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第58章


切腹分为一字切,二字切,三字切,还有十字切,顾名思义,就是拿刀在腹部划一个十字,但是此过程中不能把刀抽出来,要划回去然后换个方向再来一次。所以切腹也是考验勇气的自杀方式,要是切到一半手软了会被人嘲笑。还有切完了不能叫喊,否则也被认为是懦夫,同时不能后倒,那样也是懦夫的行为,要向前伏倒。
通常,腹部受伤一般要两个小时左右才死,这中间的过程异常痛苦。当然亦有强悍的人切完之后自己再往心脏补上一刀。
还有一种切法称之为“隐腹”,这种切法是按照庖丁解牛的手法来的,专门往腹部空隙处切,这样把自己切了之后不会流太多血,不会太疼,能够再活12小时以上,是切腹最难之技,为著名的茶人千利休首创,知道丰臣秀吉想杀自己后为避免受辱而隐腹自杀,在床上直躺到第二天使者到来。
在日本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剖腹者并没有“介错人”协助斩首,会直接于腹部割开十字形状,内脏爆裂流出,直至失血过多死亡。这种剖腹方法称为“十文字切”。医学一般认为刀锋到达内脏时,剖腹者会失去知觉。最后使用十文字切方式自杀的,是1912年的乃木希典上将。
日本这个民族,当人自杀的时候,当血溅出来,他可以是审美的,但是中国人是绝对不行的。这是一种文化差异,日本民族的精神,其生命状态是在两个极端之中。按照古礼施行了切腹自杀的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年),生前在向英国记者解释日本切腹仪式时也称:“我无法相信西方的原罪,因其不可见。但在封建时代,我们相信罪恶潜驻于我们身体的内部……这种自杀方式是日本独创的,任何外国人都无法模仿炮制。”
三岛1965年以自己的小说《忧国》为蓝本自编自演的同名电影预示了他的结局。影片中一位忠于天皇的日本上尉在1936年的政变失败后切腹自杀。1968年,三岛组织了自己的私人武装——“盾会”,声称要保存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且保卫天皇。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三岛于1970年11月25日将他政变的计划付诸实施。当天三岛交付了《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天人五衰》,并指示将过去发表的“异类主题短篇小说”集结成书《殉教》,随后带领4名盾会成员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以“献宝刀给司令鉴赏”为名骗至总监办公室内,将师团长绑架为人质。
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向800多名自卫队士官发表演说,“日本人发财了,得意忘形,精神却是空洞的,你们知道吗?”呼吁“放弃物质文明的堕落,找回古人淳朴坚忍的美德与精神,成为真的武士”,随他发动兵变,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日本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甚至大声嘲笑三岛是疯子。
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在额际系上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用白色的布将预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紧紧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出来。随他同来的两位盾会成员之一的森田必胜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还沉吼低呼着:“再砍!再砍!使力!”第四次介错改由学习过居合道的盾会成员古贺浩靖执行,终于成功。之后森田必胜也切腹自杀(亦是由古贺浩靖进行介错)。
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时,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但没见到尸体。这个事件让川端很受刺激,他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他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类似川端康成自杀的作家还有很多:北村透谷、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牧野信一、太宰治、田中光英等。这是日本在生死问题上特有的文化心理表现。日本人认为,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
文学的诱导性无疑在影响着日本新一代。在岩井俊二的电影《梦旅人》中,两个年轻人在自杀之前徒劳地向太阳开枪,当枪声响过,世界依然宁静,太阳纹丝不动。日本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不管多坏的人,一旦死亡就清白了,而且人死都会变成神佛。绝大多数日本人觉得,有人尽管生前做了很多坏事,犯了很多错误,一旦死了,他的罪行和错误就一笔勾销了。所以一些日本人在做了错事,造成巨大损失时,往往试图以死谢罪,以死换取别人的原谅。
日本人经常在寻找捐躯的目标,有时候为国家,有时候为公司,有时候为情人。总之,为了避免自己受耻辱,就去选择消灭自我。在日本,由于公司破产,老板自杀的不在少数。情人如果姻缘难了,也喜欢手拉手蹈海。在日本的农村,农民一旦在约定的时间内还不了债务,也会选择自杀,以避免失去信用使自己蒙受羞辱。
据日本警察厅2011年3月3日公布的报告显示,该国2010年共有3。169万人自杀,这也是日本的自杀人数连续13年每年超过3万人。几乎平均15分钟就有一人自杀。就在日本警察厅公布这份自杀报告前,日本最大电机公司之一的NEC公司前社长西垣浩司被发现在自己家中上吊身亡,终年72岁。据统计,日本2010年的自杀人数是当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6。5倍左右。
数年前,一部名叫《自杀俱乐部》的电影,成为日本当年最卖座的惊悚片之一。影片的开始,54名女中学生在东京一个地铁站旁一字排开,在列车疾速进站的一刹那,这些女孩一起跳入了铁轨……
早在1993年,日本作家鹤见济还出过一本《完全自杀手册》,此书引起日本社会以至亚洲轰动并引发强烈讨论。该书主要介绍药物、上吊、跳楼、割腕与刎颈、撞车、瓦斯中毒(煤气中毒)、触电、投水(投河、投海)、冻死及其他自杀方法诸如饿死、被动物咬死或以其他物理形式致死方法。《完全自杀手册》地图里面的“树海”,指的就是位于富士山山麓的“富士树海”。因为这一地区生长的树种单纯,走在树海中每个地方的景观都很类似,再加上地底下蕴藏有磁铁矿,指南针无法正常作用,为登山者指引正确的方向,整片树林茂盛浓密,遮天蔽日,也没有办法用太阳来判别方位。因为种种原因,“富士树海”才会被当成自杀胜地,因为一旦迷失其中,就仿佛走进了迷宫,很难走得出来。每隔一段时间,警方都得上山收尸。
1998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自杀率一下子上升到了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峰,自杀人数较前一年陡增8000余人。此后十几年来,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在发达国家中位列第一。在自杀者的男女比例上,男性一直居高不下,占到了整体的70%以上。近几年,日本年轻人自杀的问题开始逐渐凸现出来。据统计数字显示,20岁至40岁的青壮年人口中,自杀已经成为死亡原因的首位。
近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类似的以征集自杀“伙伴”为内容的网站。网站内容通常是“想在去天国的路上有个伴吗?征集一起自杀的同伴……”之类的话题,通过互联网召集志愿者的事件,在日本接二连三地发生。这些网站中,既有充斥着各种能够致人死亡的自杀药品邮购内容的主页,也有认为独自默默自杀过于孤独而建立起来的“死党征集”网页。这种类似的“死党征集”的网页大都采用开辟“殉情告示板”的方式征集“志同道合”者。他们常常会通过匿名方式在网页上发帖子,共同策划自杀方案。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一起赴死。
一名多次自杀未遂者回忆说:“我割过手腕,服过安眠药,但均自杀未遂。我不想一个人去死,每天点击募集自杀网站,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他接受过精神病医生的检查,但一听到集体自杀的“成功例子”,心里十分羡慕。他说:“如果找到志同道合的自杀者,大概我现在就不在人世了。”
精神病医生分析说:“如果遇到募集自杀帖子,过去不曾选择死亡的人也可能轻易选择自杀。这是集体自杀就不会感到可怕的想法。”关于年轻人集体自杀现象,一名警察指出:“要是一个人自杀,他们怕会不成功。如果有人一起同行,那么就毫不担心了。”在因特网上,网民互不相识,可以随心所欲地谈论死亡,因此难以制止自杀行为。而且,自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