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日本人》第1章


作者:'日'高桥敷

第1节:没有哪个民族国家是完美的乌托邦(1)
没有哪个民族国家是完美的乌托邦
……为中文版序
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 朱大可
〃丑陋〃是一种令人不快的镜像,也就是人在镜中自照时所获得的负面性感知。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自我反省、批判和改造的能力。它最初仅仅是一种勇气,而后就会生长为一种智慧,并且最终成就为伟大的品格。反思力的存在,或者说,拥有足够的自我批判的力量,是探查民族国家是否真正强大的重要标尺。就精神层面而言,这无疑是最便捷有效的探查。
〃丑陋〃作为自我鉴定的基本术语,起源于一本叫做《丑陋的美国人》的书,它由美国作家W·莱德勒、E·伯迪克所著,书里充满了对美国外交人员的自大傲慢的抨击。据说,美国国务院曾对此加以深入研究,确认它是〃确实刺激思想〃的好书,并要求本国外交人员人手一册,仔细阅读和深刻反省,以期修正民族性的各种弊端。
日本文化人类学家高桥敷受到美国人鼓舞,于1970年推出《丑陋的日本人》,以其在南美洲生活八年的见闻和感受,〃揭露生活在本土的日本人的种种弊端〃,〃那种犀利深刻的剖析,连续不断地撞击与刺痛着读者的心灵〃(会田雄次语)。作者并误以为此举能够引发本国国民的深刻反省,却出乎意外地遭到了激烈围攻。〃你还算个日本人吗?〃〃滚出日本去!〃各种非难和威胁铺天盖地。作者甚至为此数度隐姓埋名,以免遭杀身之祸。
日本民族对自我反思的拒斥,显示了其〃丑陋〃背后的〃丑陋〃。在对待战争罪行和各种历史方面,日本民族都跟德国民族形成了尖锐对比。当德国人为二战罪行向犹太人正式道歉并打造犹太人纪念碑时,一些日本人却在试图抹除南京大屠杀的血迹和记忆。东亚民族的深层自卑和怯懦,在此类事件上已经暴露无遗。
无独有偶,当柏杨在台湾发表《丑陋的中国人》后,同样遭遇了来自台湾民众的狂热攻击,而在当下的中国大陆,基于民族主义的兴盛,一些〃愤青〃对柏杨的态度发生戏剧性的转变,从上世纪80年代的尊重转向轻蔑和谩骂。甚至知识界都开始展开对反思的〃反思〃,指斥其知识欠缺,无非是沽名钓誉的手法而已。虽然尚未达到燃灯鞭尸的程度,但用词之峻切,足以令人心惊。幸亏柏杨先生仙逝,否则,他是否也将面对〃隐姓埋名〃的可悲命运呢?
这是远东文化共同体的〃镜像综合征〃,它的感染范围几乎囊括了中国、日本、韩国等所有东亚国家。它的共同症状,就是恐惧自己在批判性照镜中的形象,并且竭力指责镜子的低劣,进而打碎镜子,消灭所有那些真切的文化镜像。这是19世纪以来后发国家的集体性精神病症,它要以〃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名义,终结一切自我治疗的程序。
第2节:没有哪个民族国家是完美的乌托邦(2)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种广泛流行的职业,叫做造镜师,那些铜匠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被认为拥有某种巫术力量,因为他们所制造的神秘器具,能够奇妙地映射出人的美丽或丑陋,在上古和中古时代,这种魔法是不可思议的,它超越了人的权能。奇怪的是,尽管它可能引发强烈的不快反应,但人还是接纳了这个来自神的礼物。照镜,最终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维系这种照镜事务,另一种与此密切相关的行业盛行起来,那就是磨镜匠,他们专门负责打磨镜子,以维护镜子的基本反射功能。
就更宏观的社会实体而言,没有哪个民族国家是完美的乌托邦。它们的自我完善,同样依赖于〃人文镜子〃的打造和修磨,藉此展开对缺陷性基因的认知和改造。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像高桥敷和柏杨那样,无畏于盲眼民众的攻击,承负起民族国家自我批判的艰难使命,把这种造镜…磨镜…照镜的事业,推向精密完美的状态。
是的,民族国家的自我反思,仅仅用〃丑陋〃来定义是远远不够的。这个语词过于情感化,还只是一种浅表的借喻。它可以成为通俗读物,却不能成为支撑文化人类学的内在核心。民族性解剖需要更深的切入,从肌肤、肌肉、骨骼直逼内脏,不仅如此,它还应当注入更多的分析理性和学术智慧。但超越〃丑陋〃的唯一道路,绝不是打碎镜子以逃避镜像里的自我,而是要在反省和批判中获取自我完善的能力。
