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63章


董昭最后又作出判断:关羽为人逞强好胜,一定不会选择“马上撤退”这个最好也是唯一的策略。
什么是政治?这就是政治。
于是建安二十四年,闰十月,猎杀关羽的大阵正式启动。
曹操方面,樊城附近的洪水终于消退,各地援军也陆续到达了指定地点。徐晃汇集了徐商、吕建等十几支部队,包括平难将军殷署所率领的从马超、韩遂那边招降来的西凉骑兵,正式向关羽发起挑战。
此时关羽已经收到孙权可能会袭击后方的消息,但正如董昭所预料的那样,他对情报的正确性有所怀疑,也不愿放弃即将到手的战果,因此并未在第一时间下令撤退。
在这种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徐晃很快就突破了关羽所设下的包围圈,在野战中击退救援部队,并成功与樊城内的曹仁形成联合,双方里应外合。关羽不能抵挡,只好撤回到汉水南岸。
实事求是地讲,这一败并不算太严重,曹操的骑兵毕竟是天下第一,要在陆战中取胜有难度,不过关羽的无敌舰队仍控制着汉水,襄阳也还在包围圈内,只要将其攻下,也算是达成了预期的战略目标。
当然,即便是达到了目标,但关羽面子上总归是有点挂不住的。然而对于天下大势而言,个人的面子又值得了几个钱?而且,从当时的情势来看,问题已不在眼前,而是在后方。
在陆逊这块羊皮的掩护之下,孙权、吕蒙、蒋钦、潘璋、朱然、周泰等大小鳄鱼纷纷潜回到长江中游,准备一举吞下荆州。
十一月,吕蒙发动奇袭,他将特种部队藏在民船内,由一般平民百姓驾船,伪装成商旅,分期分批渡过长江,然后快速摸掉江岸所有哨卡。
于是,在没有任何警报的情况下,江东大军进入南郡,驻守公安的将军士仁(《三国演义》上为傅士仁)首先投降。接着,镇守江陵,也算是刘备老班底的糜芳也开城献降,于是江东军兵不血刃地占据了南郡。之后,由吕蒙守江陵,陆逊向西进军宜都,切断了荆州与益州之间的交通,蒋钦则率江东水军进入汉水,彻底包围了关羽。
大网已经收紧,只待关羽。
假如这是一场模拟战争,可以进行事后总结的话,笔者认为,刘备集团最需要检讨的,莫过于资讯传送的不畅。
孙权和曹操结盟,没人知道(虽然曹操故意泄露风声,但关羽却举棋不定)。江东主力从东线移到荆州,没人知道。甚至现如今吕蒙已经拿下了南郡,还是没人知道江东军想干吗,不败才怪!
关羽得到后方沦陷的消息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军反攻。相反地,他慢慢地向南撤退到当阳附近的麦城,并不断向江陵派出使者,希望还可以像四年前那样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然而这回江东群鳄已不想多说什么了,他们张开大口只是为了吞下所有的荆州地盘,以及关羽的命。
十年前赤壁之战刚结束时,荆州人或许对江东政权颇为反感,因此纷纷集结到刘备旗下。然而经过十年孙、刘两家共治荆州,民间的偏见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缓和,吕蒙进入江陵后更是大做群众工作,亲自深入基层,走访困难户、建希望小学、提供免费医疗、替寡妇挑水等等,还杀了自己麾下一名同乡士官,罪名十分可笑——偷百姓的草帽。
关羽不断派遣使者过来,等于给吕蒙制造了免费宣传的机会,吕蒙不谈正事,只招待使者在城中四处参观,让他们见证江陵城易主后的良好秩序,同时还安排他们探访关羽麾下荆州军士的家属,顺便带些口信或家书回去。
这些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后,自然而然便将讯息散播给同胞,荆州军士们知道自己的家人没事后都松了一口气,也由此打消了反攻江陵的战意。
关羽是个好领导,当他发现属下无心应战时,并没有强押着他们去攻打其家人所在的城池,而是选择了诈降,然后带着一小队死士企图从西北边的山区逃往刘封、孟达所驻守的东三郡。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关羽的诡计被孙权识破,朱然、潘璋两人率军急追,最后在临沮县追到了关羽的残队,关羽跟他儿子关平、都督赵累力战而死。
关羽之死,是三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由于他的失误,赔掉的不止是自己的性命,更是刘备集团这艘战舰右舷上的主炮。失去了荆州,蜀汉北伐只剩下汉中一个据点,“隆中对”从此化为泡影。
