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秦》第202章


他在军队中威望高权力重,军中除却王离和刘庆之外没有人能够公开挑战这种权威,只要不涉及最敏感的王朝忠诚问题,在其他方面方法这样的大将军面对着这位异性皇帝只有保持沉默的份。
江东战斗中。方法受了伤,至今未愈。
赵一要指挥大局,负责封口子的朝中文武众臣都只能由赵一亲自坐镇。
和平时期锐秦军中的将军军官与以往将军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些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行使对兵权的监督权和对军的执行权,两军阵前,他们也要和士兵们面对同样的敌人并肩作战。
没有对监军不反感的军人,除非这个监军本身就是个军人……
要想做一个军人,绝不仅仅是穿上军装佩带军衔那么简单,是军人,就要承担军人的天然职责----战斗。
因此以前赵一给监军系统订立的职业说明当中最核心地两条就是:两军阵前,虽只孤身亦敢冲阵;环甲丛中,能取己方上将首级!
虽说对方法的文化程度知之甚深,但据说锐秦军大帅赵一在听到别人转述这两句话之后还是没能忍住一口水喷了自家一身。
取己方上将首级……还真是有创意。
赵一联想起自己穿越之前遇到的那个书生文化人对刘关张三雄地区别描述----关羽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刘皇叔则是百万军中取己方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不管怎么说,赵一建立监军体系的最原始目的是像刘关张一样,使这支部队不至**速培植起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军阀,而不是为了让这支部队在最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
因此监军军官必须参与阵战这一条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监军地刀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地。包括他们自己在内!
在这个时代地军队中,如果碰上了战争,像方法这种级别的大头目居然会在阵战中受伤,这种情况是绝无仅有地。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监军在战时应该是提着刀站在队伍最后面的角色,而绝不是端着木枪站在阵线最前沿的先锋。
在江东时,赵一曾经仔细检查了方法的伤势,问一旁地军医:“膀子能保住么?”
军医迟疑了一阵,道:“膀子问题倒是不大,只是失血过多,需要些滋补的药材……”
当时赵一正要发话。
郝克己却已经悠悠醒转,嘶哑着声调开言道:“秦皇不要费心了,医护都亏待不了咱……”说着他惨白的脸上浮现起一丝苦笑:“咱这个样子动不了。战果清点和战点算,末将要和弟兄们交待了,咱帮不上忙了!”
赵一点了点头:“你放心治伤吧,这种事情就不要操心了!”
医护兵们将方法抬了下去,赵一自怀中掏出一张图来看了看,凝眉沉思了一阵,问身后地几名虞侯:“昨天推算出的,自这里到建业城的山路距离是多远?”
一名虞侯上前一步答道:“一百一十里到一百三十里之间!”
当时抿着嘴唇又想了一阵,转身对司号虞侯道:“吹号。叫各部队正以上军官过来议事!”
手下们应声,随即一阵短促的号声在尚未整理完成的战场上方响起。
自此,因此将军会议不能取代秦皇本人向各部队各管理直接下达命令,将军们所有的主张都要通过秦皇诏令下达到各个系统部门,经过部门长官的审议副署才能成为指令。
这个制度既然是我手创,我便不会自家破坏这个制度。
因此将军会议既没有人事行政权,也没有财赋军事权,将军们虽然分房军务,但对所有上行公文都只有节略建议权没有封驳决定权。
对所有下行公文都只有拟定参议权没有发布颁行权。
一句话,这个将军会议,是我这个秦皇赵一一个人的幕僚参谋班子,想我所想不及之事,言我所知不详之言,可以随便说话,但不能越权行事……”赵一曾经开宗明义向自己的所有将军们解释着自己设置军务部门和相关事宜的本意。
当时手下们轻轻点头,事权不一在任何一个政权体系内都是大忌,赵一点名这一点。是题中应有之意。
