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风云》第355章


逝得无影无踪,一下子瘫倒在身旁的马云身上。
“皇爷!”马云立刻慌了神,当即放声大喊。杨荣和金幼孜刚送永乐到帐门口,正准备离去,听得马云叫声,立刻转身冲进帐内。此时的永乐已经不省人事。杨荣见状,赶紧对马云和金幼孜道:“你们赶紧把皇上抬到榻上,我去叫韩公达!”说完,他便飞一般冲出帐去。
马云和金幼孜手忙脚乱地将永乐的身子搀到榻上,刚一放稳,杨荣便领着韩公达和几个医士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韩公达给永乐把了把脉,脸上也露出惊惶之色,赶紧让杨荣他们退出帐外。出得帐门,杨荣和金幼孜大眼对小眼,均急得团团乱转,杨荣一个不留神,脚下一个趔趄,竟使这位堂堂文渊阁大学士摔了个四脚朝天!
众人就这么焦急不安地等了近两个时辰,直到三更过后,马云才步履沉重地走了出来。此时张辅和柳升也得了消息,正与杨荣金幼孜一起在帐外守候,见他出来,四人一起围上前,不约而同地问道:“陛下怎么样了?”
“不行了!”马云眼角已泛着泪花,见他们发问,他哽咽着应道,“听韩大人说,寒气攻心,引得其他病症一道发作,怕是……怕是撑不过今晚了!”
“啊!”四位大臣均吓得面如土色。柳升性急,一把抓住马云的胳膊,叫道:“怎么可能?今天上午陛下还说精神不错,怎么这么快就不行了?”
“韩大人说,陛下元气已尽,白天或是回光返照!”
柳升的手无力地松开,整个人顿时木在当场。张辅稳重,赶紧问道:“陛下此刻情况如何?”
“仍在昏厥,韩大人他们正在救治!”
“几位大人!”几人正说话间,韩公达也走出帐外,道,“陛下醒了,叫你们进去。”
“皇上醒了?”众人又惊又喜,韩公达先是点头,旋又悲痛万分地摇头,道,“快进去,皇上要向各位大人托孤!”
犹如一个晴天霹雳,众人均呆若木鸡。杨荣最先反应过来,赶紧一拽金幼孜道:“快,快进去!”说着便挑帘入内,张辅和柳升也如梦初醒,慌慌张张地进帐。
帐内,永乐一动不动地躺在榻上,面色已经如白纸一样苍白。待用余光瞧见杨荣他们进来,永乐伸出右手摆了摆,阻止了他们行礼,又示意他们走上前。待到榻跟前,几位大臣见永乐形状已是弥留,均是悲痛万分,但又不敢哭出声,只得强自忍着,泪花在眼眶中直打转,永乐见着,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气若游丝地道:“生死有命,尔等勿要悲伤!”
永乐微微点了点头,旋一使力,想从榻上坐起来,但很快便发现这不可能,只得重新躺下,勉强抬起头,道:“杨荣,去拿纸笔!”
杨荣知道永乐这时要拟遗诏,赶紧走到案前,将纸笔拿过,蹲到榻前。永乐本想自己斟酌言辞,但现在已经没那份精力,只得运了运气,简单明了地道:“朕大行后,由皇太子继位,丧服礼仪一遵太祖皇帝遗制!”
“陛下……”杨荣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痛,当即痛哭大喊。
“拟诏!”永乐声音不大,但语气却不容置疑,杨荣无奈,只得哽咽着应了声“阿!”然后提笔写就。待他写完,永乐又往案上的印玺处一指,杨荣赶紧又去把印玺拿来按了,然后将遗诏拿到永乐面前展开。永乐看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忽觉心头一紧,呼吸立刻急促起来。
“陛下……”四位大臣齐声大喊,张辅赶紧向在角落处侍立的御医们招呼。永乐却不知哪来的力气,大手一摆,阻止御医上前,然后深吸口气,问道:“尔等说,朕此生功业如何?”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千古一帝,陛下当之无愧!”众人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听了众人回答,永乐脸上露出激动之色,用尽全身力气大叫道:“朕无愧祖宗!无愧大明!无愧华夏!”说完,他头顿时一歪,再无气息出入。
“阿!”众人又是大叫,韩公达冲到榻前,翻开永乐的眼皮一瞧,随即一骨碌瘫倒在地,哭道:“皇上……驾崩了!”
