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大明1592·抗日援朝-第127章


这六万人,是日军两次侵朝的绝对主力,绝大部分战役都是由他们承担的。秀吉没让他们回国,一是需要他们监视联军动静,以免干扰大部队渡海;二是他还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能在朝鲜保留一个落脚点,以便日后再图。
可惜秀吉终究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庆长三年八月十八日,这位日本霸主在伏见城内溘然去世。在临终前,秀吉向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以及上杉景胜五位大老表达了托孤之意,希望他们能辅佐丰臣秀赖,把丰臣家的传承一直延续下去。
在五位大老先后都表达了忠心以后,秀吉停止了呼吸。这位壬辰战争的元凶,就这么死在了战争结束之前,没有看到最后的结局——这对他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无论秀吉在日本国内拥有多么崇高的地位,无论后世的影视文学电子游戏对他进行怎样的渲染和美化,对于大明以及朝鲜来说,秀吉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侵略者,他的双手沾满了几十万明、朝军民的鲜血。这个元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就死去,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丰臣秀吉的侵朝,是日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邻国展开以灭国为目标的大侵略。它不仅影响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还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数百年后。秀吉的精神信徒们再次踏上朝鲜,开始了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其思想渊薮,即肇始于秀吉。
八月二十七日,除了宇喜多秀家以外的四位大老,集体签发了一份文件,文件只表达了一个意思:根据秀吉的遗命,要尽快把驻朝日军都撤回来。九月十五日,他们又形成一份决议,要求设法大明和谈,以争取时间。
到了九月二十八日,四大老第二次下达了班师的命令。
这道命令,驻朝的六万日军没有立刻执行。
不是他们不想走,而是实在忙得走不开。
因为一个绝大的危机,正朝着他们汹涌袭来。
第十九章 大增兵
从万历二十年小西行长进攻釜山开始,这场战争已经足足持续了七年。
别说日本与朝鲜被拖得民生凋敝,就连大明也感觉到一丝疲惫与不耐烦。朝中已经有很多人议论,认为朝廷应该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把日本鬼子赶回老家去,不能再拖了。万历皇帝本人也希望尽快结束朝鲜战争,让国家财政喘一口气。
本着这一诉求,大明朝廷在丁酉之乱一开战,就确定了一个明晰的原则:增兵,增兵,再增兵。
李如松和杨镐的两次出兵,总兵力都只有四万左右,部队成分也以辽东、南兵与宣大为主,相对比较单纯。但如果要扩大增兵规模,势必不能继续从辽东与宣大抽调——这两处肩负着守卫大明北方的重任,不可能为了朝鲜削弱京师的防御力量——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全国全国海选合适的参战部队与指挥官,而且还要设计更庞大、更复杂的后勤补给计划,这些工作都无法一蹴而就。
所以在开战之初,明军一直处于兵力不足的窘境。这种窘境,一直到了万历二十六年蔚山之战结束以后,才得以缓解。
从万历二十六年二月开始,以游击将军蓝方威的四千浙兵、前营参将王国栋的三千骑兵延绥为开端,开始了明军的增兵大浪潮。来自辽东、宣大、保定、江浙、四川、广东乃至广西、云贵的土兵相继汇聚到朝鲜来,道路上的车马络绎不绝。
在这些援军中,有三个人特别值得提一提。
一个是刘綎。刘綎也算是抗日援朝的老面孔了,他在第一次援朝战争中赶上了尾巴,没打什么大仗,打了两年酱油就回国了。
刘綎这个人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毛病,贪财——其实贪财不算怪,怪的是刘綎总认为别人跟他一样贪财。本来他从朝鲜回国,一桩稳稳的大功已经到手,刘綎还想再多捞点,就去贿赂御史宋兴祖,结果被一状告到部里,朝廷念在他在朝鲜呆了两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深究。后来朝鲜战争打完以后,他被派去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在总督李化龙的强烈支持下,刘綎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时候他老毛病又犯了,去贿赂李化龙的父亲,结果又被捅上朝廷,功过相抵……你说这人到底图什么。