当时有各地高官却不以为然道:“恐怕这是秦皇一厢情愿。所谓仁政机要倡言代笔,原本便是汉武帝设尚书台的本意。结果如何?最终还不是催生了暴政之设?外间传言这锐秦军是秦皇的暴力机器,虽然眼下还看不出端倪,日后总有应验的一天。秦皇若是真个要事权统一,便不该在长史书房之外设甚麽劳什子将军会议,既然设了,便不要想这个机构能够从始至终规规矩矩的,做事情的毕竟是活人,日子久了,将军变成尚书,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当时赵一笑了笑,回复道:“韩夫人说得有理,我也没指望能管得千年百年,时势变迁,十余年便是一个轮回,这个将军会议,未来还有没有都要另说……”
说白了,就是锐秦王朝朝中高官干涉秦皇事物,企图用强权影响仁政的实行。
这帮渣渣,赵一是可忍孰不可忍。
………………………………………………………………
时光荏苒,复仇之机已然到来。
长沙郡,万民欢腾,庆贺秦皇临幸到来。
赵一一边在各城处理仁政事务,一边等王离几人铲除权贵的回信,顺便让手下一众有才华之士等人,先行准备,施展新政。
七日后,就在长沙郡的乱局渐渐安稳后,王离等人的信也先后到了。
信中也都非常赞成,赵一立即登基,并详细分析了利弊。
而且,对于立足天下,王离刘庆一干旧部几人,都是没什么意见。
彭越和杨翁子等,有远见之人,则是极力赞同。
并且,众人得到这个消息时,已经开始积极的准备。
像肃清境内治安,保证这个敏感时期的平和。还
有就是加紧边关的防守,严查境内外敌和流匪的探子,并在四处造势。
收到这些回报,赵一就已经下定决心,以咸阳为国都。
之所如此,其实,除了众人分析的原因之外,刘备自己内心,也有一个考量。
上辈子,赵一在论坛上,看过一段数据,说明了中西之间的差距。
战国秦国:户28万,人数94万,带甲将士10。2万,吏4万。
古希腊:户60。3万,人口443。2万,兵力80万,吏30万。
古埃及:户52。3万,人口240万,兵力30,吏10万。
由此可见,战国秦国的实力其实是最差的,所依靠也是山川艰险,武将勇猛。
在中期,几乎大部分秦国的人,都对秦国丧失了信心,所以才在始皇帝嬴政奇袭六国后,六国迅速的被秦军占领。
总的来说。西方古国占领半壁师姐。
地盘人口,和恢复力都是此刻锐秦王朝的数倍。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成吉思汗不惜耗费元朝国元气,七次北伐。
不是成吉思汗不懂战略,也不是他不懂内政,而是被逼无奈。
中华就算在怎么修养,岂能与海陆兼通内外发达的西方古国相比,我国在增长的同时,西方国也在增长。而且几百年下来比我国增长的多。
但,总的来说,锐秦王朝虽然缩小了差距,但论地盘人口,锐秦依然弱于西方。
跟古埃及比起来,也最多是不相上下。
所以。赵一要统一师姐,就不能有所内耗,必须施展仁政,必须统筹一切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民力,使锐秦的国力更强。
而这里,就面临了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历史上,秦国集团分为三派,关中派、关东派、关内派,这三派互相倾轧的非常厉害,耗费了秦国的大量国力。
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朝中权贵。最重要原因,则是,他们选择了,捍卫一己私欲,妨害仁政。
老秦人人本就有贪腐思想,秦皇赵一来了。
分去了他们的蛋糕和土地利益。
而秦国名将之后王离最后也去跟赵一了,朝中高官人内心肯定不爽。
这就埋下了。朝中高官原有势力,从内心仇视赵一一派。
尴尬的是,一旦定都咸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向朝中本土官员妥协、拉拢。
比如严文玉,就是一个例子。
严文玉虽然有才,但瑕疵必报的性格,却是让关中派、关东派与关内派,矛盾重重。
这是为什么,恐怕不仅是严文玉大义,想早点结束权贵当道,更因为本土高官人对锐秦王朝政权的忠心度不够,跟赵一一派的矛盾所致。
其中,在赵一执政间,许多人都抱怨赵一执法太严。恐怕不是赵一太严,而是他们之前,被赵高秦二世骄纵惯了,受不了约束。
总之来说,定都咸阳,实际就是一个隐形炸弹。
而赵一,现在必须要整合一切实力,全力施展认证,一举定鼎天下,早日结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