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范儿》第59章


结束。后来,又用了4个昼夜,才将埋藏珍品的土块整体起出。经过几个月的整理,这次共发现有字甲骨17096片。
在殷墟,与甲骨文同时出现的还有青铜器、玉器、日用器具、人兽骨、建筑遗迹等等。1935年的第11次挖掘,清理了10座大墓、1200多座小墓。大墓中有大量刻纹石器、玉饰品、青铜器等,小墓中的埋葬躯体,呈俯身、仰身、屈身等不同姿势,还有一跪着的人体残部。显然,小墓是陪葬墓,这是一处殷商王朝的王陵。1936年4月的第14次挖掘,则发现了一个埋有完整马车和四匹马的车马葬坑。这是第一次发现商代交通工具,又一次轰动中外学术界。一个失落3000年的殷商王朝,天降般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一文中,他说:“中国的史学家把中国古史看作长城以南的事,长城不只是疆域的界限而且成为精神的界限;要找中国人的民族和文化的原始,在北方的一面,都被长城封锁了。”“总之,我们若把中国历史看作全部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比传统的历史远得多。”“我们讨论中国历史最要紧的一点,与过去不同的一点,是我们感觉到,并已证明,上古史的史料除了文字记录以外,还有另外的来源;由这些来源所得的新材料,已经引导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并且已经是一般史家所接受的了。他们必须收纳考古学与民族学的资料,这些新资料,不但帮助他们解决旧问题,而且启发新问题。”
在《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一文中,他说:“中国历史是人类全部历史最光荣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体人类历史的背景上看,它的光辉才更显得鲜明。把它关在一间老屋子内,孤芳自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他还阐述了新史学家应该达到的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告诉他的朋友的话,他说:“中国境内作现代学术工作,真是遍地黄金,只要有人拣。”这是讲要尊重本国的学术资源。第二境界可以说是“百闻不如一见,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这是讲作为新史学家应该重视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第三个境界应该是“宁犯天下之大不韪而不为吾心之所不安”,原始资料遇了这种有勇气的人,庶几乎可以相得相辅了。第四个境界,姑称之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最后一个似含有为历史学等学术之境遇辩护之意。他最后总结说:“在这一境界中作历史学语言学的工作,可以说和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的工作情形是同样的。”
文物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抗战胜利后,李济以中国赴日代表团顾问的身份,前往日本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调查战时被日本掠夺的中国文物文献。回国后,李济撰写了《抗战后在日所见中国古物报告书》,向有关部门报告。这次调查,追回了周口店遗物、中央图书馆藏经典书籍等重要文物文献。但是,李济一直遗憾,没有找到“北京人头骨”。
1937年,在殷墟第15次发掘收工后仅18天,“卢沟桥事变”爆发。因为李济从1934年起接替傅斯年担任中央博物院(中博)筹备处主任,“史语所”与“中博”向西南搬迁之事,便由傅斯年交与李济负责。“史语所”搬迁的第一站是经武汉到长沙,在那里只停留了3个月,因为日机不断轰炸,决定继续西迁至昆明。
在搬迁西南之前,考古组发生了一件空前的事:好几位青年人纷纷投笔从戎,离开了“史语所”。李济为此心情矛盾:一方面安阳发掘的成绩太重要,但研究工作还未正式展开,人员散去了,将来怎么办?另一方面,大敌当前,连自己都萌生前线杀敌的念头,何况这些热血青年?1937年初冬的一天,在长沙公路边一个小饭店里,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全体人员都在这里喝了饯别酒,送走了尹达、祁延霈、王湘等人。他们大多数后来去了延安,所以这一次分手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面。
从桂林经越南辗转到了昆明后,“史语所”在这里安顿了两年。此间李济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吴金鼎、曾昭(注:曾国藩的曾孙女,60年代自杀)、夏鼐等从英国返回昆明,成为中国考古界的新生力量。
1940年冬,因滇越线战事吃紧,“史语所”、“中博”又迁离昆明,到达四川宜宾的李庄镇。
李庄六年,是抗战时期“史语所”和“中博”相对安定的一段日子。在李庄还有一段小插曲。一次搬运时,不巧撞坏了一个木箱,里面的人头骨和体骨标本全都暴露无遗。当时农民一片哗然,加之此前有位来自广东的同事打了条蛇吃以解馋,当地人便传说这个机关不光吃蛇“还吃人”。后来只好由李济与所长傅斯年等人出面,邀请当地官员和地方乡绅座谈,再三向他们解释研究人骨的意义,请他们对民众做些必要的解释,这才化解了一场危机。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史语所”原存香港的文物,全部损失;次年3月,日军侵占长沙,“史语所”存在那里的文物也悉告损失,这让李济痛惜不已。不仅如此,因为医疗条件太差,他的两个女儿鹤徵和凤徵,分别在1939年和1942年在昆明和李庄病逝,凤徵去世时才17岁。对李济来说,那真是一段内忧外患的日子。李济夫妇一生生育了四个孩子,大女儿幼时便夭折,这样,只剩下了一个男孩子。他们后来把舅舅家的孩子过继来,取名“光周”,李光周后来也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李济以专家身份被派参加中国驻日代表团,赴日本各地调查战时被日本掠夺的中国文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李济五次寻找“北京人头骨”而未果,他以此为终生憾事。
1948年12月,中研院史语所由南京直迁台湾,所里全部图书、仪器、标本共装了上千箱,连同故宫、“中博”的重要文物一并船运。那时许多文物刚从大后方运回南京,还来不及开箱,又要搬到台湾。
安阳殷墟文物也在转移之列,李济是这次的押运人。很多人反对文物搬迁,李济也很矛盾,但他的第一考虑是保护文物,他说:要文物是安全的,去哪个地方无所谓。有人劝他不要跟着船走,怕危险,但他不听。那时候很多知识分子还对国共和谈抱有希望,想着躲避一段战火,等安定后再继续从事自己的研究。
叶企孙: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叶企孙(1898。7。16—1977。1。13),上海人。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1936年任会长等。
“事关抗日”,极力支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叶企孙于8月中旬随清华大学师生秘密赴天津准备转道南下。就在等船的时候,叶得了副伤寒症,不得不住进天津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他得到了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从南京拍来的密电,令他在天津留守,组织部分人员负责接待经天津转道南方的清华大学教职员工。叶服从了这一决定,并于10月初出院后移住在天津“清华同学会”办公处,一边疗养,一边主持接待事宜。熊大缜作为叶的助手随侍左右,并出面署理食宿接待、买船票、送站等繁琐事务。旧历年过后,清华教职工大部分已经南下,叶的留守已无必要,遂准备赴长沙。正在这时,又听到已迁长沙的清华、北大、南开等组成的临时大学欲再迁昆明,叶决定稍缓行动,以便不经长沙而直达昆明。就在这个滞留的空隙,一个决定叶、熊二人命运的意外且有几分诡异的事件发生了。
1938年3月的一天,熊大缜突然对叶企孙说:“我要到冀中区去,帮助那里的人们进行武装抗日,那里需要科技人员帮助。”
叶听罢有些吃惊,便问:“是谁介绍你去的?”
熊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事情紧急,我这几天就要动身。”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叶在后来的交代材料中说:“我起初是不赞成他去的,但因事关抗日,我无法阻止,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他,就极力支持他。几天后,他动身了。我只送他到同学会门口,没有看到带路的人。”
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