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棋》第42章


慕景铄抬眸:“哦?是陛下让你来的?”
“正是。”明海怕他不信,特意取出盛帝的圣旨来,正准备宣读。
慕景铄摆手制止住他,“护国将军的话,本小王还是信得过的,这圣旨就不必读了,既是陛下的旨意,本小王自当遵从。”指着面前的桌案上的东西,“军中相应的文书都在这里,风林军的兵符、帅印也在这,若是护国将军觉得还少什么,可以随时来问本小王。”说完,径直出了主帐,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人。
慕景铄如此轻易的就交出来兵权,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要知道,那可是十万大军,大兴五分之一的兵力,这么说放弃就放弃了,怎么能让人不惊讶。
出来以后,慕函跟在他身后,不满的说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慕景铄皱眉:“八成是因为南山牧场的事,让陛下起疑心了。”
慕函提议道:“主子,要不您回去和陛下解释清楚。”
慕景铄摇头:“以明海好勇斗狠的性子,接手风林军以后怕是很快就会和南定的叛党开战。”
慕函问:“主子为什么不能和叛军开战?”
“你仔细想想,当年南定灭国的时候,封氏一族尽数殉国,南定旧部起兵造反,拥立谁为主?五年来南定从未发生过叛乱,应该是有人暗中筹划。所以在没能了解敌军全部实力之前,贸然出兵,大兴怕是会吃大亏。”
当晚,风林军的诸位将军,为他们的新主帅接风,慕景铄也接到了邀请。慕函听说以后,冷哼一声:“他们就是故意在给您难堪!”
慕景铄不在意的笑笑:“我身为前任主帅,这个时候若是不去,他们不是会更觉得我们怕了!”
席间,言笑晏晏,诸位将领轮番上前敬酒。慕函心中不屑道:等你们上了战场就知道这位护国将军的厉害了,看你们到时候还笑不笑得出来。
酒过三巡,明海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是事还没说,“陛下本来担心慕小王爷年轻莽撞,意气用事,特意派白丞相作为监军······”
慕景铄打断他:“你说阿哲也来南定了?”
明海道:“没错,白丞相比本将军晚些出发,大概后天傍晚的时候,就能到北里城。”
白哲此次名为监军,实际上就是去约束慕景铄的,如果能让他回京是最好的,若是他不肯回来,白哲便要一直留在这里。
北里城百里外,一人一骑静静等候在路边,从旭日东升等到落日余晖,他一身绛紫色锦袍,领口袖口绣着银色的纹饰,晚风徐徐吹动他墨发飞扬,有棱有角的侧颜,一双细长的眸子,不经意流露出笑意,嘴角上扬,耀眼的如同天边的星辉。
慕景铄在这里等了整整一天,却没有丝毫的烦躁,心中只有欣喜和期待。慢慢的有一支队伍出现在视野里,看着那个一直等待的面容,从模糊到清晰。
白哲一身白衣,坐在马上,掀开头上的斗笠,那种绝世的容颜出现,眉目如画,姿容似雪,他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别来无恙。”
两人并驾齐驱,慕景铄小声道:“阿哲,本来我以为你会坐马车来的。”
白哲问:“有什么区别吗?”
慕景铄心想:区别大了,本来想和你共乘一骑的,现在只能并骑了。
“没有,我就是随便说说。”
第55章 不念不忘
回到北里城,只见军营空荡荡的,只剩下五百士兵驻守。慕景铄心知不妙,拉住一位士兵问:“其他人呢?”
慕景铄现在虽然不是风林军主帅了,可他还是慕小王爷,军营的人对他依旧恭恭敬敬。
那个士兵回答:“今早您离开军营不久,明将军已经出发了。昨天他下了命令,让全军将士整装,今日一早向烜(xuan)城发兵。”
烜城是青州的入口,青州之后就是南定旧都凤平,明海的目的很明显,直捣黄龙,一举拿下叛军。只是如此匆忙的开战,胜算又有多大呢?
