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53章


从另一方面来看,法正有如此文笔,嘴上功夫如此出众,也难怪他会继庞统之后成为刘备的新欢。所以笔者奉劝各位年轻人,平时多读读书,多写写文章,有个好文笔,将来找工作都容易一些。
大约就在劝降书寄出的同时,雒城攻防战也已到了最后关头。建安十九年夏天,州从事张任率领雒城守军出城,和刘备军在雁桥进行决战,结果蜀军依旧不敌,张任被俘。
刘备希望张任投降,但张任却义正词严道:“老臣绝对不事二主。”
刘备只好将张任处斩,深为叹惜,而雒城也在不久后沦陷。
张任是蜀郡的张家班出身(张松、张肃、张裔、张裕都是蜀郡人),他家境贫寒,靠着“胆勇”晋身为州从事。在《三国演义》中,小说家也许是觉得蜀中无名将,缺乏对抗性,所以把张任塑造成一位名将,不但在落凤坡干掉了庞统,还几度围困刘备,甚至让诸葛亮喊出“先捉张任,后取雒城”的口号。
可惜的是,在历史上,他和刘备的两次作战都告失败,在账面上能提的,大概也只有最后宁死不降的气节。不过遗憾的是,比起严颜来,张任真的是为主尽忠而掉了脑袋,但偏偏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没有提及,少了伟大的歌颂者,使得张任的忠勇被掩埋于历史的风沙之中,着实令人惋惜。
雒城一陷,成都便成为孤城,刘备大军继续南下,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军胜利会师。
自成都城楼头向外瞭望,四面尽是刘左将军的旌旗,铺天盖地,声势惊人,工兵沿着包围线挖出一道道的壕沟,云梯、投石车在各阵营中缓步移动,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相信这便是刘璋当时眼中所看到的情景。
但成都并不是一座简单的城市,当时整座城池内还有精兵三万,米粮辎重可供一年之用,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是,成都的官员百姓都是二牧政权(刘焉、刘璋)的死忠子民,他们愿意殊死抗战,对抗那些不义的侵略者。
如果说一万名死战的雒城人可以撑上一年,那三万名死战的成都人势必将带给敌人更大的伤害。刘备当然明白这一点,他筑起包围圈,锁住这座孤城,期待围城的压力能摧毁成都人的意志。
然而这一战略并未奏效,两个月过去了,成都依旧坚挺,而随着北方夏侯渊的部队逐步平定凉州乱事,曹操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这边,时间的压力也渐渐转移到了刘备这边。
假如照这么继续抵抗下去,假如那个人没有出现,也许历史可能真的会被改写也说不定。当然,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
就在刘备进退两难的时候,一支生力军,或者说一个人的加入,改变了整个局势。这个人并没有贡献什么奇谋诡计,也没有为成都攻防战流下哪怕一滴血汗,他仅仅只是出现而已,便彻底摧毁了成都人抗敌的决心。
这个人名叫马超。
天煞孤星
马超也是《三国演义》中重点塑造的人物之一,基于“击败过曹操的都是大帅哥”这一原则,马超在小说中的形象被描写成“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狮盔兽带,银甲白袍”,连吕布、孙策、周瑜都没能享有那么多帅气的形容。
他兴兵雪恨,在潼关将曹操杀得弃袍割须,再加上“许褚裸衣斗马超”与“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这两个经典的单挑情节,更是将马超的武艺高强描写得栩栩如生。在小说中,马超是个集帅气、勇猛、忠孝于一身的悲剧英雄。
那么历史上的马超是怎样一个人呢?
