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建设60年》第42章


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开始对整个教育结构进行改革,重点放在教育质量上,即重建高等教育,建立为考大学做准备的重点中、小学校。因而这一时期,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却出现了明显下降,作为农村学校中流砥柱的民办教师的工资和福利远远低于公办教师,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1984年,国家对农村学校经费筹措与管理下放进行改革,保证“公办教师和当地所录用的老师应该不存在任何区别”。1994年元月实施《教师法》,同时国务院下发文件,列出了具体措施保证地方政府认真执行,无力提供学校和教师薪金的地方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返回给县级统一管理教育经费。教育附加税可以按照“乡镇收集,县级管理”的方式,保证民办教师薪水的资金来源。此后,我国陆续对农村教育的财政体制进行系列改革,如:增加对义务教育的专项财政补助;规范教育费附加,作为特别扶持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国家教师的薪水主要由县级政府来筹集,省和地区政府“尽最大努力”予以帮助。从政策实施效果看,这一时期是我国义务教育大发展时期,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为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农村教育
新世纪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将优先农村教育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连续发出多个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转变农村办学思路与明确农村教育目标。近年来,党和政府逐步改变农村办学思路,将以往单纯强调“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转变到“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上来,实现了农村教育从“功利性”向“教育性”变革。随着农村教育思路的转变和目标的明确,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道路。
改革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党和国家开始着手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001年国家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乡镇政府不再承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责任,而只是承担“办学”责任。在此基础上,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实行“两免一补”。从2006年开始,西部地区各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部地区享受西部政策的3个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生率先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在农村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此外,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增加支出13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3)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为了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求省级政府加大对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我国出现了流动儿童的失学及适龄儿童未能及时入学等新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自2003年起,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规定流入地政府要对进城务工就业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负责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党和政府还高度重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2003年国家专门下发《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拟对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为落实这一规划,农业部、财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培训。
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经过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据统计,仅2000—2007年年底,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两个目标的县(市、区)累计从2541个增加到3022个,已经占到全国总县数的98。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关于到2007年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49%,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1%和97。1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8%,小学、初中的师生比例分别为1∶18。82和1∶16。52。
提高了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很快,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均有显着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加强,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免费高中教育的试点。如广东省提出,在2008年实现免费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5年后普及高中教育。同时,全国还进一步开展成人培训和扫盲教育。据统计,仅2007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52。89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5554。84万人次,成人初等学校在校生为122。11万人,扫除文盲95。78万人。成人培训和扫盲教育中,农村人口是主要受益者。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农村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的比例已达14。2%,比2000年上升2。6个百分点。
培养了大量的农村职业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质和量上有了根本性的飞跃。1998年,农村职业中学共6201所,招生数为129。27万人,在校生为311。88万人。在全国多数地方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办学网络,为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农业类专业和农村急需专业的建设得到加强,农村职业中学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水平的新型劳动者。
·第三节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医疗卫生,建立了涵盖大部分农村人口的卫生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了不断改善。
一、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即致力于农村卫生保健网的建立和完善,到1965年就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县设医院,公社设卫生院,大队(村)设卫生室。但真正大发展,是在1965—1979年,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表了着名的“六·二六”讲话,“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个讲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最高指示全面贯彻,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普遍开花结果,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90%。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医有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指标全面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的健康指标属于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国别组,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每逢国际组织对各国进行排序,按人均GDP,中国的排名虽然不高,但按健康水平,中国的排名则高得多,在世界上赢得广泛的赞誉。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所取得的不凡成就给予极高评价,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马勒博士,曾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荐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经验。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弱化
1979年以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