白哲吩咐道:“现在派出一队斥候去打探,若有任何消息立刻回禀。”
白哲的语气不重,可是就凭那种强势的气场,让那名士兵问都不敢问,立刻去执行了。
慕景铄回头看他,总觉得这次见到白哲,他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了,可是又说不清是哪里不一样了,只是感觉。
白哲看向他笑笑,“稍安勿躁,先看看情况再说。”
当晚斥候传回消息,护国将军和叛军在烜城交战,城中守军不多,看样子明日中午之前能拿下烜城。
慕景铄一手撑着下巴,抿了口茶,看着杯中的茶水问道:“阿哲,你换茶了?”
他记得白哲平时喝的茶微苦之外,还带着一种清香的味道,可是今日的茶,入口清爽,口感香醇。即便是慕景铄这个不懂品茗的人,都喝出不同了。
白哲轻轻晃动白瓷茶杯,“这茶不好吗?庐山云雾是茶中精品,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慕景铄坦白的说:“我本来对喝茶就没什么研究,只是喝惯了之前的那种,觉得这茶味道没滋味罢了。”
哲挑眉:“你什么时候这么喜欢喝茶了?那茶是当初我的一位朋友送我的,已经没有了。”
慕景铄追问:“那茶是在哪买的,我们再去买点?或者问他是在哪里采的,让人去弄一些回来?”
白哲低头品茗:“那茶是买不到的,生长这种茶的茶树生长在南定都城凤平,仅剩的几株也因为无人照料枯死了。”
慕景铄感慨了一句,“那真是可惜了!”
白哲随口问道:“你怎么会想到向盛帝请旨,要还政南定?”
慕景铄道:“我只是觉得,既然大兴不肯放弃治理南定,为何不尝试别的方法,只要结果是好的,管他是一种制度何时多种制度。”
白哲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你的提议,让盛帝很生气。”
慕景铄不在意道:“明白,要不然他也不会派明海来接替我的位置。算了,不说这些了,这段时间,阿哲在京城过的好吗?”
其实,距他离京才不过一个多月,能发生什么,他只是想听听白哲的近况而已。
白哲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京城的日子永远不会无聊。”
第二天中午,北里城传回捷报,护国将军率领风林军,大败叛军,杀的他们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成功拿下烜城。
慕景铄看完捷报上的消息以后,沉默了良久。其他人只是觉得慕小王爷大概后悔死了,早知道叛军如此不堪一击,怎么可能会一直拒不出兵,让护国将军白捡了这么大的功劳。
白哲放下茶杯:“护国将军的捷报,本相会让人送回京城,都下去吧。”
待到其他人离开,白哲一语道破他的心思:“你在担心这是陷阱。”
慕景铄总觉得攻打烜城似乎太过容易了一些,心里不安,他指着地形图,说道:“烜城外地势平坦,论起对战,守军更有优势,没理由这么快就被攻破。还有这份捷报上并没有提到歼灭敌军人数,也很奇怪。”
白哲赞同他的看法:“一天确实有些快,要么是烜城守军不足,要么是敌军另有所图。”
可是,烜城的地势更适合防守,放弃这样一座城池,能给你的叛军带来什么好处?而且明海应该没有那么笨,不会贪功冒进,至少会先在烜城休整一番,再向青州进军。
慕景铄很是头疼,十万大军的补给至关重要,明海为了快速行军,将粮草军需等物品全都留在了北里城。
慕景铄问:“阿哲,风林军的补给安排好了吗?”
白哲道:“已经让人送过去了。这件事,你最好静观其变,你已经不是主帅了,风林军不会听你的调遣,到时候你不仅救不了他们,反而会因为扰乱军心而被治罪。”
慕景铄何尝不明白,可十万将士的性命经不起开玩笑。
白哲最后只说了四个字:“军令如山。”
在风林军心中,慕景铄和明海没有半分区别,他们都只是盛帝派来领军的主帅而已,换句话说,如果来的不是明海,换做任何一个人,风林军依旧会听命于那个人,根本不会有人会为他去违抗军令。更何况他现在被免去职务,更不会有人听他的。
当晚,徐辰带着玄月的三千人马赶到北里城外,本来入夜以后就是要宵禁,任何人不得进出。慕景铄没有权利让守军打开城门,可是作为监军的白哲有,最后白哲下令放人进城。玄月的人都是当初慕景铄从境州带来的护卫,他本来打算建造一支轻便迅速,纵横战场的轻骑兵,一直在暗中训练他们,花费无数心血,才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