应该说,历史上的马超,悲剧的成分要多于英雄的成分。马超的父亲马腾是个低贱的汉羌混血儿,出身于司隶右扶风茂陵县(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合称“三辅”,涵括长安一带)。和刘备一样,马腾也是白手起家,靠着从军讨伐民变的功劳,一路升到凉州的军司马。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带起了凉州广大的乱事,先有北宫伯玉、李文侯起兵湟中,再者是韩遂、边章加入夺取了金城,另外还有宋建在枹罕称“河首平汉王”,整个凉州已完全脱离了东汉政府的掌握,东汉政府前后派出了皇甫嵩、张温、董卓等人率兵征讨,都没有办法讨平凉州乱事。
马腾当时虽在政府任职,倒没有“忠君爱国”之类的思想包袱,他选择踏上叛乱这一条路,并很快成为凉州乱军的中坚分子。
董卓当政时,曾一度拉拢这批实力庞大的凉州乱军(韩遂部队号称十万),但接下来郭汜、李傕政府却和马腾、韩遂闹翻,双方于公元194年在长平观大战了一场,马、韩战败退回凉州,随后又趁郭、李被斩杀之际返回三辅地区,霸占了关中,互相攻杀不已。
官渡之战时,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安定关中,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韩、马集团就此臣服于曹操。此外,马腾还派儿子马超、部将庞德协助攻击袁绍所控制的并州。
建安十三年,曹操拜马腾为九卿之一的卫尉,负责宫廷守备工作。马腾欣然领着儿子马铁、马休等来到许都就任,将关中的军队交给官拜偏将军、都亭侯、年仅三十二岁的马超来统领。
相较于老爹一心臣服于曹操,马超就显得有野心了许多。这也难怪,他年轻、勇猛,而且比他爹马腾更有政治手腕,他能拉拢羌人,甚至几度和刘璋联击,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军事合作。
许多时候,面对我国汉语的强大,笔者由衷感到叹服,对某件事的表述完全可以有多种角度,这么说也行,那么说也对。对于马超来说,他跟刘璋的关系叫“合作”,而在曹操看来,那便是“勾结”。不管是“合作”还是“勾结”,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眼看马超做大做强,且与刘璋互抛媚眼、勾来结去,曹操终于坐不住了。
建安十六年三月,曹操对张鲁宣战(表面是攻张鲁,实际却是讨伐马超、韩遂)。这意味着曹操大军将踏过关中的土地,关中诸侯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于是马超不顾老爹跟兄弟都还在许都当官,纠集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马玩、杨秋、成宜组成十部方镇,军队人数达十万之众,进驻潼关,公开与曹操叫板。
曹操在七月时亲征关中,在潼关一带和十部联军缠斗了三个多月,最后靠着“抹书间韩遂”之计,离间马超与韩遂,乘势大破十部联军。
马超与韩遂退回到凉州,长安终于又回到帝国政府的治下。建安十七年,曹操为了惩罚马超的叛乱(其实是曹操逼反了马超),将马腾一家二百余口全部处斩。
然而马超并未因此而消停,建安十七年八月,他率领凉州羌军卷土重来,席卷陇右,杀凉州刺史韦康,击败前来救援的夏侯渊部队,占领了冀城,自封为征西将军、并州牧、都督凉州军事,威震西土。
但这样的好景维持了不到一年,建安十八年底,凉州官吏杨阜、姜叙等联手摆了马超一道,令马超顿失冀城地盘,只能向南投奔张鲁,而他留在冀城的家属,同样遭到满门抄斩的悲惨待遇。
马超来到汉中时是建安十九年,正月元旦,在他身边唯一一位幸存的马家人马种来向他拜年,马超忽然悲从中来,吐血狂啸:“一家百余口,一夜之间全部丧命,竟只有我们两个互相拜年!”
曾经有一份亲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地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倍加珍惜……相信这便是马超当时的心声。
有道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一意孤行才不对,谁人没有犯过错,一意孤行太狼狈。
上天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而且他的悲剧还远不止如此。
来到汉中之后,马超在张鲁的支持下向凉州进行了几次反攻,但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张鲁手下的将官也开始排挤这位“外来的和尚”。
建安十九年底,马超开始跟刘备接触。他再度抛下自己的妻子跟儿女只身逃亡,混入从武都逃入青海的氐族部落中,准备往成都去投靠刘备。结果他留在汉中的妻儿随着张鲁的投降又落到了曹操的手中,最后妻子董氏被赐给阎圃,儿子马秋则被张鲁所杀。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起兵是为了报仇雪恨,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却是由于马超自己的行为害死了父母兄弟满门,西晋史家孙盛便称马超之举为天下最“酷忍”的行为。
站在马超的立场,兴兵叛曹或许是不得已之举,如果让曹军越过潼关,关中险要尽失,他作为关中方镇之一,也无法违逆众意。
从血缘关系较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