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皇后》第87章


小经筵是翰林院学士主讲,去御书房里给皇帝念书,大经筵则是内阁大学士主持,参与人数多达好几百,地方也从御书房里挪到了乾清宫的大殿里。
大经筵是个展示学识收获崇拜眼光的舞台,但是同时……它也是个丢脸的地方。
一般的程序是先读原文,然后开始由各位饱学之士讲解,有时候皇帝也会专门点名一二人来讲解,这一期是林如海主持,不用上去讲经了,压力稍小一些。
这种时候,越是抽到简单的经书就越是紧张,毕竟要将被前人们翻来覆去讲过好多次的东西讲出新意来,那非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直就是要了老命了。
于是林如海有点走神,想起自己闺女小时候解释李白是个眼神不好的酒疯子,还有杜甫白居易什么的,都是怎么歪来着?
好在及时拉回思绪了。
这一次经筵主要是皇帝的几个儿子来讲,从大皇子一直到四皇子,五皇子就是康阳,年纪还有点小,就没让他上场。
因为这次是林如海主持,他是站在了皇帝龙椅下方不远处,等到康德上来的时候,皇帝咳嗽了一下。
你女婿出来了,好好听着,朕的儿子学问可好着呢。
林如海自然是仔仔细细听了,声音洪亮,意思解释的也算完整,新意嘛也是有的,总之如果这人不是女婿,这学问就可以打八十分了。这么一看康德的心眼也是有的,表面上跟康阳是一个进度,不过实际上,跟大他八岁的皇三子康云也差不了什么了。
能在宫里这种地方瞒了这么多年,主要瞒的是吴贵妃,当然一半是因为吴贵妃学问不好的原因,另一部分……想想婉玉刚回来那个得意劲儿,林如海觉得他家闺女该不会让人骗了吧。
林如海听着身后皇帝不住的咳咳,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陛下,这等严肃的场面,咱能别再出幺蛾子了吗?
林如海这一回头,跟着皇帝的太监小勇子也看见了,见到有人撑腰,他凑在皇帝耳边道:“陛下可是身体不适?可需要奴才传太医来看看?”
皇帝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两口,稍稍润了润喉咙道:“秋天干燥,再去给朕倒杯茶来。”
等康德讲完,就是翰林院学士的点评了。
不一会,经筵结束,皇帝道:“康德,你去送送林大人。林大人学问好的很,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就多问问。”
康德过来了,林如海看着周围一圈同僚们喜悦中带着恭喜的眼神,还专门很是体贴的给腾开地方,有点恼羞成怒。
“四殿下。”林如海道。
“林大人多礼了。”康德回答,“方才经筵,我见林大人脸上若有所思,不知有何见解,可否跟我分享一二。”
肿么分享?分享李白是个看不清东西的酒疯子么……
“四殿下学问是极好的,只是……”林如海想了想又道:“还是要多读些书,我家小儿今年十一岁,已经读了……”林如海列了长长一个书单。
康德微微一笑,道:“林大人说的是,只是……”
林如海觉得康德脸上的笑容略邪恶。
“我最多算是林大人的半子,学问自然是不及幼弟的。”
半子!幼弟?啊!他这是顺杆子爬调戏我家闺女啊,林如海一甩袖子,道:“已经到了宫门,四殿下请回吧。”
于此同时,慈宁宫里,吴贵妃笑的一脸暧昧,跟太后道:“虽说康德娶妻,什么都有内务府和礼部操办,不过我这当养母的也得尽份心。”说着她拿了两幅头面出来,笑道:“今儿早上我去试了试康德,一说到婉玉他就脸红。这两幅头面,一幅算是我出的,另一幅算是替我那早亡的妹妹出的,她儿子如今也要娶媳妇了,想必她地下有灵,也会保佑康德的。”
太后看了她一眼,笑道:“你有这份心就成,康德你养的极好,他亲娘必是放心的。”
吴贵妃略伤感,叹道:“说起康德的生母,她去的时候陛下还是太子,她的身份也只是个侍妾,现在陛下做了皇帝,康德又要娶妻了,您看是不是给个追封好一些?”
