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业文凭,不是地质学家,而是一位德国气象学家,因此,他被拒绝参加地质学会议,
耶鲁大学古生物学名誉教授查理·舒克特(1982,140),把大陆漂移假说称为“德国理
论”,而且,他以明显赞同的态度引用P.特迈(法国地质勘探局局长)的话说:魏格纳
的理论仅仅是“一个漂亮的梦,一个伟大诗人的梦”,当人们试图拥抱它时,将发现
“他得到的只是一堆泡沫和一缕清烟”。而且在舒克特看来,“魏格纳的归纳太轻率了,
根本不考虑地质学的全部历史”(p.139),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一个在古生物或地质
学领域中没有做过任何实际工作的人。舒克特断定:“一个门外汉把他掌握的事实从一
个学科移植到另一个学科,显然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魏格纳被拒绝——至少部分是因为他不是地质学“俱乐部”的成员,这一点已经被
文献所证实。哈·杰弗里斯在攻击魏格纳的理论,证据和科学方法时,宣称“魏格纳基
本上是个气象学家。”1944年,切斯特·R。郎格维尔在《美国科学杂志》(vol.242,
p.229)上的一篇文章中虚伪地指出:“仁爱的评论家们指出”,魏格纳的前后不一致
和种种疏忽“可以得到宽容,因为他不是地质学家”。更有甚者,直到1978年,乔治·
伽罗德·辛普森(1978,272)还一再重复他早年的观点,认为“魏格纳的大部分古生物
和生物学依据,要么是歧义的,要么是完全错误的。”他指责魏格纳(这个“德国气象
学家”)竟然敢涉足他“没有第一手知识”的领域。
20世纪30…40年代,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赞同杰弗里斯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地球》第
3版(1952)中所表述的观点:“30年代为大陆漂移说进行的辩护,没有产生经得起检验
的理论”。保守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甚至把大陆漂移的观点用作课堂上“解闷的笑
料”。哈佛大学古生物学教授帕西·E。雷蒙德,告诉他的学生,泥盆纪的瓣鳃纲斧足动
物有一半在美国发现而另一半在爱尔兰发现。这两部分“吻合的相当好”,因而肯定是
“同一瓣鳃纲斧动物的两半,这是被魏格纳的假说将其在更新世一分为二的”(马文19
73,106)。
然而,本世纪20-30年代,支持魏格纳的也大有人在。哈佛大学的雷金纳德·A.戴
利赞同大陆漂移的基本思想,尽管他不是严格的魏格纳派,而且他本人有一次也说过魏
格纳是“一个德国气象学家”。戴利提出了他自己的大陆运动学说,现在看来这一学说
已经有些“接近现行的板块构造模型之门了”(马文1973,99)。在他那本《我们这颗
运动的地球》(1926)一书的扉页上,戴利写下了“Eppur si Muove”——这是伽利略
在被迫放弃他一直信仰的哥白尼的地动说时所说过的一句辩解的话。(“Eppur si Muo
ve”意思是“地球仍在运动”)。
20年代,魏格纳观点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是瑞士诺伊夏特地质学院的创始人和院长埃
米尔·阿岗德。1922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国际地质学会议上,阿岗德
勇敢地站出来支持魏格纳提出的“亚洲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阿岗德不仅收集并整理
了大量支持魏格纳学说的论据,而且在划分魏格纳的“运动说”和传统的“固定说”的
界限方面作了有益的工作。他宣称,“固定说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对几种粗糙理论的消
极拼凑”(阿岗德…卡洛兹1977,125)。尽管阿岗德确定无疑地赞成“运动说”并列举
了支持这个学说丰富且详细的证据,但他不得不承认:“对产生大陆漂移的力,目前我
们还一无所知”(p.162)。
为年代魏格纳的两个主要支持者是亚瑟·霍尔姆斯(许多人认为他是“本世纪英国
最伟大的地质学家”)(哈拉姆1973,125)和南非地质学家亚历山大·杜·托依特。1
928年那部美国大陆漂移论文集出版时,霍尔姆斯接受了大陆漂移说,并在1928年9月号
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述该论文集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所有反对意见……
主要是针对魏格纳本人而不是他的基本观点”。他还指出,“当人们似乎发表完了所有
观点之后,接着又出现了比泰勒和魏格纳已提出的更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大陆漂移说。”
霍尔姆斯不但接受了大陆运动的一般观点并成为大陆漂移说在英国的主要辩护人,而且,
他还提出了新的产生漂移运动的力学原因。按照他的见解,地幔(地球紧临地壳下的那
一部分)中熔岩的对流运动会导致山脉的形成和大陆的漂移(马文1973,103;哈拉姆1
973,26)。杜·托依特生活于约翰内斯堡,像乌苏拉·马文(1973,107)提醒我们的
那样,“生活在古代冈瓦纳大陆的中心,那片大陆的漂移证据最为充分,”他在一本名
为《我们奇妙的地球》(1973)(副标题是“大陆漂移假说”)的书中总结了自己的观
点。这本书的献辞是,“纪念魏格纳及其他对我们地球地质学作出的卓越贡献”,在这
部书中,杜·托依特提出了一个于魏格纳学说略有不同的地球理论(见马文1973,107-
110;哈拉姆1973,3O-36),例如,杜·托依特提出,原始大陆并非像魏格纳所说的只
有一个——庞哥,而是有两个,即北半球的“劳洛细亚和南半球的冈瓦纳”。
杜·托依特把反对魏格纳假说的原因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缺乏令人满意的产生漂
移的力学机制;二是“顽固的保守主义”,他认为后者是整个地质学史中的一个特点。
然而,杜·托依特十分清楚,接受大陆漂移说意味着要“重修我们全部的教科书,不仅
是地质学的,而且还包括古地理学,古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教科书”(P.5)。他说,
毫无疑问,“漂移说体现了一个伟大而又根本的真理”,而泰勒和魏格纳提出了一个
“革命性”的假说(p.Vii)。
杜·托依特并不是唯一将魏格纳的理论看作是“革命性”的人。1921年《自然科学》
杂志上的撰文者,1922年《自然》杂志上未署名的评论者,1922年F.E.维斯,1926年,
凡·德·格拉赫特以及其他一些朋友和敌手,都使用过这一术语。戴利(1926,260)把
大陆漂移理论说成是“新的令人惊异的解释”,许多地质学家认为它过于离奇,甚至是
惊人的,是一个“革命性的观念”。菲利普·赖克也暗示过魏格纳观点的新奇性和革命
性,他曾指出,“陆地运动对于我们来说,犹如地球运动对于我们的祖先一样不可思议”
