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有人说,麦克斯韦在电磁场上做过什么工作,爱因斯坦在引力场也做过什么工作。
广义相对论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将牛顿力学中的引力简化为四维时空中的弯曲。J.H
一吉恩斯在《不列颠百科全书》1922年第12版的相对论条目中写道:“宇宙图景”的新
情景不再是“三维空间中一片以太海洋的受迫振动”,而是“四维空间世界线上的一个
纽结”。
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三个可检验的预言。第一个是水星的近日点的摄动,该现象指出,
轨道上运动的行星在绕太阳运行时,每完成一个周期并非精确返回到空间的原来位置,
而是稍稍有些前移。这一事实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发现,但经典的牛顿天体力学无法对
摄动现象做出满意的解释。第二个预言是,光线在引力场中将发生偏转。按照这个说法,
星光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将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而偏折。结果是恒星的机位会有一个变
化。观测这一现象只有发生日全蚀时才能进行,否则太阳的强烈光线使地面上根本观测
不到太阳附近的恒星光线(瑞士天文学家M.施瓦兹柴尔德对这个现象做了详细的定量描
述)。第二个预言通常被称为谱线“红移”,即恒星辐射总是背离我们而去。这就是广
义相对论提出的三项检验方法。但我们知道当时正是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笼
罩在各科学发达国家的上空。爱因斯坦正在柏林,不可能进行任何日蚀观测。
但爱因斯坦没有停止工作,1917年,他在《普鲁士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题为
《广义相对论宇宙观》。尽管其中的结论已被抛弃,但这篇论文开辟了理论物理学的一
个新领域。爱因斯坦指出,“义相对论能为我们的宇宙结构……问题带来希望之光”。
科学的宇宙学研究由此创立,它把宇宙从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转变为物理学和天文物理
学的一部分(英费尔德1950,72;“论爱因斯坦和宇宙学”,见佩斯1982,&;15)。
英国无文学家A.爱丁顿在战时研究了爱因斯坦的著作(见第25章),并很快成为爱
因斯坦思想的忠实信徒和热情宣传者。他后来写了大量著作,包括权威性的《引力相对
论理论报告》(1918),学术著作《相对论的数学理论》(1923),两部通俗著作《空
间,时间和引力》(1920)以及《物质世界的本质》(1928),此外还有大量的演讲,
文章和小册子。P.A.M.狄拉克回忆说,他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读书时,就是通过爱丁顿
的著作才最初接触到相对论的。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爱丁顿立即
在1919年组织了一支英国日蚀观测队,去检测星光经过日全蚀太阳时将发生偏转的预言。
与预言相符观测结果立即震撼了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公众。
今天很难想像1919年世界科学界的无限兴奋之情。两支观测队分别出发,一个派往
巴西的索布拉尔,另一个由爱丁顿率领来到西班牙所属圭那亚海岸附近的普林西比岛。
1919年秋,观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后,在11月6日召开的英国皇家天文学学会和皇家
学会的联席会议上天文学家们宣布:“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了偏
折。”皇家天文学会的侧察部杂志和《皇家学会会刊》都对历史性的会议作了充分报道。
著名科学家J.J.汤姆森是会议主席,他宣称:这是“自牛顿以来引力理论的一项最重
要的成果”,是“人类思想的最伟大的成就”。第二天,1919年11月7日,历来严谨的英
国《泰晤士报》赫然出现了醒目的标题:“科学中的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
论”,“牛顿观念被推翻”。11月8日,《泰晤士报》又发表了另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
标题为“科学革命”,“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文章告诉读
者,“这件事成了下议院热烈讨论的话题”;卓越的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
学J.拉莫尔教授“受到围攻,要求对牛顿是否被击败,剑桥大学是否垮台做出答复”。
荷兰的报纸也迅速刊登了这一消息。H.A.洛伦兹在11月9日的《鹿特丹报》上发表文章,
《纽约时报》立即翻译转载。11月23日,M.玻恩也在《法兰克福大众报》上发表文章。
12月14日,爱因斯坦的照片刊登在《柏林画报》周刊的封面上,照片下的文字说明宣称:
爱因斯坦开创了“人类自然观的一场革命”;他的洞察力堪与哥白尼、开普勒和牛顿相
比(佩斯1982,308)。在12月4日《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E.昆宁翰指出:爱因斯
坦的“思想是革命性的”。
A.佩斯(1982,309)曾核查了自1919年11月9日开始《纽约时报》索引中有关爱因
斯坦和相对论的文章标题或传奇故事。“爱因斯坦理论的胜利”与“十二智者书”连接
在一起(其中谈到爱因斯坦警告出版商的话“全世界不会有再多的人懂得它”)。该报
不仅刊登传奇故事,而且还发表了社论,相关文章持续见报,直至当年12月佩斯发现,
从那以后直到爱因斯坦去世,《纽约时报》没有一年不刊登有关爱因斯坦的文章,爱因
斯坦成了一位传奇人物。当爱因斯坦1921年去伦敦时,霍尔丹勋爵在皇家科学院的一次
演讲中,把爱因斯坦引见给了大家。爱因斯坦住在霍尔丹的别墅里,当爱因斯坦来到他
家时,霍尔丹的女儿见到这位著名的客人后,竟“激动得昏了过去”(佩斯1982,312)。
霍尔丹在皇家科学院介绍爱因斯坦时,谈到在这次演讲之前,爱因斯坦“已经到西敏寺
大教堂瞻仰了牛顿的墓地”。
自那时起直至现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撰写的著作都把(广义
和狭义)相对论与“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1912年,霍尔丹在他的著作《相对论
时代》(第4章)中谈到这个问题时写道:“爱因斯坦开创了我们关于物理学观念的革命”。
对于哲学家K.波普尔(惠特罗1967,25)来说,爱因斯坦使“物理学革命化”。物理学
家M.玻恩(1962,2)和S.伯吉亚(1979,82)的表述分别是:爱因斯坦的“革命时空
观”和“爱因斯坦革命”。玻恩(1965,2)还说:“IM年的狭义相对论”是标志物理学
“古典时期的终结和新纪元的开始”的一件大事。S.温伯格(1979,22)认为,爱因斯