“陛下……”众人一齐放声大哭。戒备森严的天子寝帐,立时被浓重的悲痛所笼罩。
“轰隆隆!”就在这时,帐外漆黑的天空滚过一阵轰鸣,先前还是繁星点点的天空,刹那间便电闪雷鸣。紧接着,倾盆大雨哗哗落下,将苍茫大地彻底浇透……

天空中大雨滂沱,天子寝帐内,众人也是一阵哀鸣。过了好一阵,大家哭得差不多了,杨荣才一抹泪,对另外三位大臣道:“陛下于军中驾崩,如何应对,还需尽快拿出主意。”
听杨荣这么说,帐内众人方才止住悲声。待再一想,几位大臣均觉事态严重——眼下大军尚在敌境中,一旦天子驾崩的消息走漏,不仅顷刻间会军心大乱,万一让鞑靼和朵颜三卫得知,那他们肯定会士气大振,马上卷土重来!到时候不仅这东路的六万明军,就连西路郑亨的步军主力,也都有覆亡之忧!
“秘不发丧!”殿内四位大臣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四个字!大伙儿互视一眼,张辅面色沉重地道:“唯今之计,也只有先秘不发丧!”
张辅话一出口,金幼孜便点头认可,柳升犹豫片刻,也点了点头。现在永乐已崩,这四人便是东路乃至整个漠北明军之首。既然他们意见一致,秘不发丧的事便成定议。杨荣见马云和韩公达等几个医士不知所措地望着自己,遂上前郑重道:“方才的话你们也听见了!今陛下骤崩,为稳定军心,仆与三位大人决议暂不发丧。还请马公公和诸位太医多加配合!”
马云向来胆小,今永乐又已驾崩,见杨荣这般说,他只能点头。韩公达等一干太医都是杂官,就更没有置喙的份了。安抚住这几个,杨荣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天一亮,便把车架开到寝帐前,将陛下遗体抬上车,一应日常供奉如常,绝不能让外人瞧出端倪。至于大军,则由张帅与柳帅统领。加快行军速度,赶紧返回开平!”
杨荣说完,殿中众人皆表示同意。接下来大家又就具体细节磋商一阵,末了杨荣道:“还请张帅马上准备几匹好马,再拨几个能干的亲兵和向导,仆天一亮便动身,赶回京城!”
……
七月十八日清晨,天子御营颁出旨意,言永乐偶感风寒,命张辅和柳升代领大军。而与此同时,杨荣悄悄离开榆木川明军大营,昼夜兼程赶回北京。一路上,杨荣风餐露宿,一连跑了十四天,直到八月初二傍晚,才疲惫不堪地进入北京城。进城后,杨荣来不及歇息,赶紧来到左掖门前递牌子。
得知随父皇出征漠北的杨荣突然回京,高炽当即大惊,赶紧命他前来见驾。杨荣满脸风尘地跑进东宫,一见高炽,便一骨碌跪倒在地,哭道:“殿下!皇上行军途中染疾,已于七月十八日,在榆木川驾崩了……”
“什么!”高炽浑身一震,直愣了半晌,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哭道:“父皇……”
一个时辰后,文华殿内,高炽、瞻基、杨荣、杨士奇还有前户部尚书夏元吉聚在了一起。夏元吉在前年因劝阻北征,被永乐关入内官监监狱。但他一向深受东宫器重,永乐北征期间,高炽和瞻基隔三岔五便去探望,此时既已得知父皇驾崩,高炽便在第一时间将他放出。
此时高炽脸上仍有泪痕,但眉宇间的悲伤已较之前淡了不少。二十一年的皇储生涯,这位太子爷大多数时候都在胆颤心惊中渡过。如今永乐已经驾崩,他即将登基为帝,体会着此刻的心情,高炽也说不清到底喜悦和悲伤哪个更多一些。但有一点高炽却很清楚——眼下还不是庆贺自己登基的时候,甚至连哀悼父皇之死也不行,因为在操办这些悲喜事之前,他必须要解决一个大麻烦——三弟朱高燧。
自打察觉高燧意欲夺储的阴谋后,高炽和瞻基就一直在削赵藩之势。去年永乐病重时,瞻基因势利导,策划了一场皇帝驾崩的大戏,意欲以此诱得赵藩作乱,从而一举剪除这个隐患。不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燧在最后关头金蝉脱壳,瞻基只逮到了几个赵藩僚属。
由于高燧没有直接参与谋反,所以永乐也没有惩戒太过,最后仅处置了几个参与作乱的赵藩僚属,赵藩大部分实力仍得以保全。直到现在,常山三护卫依旧驻扎在北京城内,北京驻军中,高燧也仍有一定势力。
本来,正常情况下北京城内及京畿一带的驻军不下二十万。就算高燧有常山三护卫,也能策动几个卫所归附,但只要其他卫所忠于朝廷,那即便永乐驾崩,高炽作为皇储,也能轻易控制住局面。可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