(1922,338)。在《地质学杂志》1928年发表的一篇评述《图尔萨论文集》的文章中,
赖克明确地使用了魏格纳的“革命性理论”这样的用语。
魏格纳自己十分清楚,他的新观念具有潜在的革命性。1911年,也就是在他公开发
表他的新观点的前一年,魏格纳写信给他的同行、教师W.科本。他写道,为什么我们
“犹豫不决,不愿放弃旧观点?”“为什么人们极力阻止新的观念达十年甚至三十年之
久?也许就因为它是革命性的?”接着他为他的反问附上了大胆而又简单的答案:“我
认为旧观念的寿命不会超过十年了”!
由于大陆漂移说的革命性质,必须有比通常更为有力的证据才能使得这一理论获得
科学家共同的支持。要使任何根本性的或彻底的变革为科学界所接受,要么必须有无懈
可击或无可辩驳的证据,要么必须有超过一切现有理论的明显的优越性。显然,在本世
纪20…30年代,魏格纳的理论尚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事实上,直到50年代以后才找到了
这种“无懈可击”的证据。而且,接受魏格纳的观点就意味着必须对全部的地质科学进
行彻底的重构。显然,在缺乏无可辩驳的证据的情况下,人们当然不愿意这样做。芝加
哥大学地质学家R.T.钱伯林在1926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议论文集中写道,在美
国地质学会1922年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他曾经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我们接受魏格纳
的假说,我们就必须忘掉过去七十年中的全部知识并且一切从头开始。”现在看来,这
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应当注意到,钱伯林的话在四十年后又在不同的意义上被重
新提了出来。1968年,图佐·威尔逊(1968a,22)在一部著作中写道:“既然地球确实
是以缓
小说推荐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译者:李宝恒、纪树立序下文是第一次发表我差不多十五年以来的构思。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就要完成学位论文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这才第一次使我对科学史有所了解。完全出乎我意外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科学理论和
- 最新章:第40章
- 学习的革命
- 《学习的革命》作者:佚名第一章 未 来塑造未来世界的15种主要趋势一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你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第一代人,这个时代在一个差不多一切都会发生的纪元里提供了对未来无限的选择。除非我们能够知道变化的范围,看到它们的潜力,并抓住机遇,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作出选择,并在一生中继续不断地作
- 最新章:第58章
- 中国的新革命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欧阳袖】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作者:凌志军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1 001前言《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撩人的 它在2007年1月22日的一期上,用了一幅血红色的图片来展示中国:一个巨
- 最新章:第52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永炎、鲁兆麟【完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
- 最新章:第144章
- 不科学世界里科学抓鬼
- 文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和 已经码字放心入坑,12点更新。最少日六。放心入坑。周翠花,生在红旗下,科学主义贯彻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的难料。孟婆汤喝的掺水的了,直接让她有了上辈子的记忆。重生在了以传播迷信为谋生手段的周家。她怎么会屈服了!作为四有新青年,但是现实的情况不断的推动着周翠花往前走。
- 最新章:第113章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作者:刘以林、于笑然系统与系统工程 丁渭造宫与系统工程 在我国古代的北宋(公元 960~1127 年)年间,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今河南开封)因不慎失火,酿成一场大灾,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覆压数里的皇宫,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皇帝诏令大臣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当时,既无汽车、吊
- 最新章:第1333章
- 革命的年代
- ,革命的年代序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叙述,而是企图做出解释并达到法国人所谓的高度通俗化(haute vulgarisation。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受过教育、有一定学识的公民是本书的理想读者,他们不仅对于过去的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
- 最新章:第88章
- 以革命的名义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以革命的名义》作者:管杀不管填文案 一部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历史巨篇 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主导法国革命的传奇《以~革~命的名义》将把你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刀光血影的18世纪欧洲风云 革命是什么 革命是毁灭,她镇压一切反抗革命的敌
- 最新章:第5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