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春秋》第100章


这里一个月,可没有看见两面夹击成功的消息,反而形势越来越不利了。黄庆祥对“中间堵,两面夹”的战役构想和对援军已经不抱任何幻想。进攻衡阳的日军虽然伤亡惨重,被迫停止进攻,但因能不断得到兵员和弹药补充,其战斗力很快就能恢复。我们在这里还能拖住日军多长时间,还能取得预期的胜利吗?带着这个疑问,黄庆祥便对李参谋长说道:“不知参谋长是否觉得,援军真能及时赶到,我们真能顶住日军进攻?”
“目前我们只能固守待援,要不所有的牺牲就白费了。二团守卫的是衡阳主要防御阵地,责任重大,此时千万不要有其他想法。”李参谋长认真说道。
黄庆祥向李参谋长叫苦:“以二团现有兵力,很难担当如此宽的防御正面,是否请师或军考虑补充一点部队?”
“我们A军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战斗,阵亡的官兵近六千人,在各野战医院的伤病员就有近七千人。师直属部分队基本上都抽光了,军直属部队未必能抽的出部队,现在连担架队都用来参加作战了,哪里还有什么机动部队。你们二团的实力,目前在全师算是最好的了。师长让我来,原本是让我同你协商,从二团再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其他部队的作战。”李参谋长的回答,让黄庆祥大吃一惊,整个部队已经是这个状况了,要再这样打下去,支撑不了几天时间。倘若城破以后,整个部队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想到这里,黄庆祥便向李参谋长再次进言:“能否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在部队实力还未耗尽之前,组织部队突围,同外线部队里应外合,求得主动。”
李参谋长见黄庆祥提出突围的主张,这是近几天来,刘师长和其他三个师长同军长反复考虑的问题,仔细权衡利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固守待援。眼下要将军长的决心,向黄团长交底。于是便回答道: “我们现处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要组织部队带着这么多的伤病员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只能依托现有阵地同日军作最后一拚,把我们的热血洒在衡阳这片土地上。”
李参谋长的话,让黄庆祥明白,整个衡阳保卫战最后的时刻快要到了。但仍然不甘心地说道:“参谋长,我们不能这样等着让日本鬼子来打啊!趁鬼子现在战斗力最弱的时候,请参谋长报告师长和军长,下决心组织部队突围。同援军里应外合,比蹲在这里挨打要强。”
“军委会来电一再重申:坚守衡阳,等待援军,明确不准部队突围。要是这样即使能突围出去,也要被战区长官部或者军委会追究责任。还有我们不能将这好几千名重伤员丢在衡阳不管,伤员中有普通士兵,也有像你们二团李团长哪样,能征善战的军官。临行前,刘师长让我转告你,要树立打到一兵一卒,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决心”李参谋长回答道。
“战至最后一刻,同衡阳共存亡,责任之所在,没有什么好讲的了。既然军委会下了决心,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只能同日军血战到底了。固守待援,也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黄庆祥只得对李参谋长这样表态,并打消率部突围的念头。可内心觉得,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同日军拚光,有点不值得,自己手下还有好几百官兵,要是选准方向,还是能带着他们突出重围的。但是伤员怎么办,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李参谋长见黄庆祥沉默不语,便对黄庆祥继续说道:“二团的防御正面宽,又是担当主要防御任务,我回去向刘师长报告,尽量不在二团调兵了。下一步,如果日军再发动大的进攻,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收缩阵地,缩小防御正面。但一定要先将情况报告师部,经批准后方可行事,切记不可擅自作为。另外唐朝在新四军那边做副团长,在大别山地区活动。你知道后,心里有个底,但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唐朝的事来,现在按军长的决心打好这一仗。要是出现最坏的情况,即使上面不让突围,你也可以想办法把部队带出去,走唐朝的路。”
李参谋长的嘱咐,对黄庆祥来说非常重要,心里有底后,这仗下一步的打法便有谱了,没想到在衡阳会战最后的时刻,意外地知道唐朝的下落,好象是李参谋长在给自己指路一样。
送走李参谋长一行后,黄庆祥让团部胡参谋长暂行代理一切,让勤务兵郑中拿着空投下来的食品,陪自己到野战医院看望受伤的李久财团长。
进到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伤员。由于条件简陋,加上缺少医药,许多伤员的伤口严重感染化脓,发出一阵阵恶臭。有的伤员伤口甚至长出蛆虫来,相当多的伤员因没有药品,及时得到医治,伤势恶化而死亡。黄庆祥明白长官们的苦心,不能丢下这些舍生忘死的伤员,让鬼子兵来屠杀。仗打到这种份上,只有杀身成仁了。
来到野战医院,好不容易找到李团长的病床前,只见李团长除眼睛和嘴未打绑带外,浑身都缠满绑带。李久财见黄庆祥来到,很吃力地点点头,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兄弟,老哥可能要走到尽头了。这仗打到现在,你要心中有数。城破的时候,带着活着的弟兄们往外冲吧,出去一个算一个。让活着的弟兄们记住,每年清明,不要忘了到衡阳来跟阵亡的弟兄们烧几柱香。”说完眼角流下一行浊泪。
黄庆祥见状,伏在李团长身边,对李久财说道:“团长,阵地一个也没丢,援军正从左右两冀赶来,很快就会击退鬼子,同我们会合的。”
团里其他伤员见副团长来到,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吊着绑带,将黄庆祥和勤务兵郑中围在中央,七嘴八舌地问:“副团长,援军什么时候到啊?我们还能坚守多久?”