后世很多论者因此对关羽多作批评,认为他好大喜功、擅自北伐之举,破坏了刘备集团的整体战略思路;他刚愎自用,辱骂江东使者之举,破坏了孙刘联盟;他骄傲自大、轻蔑同僚之举,逼反了糜芳与士仁。以上三条,便注定了关羽败亡的悲惨结局。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至少前两项指控是不成立的。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举出兵襄樊,这明显是在配合刘备在汉中、东三郡的攻势,现有的史料中丝毫看不出关羽当时是因为好大喜功,抱着一路打上去收复中原的打算。
至于破坏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就更不应该算在关羽的头上了。君不见吕蒙刚一上任,就摆出一副要将荆州生吞活剥的架势,而且孙权也同意了,这恐怕不是关羽压低姿态就能够改变的。另外,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提亲显然是一个阴谋,关羽的女儿嫁过去明摆着会成为人质,而且孙权一方面把自己妹妹接回来,另一方面又向关羽提亲,明显是在挑拨刘备跟关羽之间的关系,关羽拒绝实属合情合理。
至于辱骂使者一节,这虽然看起来很像关羽的作风,但此节却只记录在“孙权传”上,多少有一些政治宣传的可疑性。
不过,第三点指控关羽却是赖不掉的。
不要忘了,关羽是个“大头仔”类型的人物,他对于所认同的大哥誓死效忠,但对他看不起的人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当初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就直截了当地表明他不屑与黄忠并列。既然连黄忠这种素有名声的战将在关羽眼中都一文不值,那么士仁、糜芳这种龙套角色,在关羽麾下所受到的屈辱,也就可想而知了。
顺带一提,糜芳投降东吴之后,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常常遭到虞翻的羞辱。他老哥糜竺留在益州,虽然没有受到刘备的处罚,但心中仍不免羞愧,不久就因病过世了。想当年糜家兄弟在徐州家产万贯,为了刘备不惜抛家弃产,连亲妹妹都贡献出去了,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令人感慨。
对于一代武圣的陨落,民间总是充满了同情之音。关羽之死,被后世许多艺术家渲染成“英雄末路”的典型,“走麦城”便是三国名戏之一。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在那短短的半年之内,曹仁、满宠、于禁、徐晃、庞德、吕蒙、陆逊、朱然、潘璋、蒋钦等众多名臣猛将齐集荆州,只为了他关云长一个人,这样的豪华阵容,足可与当年殷纣王摆下的诛仙大阵相媲美了,关羽也算死得脸上有光。
只是关羽死后,我们不禁要问,本书的男一号,身为关羽结义兄长的刘备身在何处?
这大概是近年来一些历史学者、准学者以及阴谋论者相当热衷的话题,包括“刘备阴谋论”、“诸葛亮阴谋论”等说法纷纷出炉,主要论点无非是:诸葛亮或者刘备为了避免刘禅继位之后,关羽尾大不掉,所以宁可牺牲荆州,借孙权的刀除掉关羽。
虽然笔者也热衷于阴谋论,但却认为这样的说法纯属“推论过度”。
单就以当时刘、关二人的关系来看,还看不出决裂的迹象,而关羽是刘备集团最得力的打手,始终镇守在东北门户,对曹、孙两家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刘备怎会舍得放弃?即便关羽在刘备死后有危及蜀汉政权的可能性,但刘备又没有张裕、周群那样的本事,如何预测到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只要他还在,关羽就不可能翻起三尺浪。而且要收拾关羽,刘备有的是办法,没有理由以送掉大好荆州为代价。
至于说是诸葛亮主谋,这就更不靠谱了,诸葛亮此时还没有掌握蜀汉的话语权,不可能单独操控这样的阴谋。
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没有赴援荆州,主要还是通讯不畅的缘故。
在当年闰十月之前,关羽在襄樊战线仍然是进展顺利,之后虽然败于徐晃,但也还用不着支援。随后由于江东军奇袭的速度太快,保密工作又做得十分到位,以至于荆州百官根本没时间逃出荆州,包括关羽的主簿廖化想跑也跑不掉,只好暂时向孙权投降。
反观益州这边,当时刘备虽然在成都,但主力部队应该仍留在汉中和东三郡,在如此资讯不明、兵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