问出,不见回应。夏履狐疑着看向孟鸣争,只见他眼神躲闪,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模样,心中疑窦顿生,连脚步都停了下来。
孟鸣争一怔,随即回过神来:“将军怎么了?”
“是你怎么了。”夏履阴着脸盯着主室的那扇门,手已搭上了腰间的佩剑,似以为里面有危险在候着他送上门。
孟鸣争见夏履误会,连连摆手:“不是,将军,您误会了,我并没有什么反心……”
夏履却没放松警惕:“那你这幅表情是何用意?”
只见孟鸣争叹了口气,而后缓慢地从袖中掏出了一副明黄色的手幅。
夏履瞳孔一缩。
这是慕容燕的手谕。
没注意到夏履陡然绷紧的神情,孟鸣争将慕容燕的手谕抖三抖,然而展开,清了清嗓:“夏履启——”
夏履原地站了瞬息,缓缓跪**。
“北军偌大,思及镇国大将军一人力短,今分封左右两军,晋孟鸣争为左军统帅,夏履为右军统帅,咸使闻知。”
慕容燕这幅手谕,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是辗转送到了西北。
在这之前,深受夏履威胁的慕容燕,多次权衡利弊,却始终权衡不出个上下高低。
他站在未央宫的正门前,直到老太监出声提醒,慕容燕才再次迈着步伐走入其中。
不多时,有人伏身而来,长声道:“启禀皇上,前户部侍郎宋徽求见。”
此时距离宋徽卸甲归田不久,慕容燕奇道:“是谁带他进宫的?”
宋徽既卸了官职,便只能随朝廷官员一齐进宫,不得私自行事。那传话之人长长一叩,复而答道:“回皇上,是御史大人。”
慕容燕皱着眉,挥挥手准了。
宋徽与景行两人一左一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