黄庆祥面对着这些伤员,欲哭无泪,能说什么呢?能对他们说援军连个影都没有吗?不能,只能对这些伤员说道:“弟兄们,我们已经打退鬼子二次大规模的进攻。鬼子撑不了多久,大伙再忍一忍吧,援军快到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说完后又双手抱拳,对伤员们说道:“团长伤势较重,拜托各位兄弟多照料了。”
回到团指挥所后,黄庆祥独自一人再次来到张家山主峰阵地,面向西边瞭望起来。那太阳落山的地方,是黄庆祥最牵挂的沅陵和四川;那个方向有自己深爱的妻子,有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恐怕她们也在思念着自己吧,也在为坚守衡阳的官兵们的命运祈祷吧!一想到丽春,黄庆祥内心不免惆怅起来,长衡会战打响后,部队开赴衡阳,自己连同丽春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就上战场了。不知丽春是否已经回到沅陵?对亲人的思念,使黄庆祥意识到,要靠援军来击退当面的日军,是不可能的了。援军等不来,就要靠自己的力量了。李参谋长已经明确地将上面的意图告诉了。剩下的路,只有死守硬拚,突围之事暂不能考虑了。从出川参加抗战至今,经历过太多的死亡。自己无所谓,像孙师长和许多阵亡的官兵一样,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取义。为抗战而死,成为一名烈士,也是光荣的。可就对不起丽春,结婚快二年了,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幸福和快乐,却把所有的痛苦和悲伤都留给自己最深爱的人了。趁最后的时刻未到来之前,赶快做准备吧。
想到这里,黄庆祥立即回到团指挥所,伏在用几张桌子拼凑的会议台上,挥笔给丽春写了一封信。
黄庆祥在信中写到:
丽春:
自你去昆明以后,日军第十一军便发起了长、衡会战。我们军原来担当的任务是作为战区预备队,在日军进攻长沙时,投入最后的决战。
部队接到命令去衡阳集中,我只有向岳父大人辞别。我想,当独一师获胜归来时,你一定也回来了,会在欢迎的人群里,自豪地看着我率部凯旋。
可是,没想到此次日军来势汹猛,迅速攻占了长沙。军委会要求我们军在衡阳就地组织防御,堵住日军的进攻,不使日军继续南下。
从6月27日至今,衡阳保卫战已经进行一个月了,我们团担任衡阳西面张家山核心阵地的防御作战。
在鬼子发动的第一次总攻中,连续打了五天五夜。李团长指挥官兵们沉着应战,歼灭鬼子甚多。鬼子在遭受巨大的伤亡后,停止了对衡阳的进攻,使我们有时间进行休整。十天以后,鬼子再次发起第二次总攻,面对优势日军的进攻,我军依托阵地给予鬼子兵大量杀伤。鬼子在付出巨大的伤亡后,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现在已经停止第二次总攻,阵地又恢复了宁静。估计日军在得到兵员和弹药补充后,很快又要发动大的攻势了,利用这个短暂的机会,给你写这封信寄托对你的思念。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