我们已经看到,继台湾学者柏杨之后,香港学者孙隆基推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并显示出比《丑陋的中国人》更加完备的学术理性。耐人寻味的是,这两位中国学者共同制造了某种〃边缘镜像效应〃……从大陆的边缘地带,展开了针对〃国民劣根性〃的必要反思。而在大陆的中心地带,反思者竟然杳无踪迹。
毫无疑问,无论高桥敷、柏杨还是W·莱德勒和E·伯迪克,那些建立在〃丑陋性〃上的反思,只是一种粗陋的开端。他们所启动的镜像工程,需要大批优秀接棒人的加入,由此提升造镜和磨镜工艺的水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向这些先驱者致敬,因为正是他们发明的民族国家镜子,第一次向我们说出了简单、残酷而有益的真相。
2008年5月
第3节:不断撞击与刺痛读者心灵的一本书
不断撞击与刺痛读者心灵的一本书京都大学教授 会田雄次在这个世界上,日本是一个〃善〃与〃恶〃两方面都比较突出的特殊国家,同时,日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具有的这种〃特殊〃,他们始终天真地……也可以说,是厚颜无耻地沉湎于〃人类是个统一的整体〃的幻想之中,坚信自己能够在世界上畅行无阻。以前的事情姑且不论,今天的日本,作为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第三位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认为,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就成了日本国家的致命弱点。
于是,来自国内外批评的声浪日益高涨。不过,这些批评意见大都集中在爱、憎、偏见以及观念形态等方面,或者只是捕捉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已。其中,在南美洲那种纯粹的国际环境里生活了八年的作者,以他那敏锐且不受任何局限的目光,通过侨居国外的日本人之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揭露了祖国日本人的种种弊端。那种犀利深刻的剖析,连续不断地撞击与刺痛着读者的心灵。可以说,唯有《丑陋的日本人》,才是谋求新的发展的日本人必须认真阅读并且应该铭刻于心的文章。
1970年11月
第4节:十五年后的来信
十五年后的来信
……新版第二版代序
高桥敷
〃新年好!一别十五年。现在,日本的年轻男人们还是那么喜欢横冲直撞吗?〃
我读着这封寄自地球对面……阿根廷的珍贵来信,禁不住陷入了沉思。这封信出自一位名叫芙萝拉的阿根廷女士之手,她现在已经是两个上学孩子的母亲了,在国内生活得似乎很不错。与她相识,还要追溯到《丑陋的日本人》刚出版的那一年。当时,大阪准备举办万国博览会(1970年),需要招募一批志愿者。芙萝拉,这位迷恋日本的可爱姑娘,是怀抱着到日本找位理想男友的想法应慕而来的。
〃我的梦想第一天就破灭了。现在总算明白了,日本男人原来是世界上最差劲的男人!我得回去,还是在自己的国家找吧〃。
我好不容易劝解住了泣不成声的芙萝拉,请她告诉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芙萝拉的回答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一大清早,就像地震似的,数以万计的人 "嗷……嗷……"地嚎叫着,拥向博览会的会馆。起初,我还以为是发生了暴乱呢,慌忙丢下工作,狼狈地逃了出去。原来,只是因为博览会开门啊。快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奔跑?跑在前面的全是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蛮横地把老人和妇女们冲撞到一边。〃
她说,在她们国家也举行过万国博览会。开门之前,也有好几千人等候在门口。
〃可是,当门打开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奔跑,一如往常那样平静地走着。没有人会不顾体面地横冲直撞,趁机破坏公共秩序。而且,男人是决不会挤到女人前面去的,年轻人也决不会跑到老年人前面。如果有残疾人乘坐轮椅进场的话,其他人就会都随着他的速度往前走。〃
她接着又说道:〃我真害怕日本的男人。要是与他们结了婚,一旦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他们还不把我给抛弃啦!我讨厌那些不能同生死、共患难的人,我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