这些都是后话。且说这次援朝大增兵,朝廷想起刘綎的资历,觉得是个好人选,就命令他带领他麾下那支“多国部队”再次出征。刘綎出发的很早,在二月份就抵达了前线,驻扎在全州负责西线防御。
第二个人是董一元。
董一元和麻贵同属宣大系,也是将门出身,远祖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父亲董旸和哥哥董一奎都是一代名将。董一元本人长期驻守在蓟州、宣府、宁夏、延绥等地,战功累累,是个精熟于边事的老将。
在万历二十二年,就在朝鲜战场上谈判谈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董一元被调到了辽东担任总兵,接替李成梁之位。他跟杨镐、李如梅等人合作,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蒙古部的把兔儿,消除了一大威胁,大受万历皇帝褒奖。二十五年被弹劾去职,接替他的恰好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现在杨镐被弹劾丢官,李如梅又因为李如松之死而留在辽东。董一元战功卓著、资历老,又同时拥有宣大、辽东背景的将领,能镇得住场子,于是他被选中担任御倭总兵官,三月份抵达朝鲜,独带一路。
第三个人叫陈璘。
这个人特殊在何处,只要看他的头衔就知道了:钦差统领水兵御倭总兵官。
他的到来,只意味着一件事:大明水师出动了。
在漫长的抗倭战争战事中,大明水师一直保持着沉默,原因有两点:
第一:在战争初期,朝廷无法判明日军的主攻方向,生怕他们佯攻朝鲜,实袭沿海,因此各地水师都以保卫地方为第一要务,不敢轻易北上集结。第二:等到日军的战略意图清晰了以后,又横空出世了一个李舜臣,打得日本水师七荤八素,朝鲜水师足可以应付,不需要大明水师千里迢迢赶过去。
所以在长达数年的战争和对峙中,一直缺少大明水师的身影,不是没想到,而是不需要。
在这期间,大明水军只有两次登场的机会。一次是在李如松攻克平壤以后,为从山东、天津等地向朝鲜运送补给物资的船队提供护航;一次是日军从汉城撤退以后,一支舰队在宋应昌的要求下南下全罗道,试图配合他偷袭釜山的计划。后来和议声起,这个计划无疾而终,于是这支舰队也就撤退了。
一直到丁酉再乱的漆川梁海战爆发,朝鲜水师全军覆没,经略邢玠才惊觉水师对于战局的重要性。尤其是蔚山之战后,日军在水面来去自如,让邢玠更痛感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来配合陆上攻势。李舜臣确实很能干,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里就那么几条船,袭扰可以,正经打仗就不够力了。
朝廷对邢玠的要求回应非常迅速,很快就派遣了以陈璘为首的广东水师前往助战。
陈璘是广东人,能征善战,尤其是擅长水战,在广东声名赫赫,声望连在北京的万历皇帝都有所耳闻。可惜他性格不是特別好,为人贪渎,曾因虐待士卒而引发哗变,屡遭弹劾,在官场一直上上下下,经历颇为坎坷。
陈璘与抗日援朝的结缘,比任何将领都早。早在万历二十年,朝廷还没决定出兵的时候,万历已经在全国提前开始挑选将领。两广总督萧彦力荐陈璘,把他夸得无比英勇。于是在当年的八月份,北京下文,把陈璘从南方召到京城,担任神机七营参将,以备咨询。
陈璘一看居然赶上这么好的机会,欣喜若狂,他从家乡招募了五百多兵子弟,配备了精良火器,奔赴京城而去。战争开始以后,陈璘很快被任命为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副总兵,防备日军登陆。
就在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的时候,陈璘却倒霉了……
陈璘是个彻底的主战派,他一直强烈要求带着水军上战场,不停地给上峰上书。你说他是真心要为国效力也行,说他是为了故意表现自己的勇气也行,总之闹得是全军皆知,谁都知道有个陈姓大将跃跃欲试,要求带着水军入朝参战。
这个请求在战争初期一直被人忽视,因为李如松打得一直很顺利,用不着水军。到了碧蹄馆之战后,宋应昌深切地感觉没有水军,不能成事,他一下想起来陈璘,一纸调令让他过来助战——但这一举动,却惹恼了兵部尚书石星。
大家都知道,在万历二十一年之后,石星逐渐变成了主和派,与宋应昌龃龉频生,两个人就战和问题分歧很大。现在宋应昌要调陈璘入朝,摆明了是要扩大战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