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II》第12章


●“Kaizen”成本法
在成本的管理上,日本的汽车界创造了Kaizen成本法。
源于日语的“Kaizen”,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利用Kaizen成本法来逐步降低成本,以达到或超过这一目标,并分阶段、有计划地达到预定的利润水平。其计算大方法如下:改善值=本年(月)的实际成本…上年(月)的实际成本。这一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有能力不断地降低产品成本,这是一种永无止境、目标不断提高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这种成本意识是企业长期保持成本优势的基矗
正是凭着这种精细的精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最辉煌的时期,日本汽车充斥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市常请看下列一组数字:
·197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为109万辆。
·1974年汽车出口量超过原西德,并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1980年汽车出口量增到597万辆,其中向美国出口轿车达340万辆;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34%,如将在美合资建厂生产的轿车计算在内,其市场占有率高达39%。
·1981年出口量为605万辆,占日本总产量的54%,其中轿车为3947万辆;其中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常
美国、日本汽车企业状况比较
比较内容日本汽车美国汽车
汽车特点轻巧美观、造型新颖马力大、自重大、宽大、油耗高,做工逊于日本车
2002年90天内每百辆车的质量投诉率丰田107次、本田113次通用130次、福特143次、克莱斯勒141次
汽车研发周期3年5年
汽车生产成本平均每辆比美国公司低100美元高于日本100美元
2002年生产一辆整装车所需的时间日产公司15。74小时
三菱公司21。33小时24小时〔通用〕
26小时〔福特〕
28小时〔克莱斯勒〕
工艺水平车门缝隙、漆面光滑度、焊接工艺均高于同价的美国车
弹性化生产比例〔一条生产线能装备结构不同的汽车〕71%〔丰田〕34%〔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平均值〕
装配厂与供应商的距离供应商与装配厂的平均距离59英里供应商与装配厂的平均距离427英里
供应商的送货次数每天送货8次每天送货不超过2次
企业文化“超极限努力”的团队文化个人主义,不会为企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员工培训支出高于美国企业2。5倍
人力资源终身就业制度,员工忠诚度高市场调节机制,员工流动性大
对世界汽车工业的贡献创造生产出“精益生产方式”发明了汽车流水作业生产线
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难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
第三部分
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忽视细节造成的代价
1、民营企业为何一再上演“大败局”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企业中的各种“小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个小的蚁穴。
比尔·盖茨常常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从企业需要强调和重视管理细节的角度,我觉得企业稍大一点就存在此类风险。韩国的大宇700亿美元不能说不大,但说倒闭也就倒闭了。因为企业大。所以小事没有人做:因为事情不大.所以小事做不透。我愿意把工作中小事的失误比作一只有危害的老鼠,老鼠多了,破坏力巨大。中国的老鼠数量据说是人口的3倍,1990年的数据:吃掉的粮食30亿公斤,咬毁300万亩森林和3亿亩草原,咬伤至少10万人;在东海让海军的舰载导弹发射失灵,在大瑶山让列车改道颠覆,在句容县咬死3个婴儿,在新沂县又咬死3个婴儿。我们工作中一系列的麻烦频频出现,一连串的失误势必在某一天酿成大祸。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多少先富起来的风云人物,多少企业辉煌一时,又在企业界演绎了多少“大败局”的故事:秦池、爱多、飞龙、巨人、三株、太阳神、南德、亚细亚、冠生园、银广厦、烧鹅仔、荣华鸡、红高粱……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悲剧在企业界中上演呢?看看那些企业当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哪家不是“千里之堤”,倒下之时,不过三、五个月。三株,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销售额提高了64倍,达到80亿元,打造出了无比辉煌的保健品帝国,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且触角直达各地村镇。总裁吴炳新曾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络就是三株网。”但是一个常德事件,一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报道,便使拥有15万员工的三株这座庞然大物轰然倒下,难得的企业管理帅才吴炳新大病了一场,且收到了医院的病危通知书,同时也使企业界多少人为之长嗟短叹,唏嘘不已。
三株垮掉,追溯起来,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各类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株曾不止一次地发誓,要在20世纪内将人类的寿命延长lO年,可自己的寿命不过六七年,一次性的打击使其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40亿元。笔者愿意就大企业抓小事来放两响马后炮:一是庞大的营销队伍日常管理纪律执行不严,财务监控不力,以至于企业遭到危机时,各级营销人员纷纷携款而去;二是企业在顺境时借助媒体非常顺手,而在逆境时,没有对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然,三株的缺失远远不止以上两条,还是让我们听听当事人的说法吧。
1997年,吴炳新在三株年终大会上,总结了三株的“十五大失误”:
1)市场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没处理好;
2)经营体制未能完全理顺;
3)大企业的“恐龙症”严重,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程序复杂,官僚主义严重,信息流通不畅,反应迟钝;
4)市场管理的宏观分析、计划、控制职能未能有效发挥,对市场形势估计过分乐观;
5)市场营销策略、营销战术与市场消费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
6)分配制度不合理,激励制度不健全:
7)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
8)部分干部的骄傲自满和少数干部的腐化堕落,导致了我们许多工作没有做到位;
9)浪费问题严重,有的子公司70%的广告费被浪费,有的子公司一年电话费39万元,招待费50万元;
10)山头主义盛行,自由主义严重;
11)纪律不严明,对干部违纪的处罚较少;
12)后继产品不足,新产品未能及时上市;
13)财务管理出现严重失控;
14)组织人事工作与公司的发展严重不适应;
15)法纪制约的监督力度不够。
以上就是三株总裁吴炳新的一个总结。如此看来,三株大堤之毁,并非哪篇新闻报道之所为,而是三株大堤之下的蚁穴成堆了。如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三株被击倒,是不是一定要死掉呢?我看未必。就事论事,如果仅仅是因“常德事件”的新闻曝光而中招,三株集团完全可以事后补救,找出解毒良药。当年,美国强生公司也遇到过同样的麻烦,但几招过后就化解了危机。
强生公司生产的泰乐诺胶囊是一种止痛药,1981年就销售43.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销售额的7%,占总利润的17%。1982年9月末的一天,一位叫亚当·杰努斯的患者服了一粒药后当天死亡;同一天,另一对服了泰乐诺的夫妇,也在两天后死掉了。消息迅速传遍了美国。强生公司在止痛药市场上的份额一度从35.3%下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