太后心里有点冷,不过脸上却是欣慰的表情,她拉着吴贵妃的手道:“难得你还能想到这个,你放心,康德是我的亲孙子,成亲的时候必定叫他风风光光的。”
吴贵妃这才放心,坐了没一会便告辞了。
翠竹悄无声息的站在太后身边,太后看了看她送来的头面,道:“东西先留着,老五百天还没过,她倒是着急了。”
太后倒没多喜欢已经死了的定王爷,对于定王爷的母妃吴太妃也是恨意居多,不过这个时候是不能落话柄的。
“她能想明白也是好的。”翠竹道:“想明白了就能少犯点错,也省的主子操心了。”
“再看看吧。”太后叹道:“昨天初一,瑞永去容德宫里没有?”
翠竹道:“去了,皇后娘娘身子已经好了,陛下便歇在了娘娘宫里。”
太后嗯了一声,“祖宗家法不可废。”说完她伸出手来,“扶我进去歇歇,这会有点困。”
第070章
元初二年的新年过的一点都不好,因为皇帝的五弟死了。
虽然皇帝跟他没什么感情,而且对这个在他落难时曾落井下石过的兄弟有点怨恨,但是人死灯灭,表面上的礼仪不得不遵守。
这个新年就在守孝里过去了,没有宴席,不能欢庆,城里有爵位的人家连鞭炮都不能放,凄惨的很。
但是亲戚还是要走动的,不过婉玉去年说的那句话还历历在目,年初二去贾府的时候她以生病为由拒了,最终去贾府的只有林如海带着两个孩子。
贾母不太高兴,看着黛玉的眼神也不大好,不过这时候跟林婉玉相比,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其实是两件,迎春过了年就要进宫了,圣旨已下,吉日也选好了,虽然分位低,带不得丫鬟进去,不过没两年生了孩子就能升上去了。
第二件,就是元春有孕了。元春嫁进七皇子府也好几年了,现在终于有了好消息,贾母怎么能不激动。更何况七皇子的正妃自打上回小产,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元春这胎要是生个男孩,那就是七皇子府上目前身份最高的了。
因此贾母对婉玉明显有些不敬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放过去了,“唉……她今年也要进宫了,是该好好收收心了。”
黛玉陪着笑了两声,没多说话。
婉玉没出门,贾家的迎春不也一样没出门。黛玉刚进来的时候还有点疑惑,下意识就问了“迎春姐姐呢?”
贾母是怎么说的,一脸笑容很是得意,“她现在是贵主子啦,轻易见不得人,宫里来的嬷嬷们在教她规矩,就等着进宫了。”
黛玉觉得自己身上不也有个乡君的封号,也没说每次过来都耀武扬威来着,况且贵人又能高贵到哪儿去呢。因为婉玉快要进宫里,管家的事情基本全部交到黛玉手上,她现在对俸禄等等事情敏感的很。
贵人的年例是一百两银子,日用的东西也不少,不过这些东西还要养她名下的四名宫女,宫女虽也有俸禄,宫里也有她们的日用,不过基本上是日常温饱,离好日子还是有些差距的。
黛玉有点走神,贾母看出来了但是没声张。在她眼里,林家现在该是一团乱了,该!谁让她们拒了她给安排的人呢。
婉玉要出嫁,这嫁妆就没人给她整理,虽说嫁妆这种东西都是从小就开始准备的,但是想想贾敏死的那个时间,估计只备下木材了吧,但是往宫里嫁是不用家具的。而且自己给自己备嫁妆……贾母虽都生了三个孩子了,想想都觉得臊的很。
贾母脸上露出个有点高深的笑容,道:“你姐姐……回去让她别太着急。”贾母有点幸灾乐祸,依芸已经送回金陵了,现在婉玉就算求到她头上她也不打算帮忙了。反正丢的不是她贾家的脸面,更何况贾家的姑娘,一个现在是郡王侧妃,肚里还有一个,另一个马上就要入宫当娘娘了,得意着呢。
黛玉没太听明白,但是她心里记着出门时候婉玉的交待:笑就行,听不明白就笑,不好回答也笑,不想理人也笑。黛玉贯彻的很是彻底。
新年一过,皇帝迫切的想来点什么新鲜事儿,而且还得是喜事,把前一年因为守孝积累的不快吹散。
于是正月刚过,皇帝看上的两个人,贾家的迎春还有李家蓉玥就被接近了宫里。
李蓉玥的祖父也就是前任江南总督,他能做到总督的位置上也是当年还是太子的皇帝说了两句话,现在从总督上卸任,年纪也大了,皇帝把他调回京城在户部做了个侍郎,将来嘛,他就要在这个位置上退了。
李大人勉强算是皇帝一派的,不过两个姑娘进宫都是贵人,位分一样,不一样的就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