坦最伟大的成就是,“他第一次把时间和空间纳入了物理学的体系,从而脱离了形而上
学的束缚”。按照数学家A.玻莱尔(1960,3)的说法,爱因斯坦“不仅带给我们新的
物理学理论,而且教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新方法”。因此,“凡是学习过他的理论的人,
不可能再按他们过去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了”。西班牙哲学家J.0.伽塞特在他的著作
中没有明确使用革命一词,但他却宣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当今最重要的智慧成果”。
因此,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开创物理学革命的同时,也引起了一场哲学革命。
事实表明,广义相对论比狭义相对论更能满足本书第3章提出的科学革命的检验标准。
但是,广义相对论的发展史比起狭义相对论来更显得艰难曲折。很长一个时期,只有天
文学家(而且只是那些研究宇宙学的天文学家)对广义相对论感兴趣,物理学家则不然,
S.温伯格(1981,20)指出:“在最基本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物理学的全部现代理论,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大支柱”,一是“狭义相对论”,一是“量子力学”。塞格尔(19
76,93)在回顾2O年代和30年代物理学家们的活动时,也特别指出:“与狭义相对论相
对应的广义相对论,目前尚不是物理学家们感兴趣的前沿课题”。这也就是说,广义相
对论与狭义相对论不同,它对于当时主要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理论和辐射理论并不是必须
的。例如,在我30年代末攻读物理学研究生时,几乎所有的课程如原子物理学,量子力
学甚至一些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都涉及到狭义相对论,但只有少数数学家(在G.D.伯
克霍夫的激发下)研究广义相对论。另外,广义相对论暗示,建立得最为成功的理论物
理学的一个分支——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或说它并不完整,而
且广义相对论还引进了“四维时空的弯曲”这一奇特的概念来解释引力。我们应当懂得,
伟大的1919年
小说推荐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译者:李宝恒、纪树立序下文是第一次发表我差不多十五年以来的构思。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就要完成学位论文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这才第一次使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完全出乎我意外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科学理论和
- 最新章:第40章
- 学习的革命
- 《学习的革命》作者:佚名第一章 未 来塑造未来世界的15种主要趋势一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你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第一代人,这个时代在一个差不多一切都会发生的纪元里提供了对未来无限的选择。除非我们能够知道变化的范围,看到它们的潜力,并抓住机遇,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作出选择,并在一生中继续不断地作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的新革命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欧阳袖】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1 001前言《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撩人的 它在2007年1月22日的一期上,用了一幅血红色的图片来展示中国:一个巨
- 最新章:第52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永炎、鲁兆麟【完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
- 最新章:第144章
- 不科学世界里科学抓鬼
- 文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和 已经码字放心入坑,12点更新。最少日六。放心入坑。周翠花,生在红旗下,科学主义贯彻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的难料。孟婆汤喝的掺水的了,直接让她有了上辈子的记忆。重生在了以传播迷信为谋生手段的周家。她怎么会屈服了!作为四有新青年,但是现实的情况不断的推动着周翠花往前走。
- 最新章:第113章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作者:刘以林、于笑然系统与系统工程 丁渭造宫与系统工程 在我国古代的北宋(公元 960~1127 年)年间,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今河南开封)因不慎失火,酿成一场大灾,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覆压数里的皇宫,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皇帝诏令大臣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当时,既无汽车、吊
- 最新章:第1333章
- 革命的年代
- ,革命的年代序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 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
- 最新章:第88章
- 以革命的名义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以革命的名义》作者:管杀不管填文案 一部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历史巨篇 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主导法国革命的传奇《以~革~命的名义》将把你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刀光血影的18世纪欧洲风云 革命是什么 革命是毁灭,她镇压一切反抗革命的敌
- 最新章:第5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