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妻》第231章


顾绾眼神迷离,开口说道:“我最喜欢的还是太仓,我们在哪里相遇,太仓是个多美的地方啊,我还记得那把油纸伞,还有那首酸诗。想到以前的事情,顾绾不禁眼睛里浮出一层层水雾。
她开口说道:“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和你还有很多时间,所以总是聚少离多,现在想来真是很后悔,如果我们多一些交流,说不定就不会到现在这种地步。”
“这样很好,如是,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一切都很好。”
“谢谢你王偕,能遇到你我真的很幸运。”
顾绾陆陆续续和王偕说了很多的话,但是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王偕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他一时间觉得有些可惜,想要亲自在问问,可是顾绾却无论如何也不肯说了。
无所谓,反正来日方长。
因为王偕的消极怠工,所以朝廷召见王偕回京,而且密旨中点名要把顾绾也带回去。
王偕拖家带口,坐上去往京师的大船。
小家伙兴许是纪事以来第一次坐船,所以非常的兴奋,一直嚷嚷着要去甲板上,王偕和顾绾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小家伙到甲板上。在汝端的印象里,父母双全对于他来说是很难得事情。
所以小家伙今天格外高兴。
甲板上熙熙攘攘,小家伙对着顾绾说道:“娘亲我们去哪里看看。”
三人到了大船的边缘,此时虽然是枯水期,可是水流非常那个的湍急。
通过这条河流,再往前走一段时间,就能到达长江了,不过小家伙显然不知道这些事情。
他海拔太低,所以就央求王偕抱着他,到高处看。
王偕笑着答应了。
或许是因为突然起了风浪,大船突然颠簸了一下。
接下来就是一声尖锐的尖叫。
只看到一名妇人指着船外,大声呼喊道:“有人跳河了。”
王偕赶忙转头,惊恐的发现顾绾并不在身边,他放下汝端疯了一般的去质问那个妇人,谁跳河了?
那个妇人说,是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美貌女子,头上戴着一支碧玉簪。
顾绾今日穿的就是黄色的衣服。
“这位老爷,那位夫人跳下去的时候,连挣扎一下都没有,显然是决定是寻死,你就节哀吧。”
“快去救人啊!”
王偕吼道,汝端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原地,父亲仿佛变了一个人似得,母亲也不再,到底发什么事情了?
“都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人肯定都没了。”
王偕脱了外套准备自己下去,可是却被闻讯赶来的徐文长拦住了,他给了几乎疯癫的王偕一巴掌。
“你让汝端怎么办?”
此时王偕才看到了汝端。
“娘亲去哪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消息
王偕几乎已然不敢面对眼前的一切,他从来没有想过,顾绾在某一天会以这种方式离开他。
“为什么,如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偕楠楠的问道。
徐文长将王偕扶起来,轻声说道:“兰君你振作一点,你此时不是一个人,你还有一个孩子,你这个样子,让汝端如何?”
汝端呆呆的站在原地,哭都哭不出来。
王偕赶忙走到汝端面前,开口说道:“汝端。”
“爹爹,娘亲去哪里了?”
王偕也想要找个问一问,他的如是到底去了哪里。
就在此时秀珠从船舱中走出来,手中拿着一张纸,她带着哭腔对着王偕说道:“老爷,夫人留下来了一封信,你给看看吧。“
王偕结果新一看,顿时接的万念俱灰。
徐文长从王偕手中接过了信,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忍心在看下去了。
此时此刻,绍兴城内。
夏仕缠绵病榻多日,此番看来已然是去日无多了。
夏仕把人都赶了出去,似乎想要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稍微安静一会儿。
小满一直端着一碗药来到门前,敲了敲门,可是却发现敲了好久,门内也没有丝毫动静,就赶忙跑了进去,探了探夏仕的鼻息。
“先生?”
小满惊慌失措的到门外找人,恰好遇到正准备回来禀报事情的凌绝,凌绝赶忙走到屋子里。
看到了已然气绝身亡的夏仕,顿时不知所措。
凌绝跪在地上,有些失魂落魄的说道:“先生就这般去了,这以后的事情又该如何收场?”
王偕一行人行船三月,到隆冬之时,方才到了京师。
然而京师早就在知道消息了,王偕把汝端托付给顾知,便到了宫中,谁也不知道这位和嘉靖说了什么,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王偕确实官复原职,只是朝廷体恤他方才丧妻,便准许他自家修养一段时间,等到明年再来办公。
坊间对那位意外落水的如是夫人,多诸多猜测,可是就算是如何稀奇,这人都已经死了,所以快到年节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淡了。
这顾知期望,汝端这孩子还小,兴许还记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过残忍了。
顾知实在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顾绾会选择用如此激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辛辛苦苦将自己的女儿养大,如今却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大年三十的时候,王偕带着汝端到了京师的府邸中过年,家里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奴仆,不知道为什么王偕觉得今年冬天格外的冷,冷的人心知直打颤。
徐文长孤家寡人一个,自然是留在这里跟父子俩过年。
只是这个年节确实冷冷清清。
年夜饭也摆着四副碗筷,只是王偕旁边的那副碗筷空荡荡的。
此时汝端放下筷子,王偕看着汝端,开口说道:“可是吃饱了?”
“是。”
“寒玉带着汝端下去休息。”随侍在一旁的寒玉把汝端给带走了,服侍小少爷睡觉之后,寒玉从门内出来,恰好看到一个人站在走廊里的秀珠,赶忙开口说道:“秀珠怎么不去吃饭?”
“我吃不下。”
“夫人虽然走了,可是你救过夫人的命,大人是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我知道,寒玉姐姐。”秀珠笑了笑,而后离开了。
秀珠当初觉得不对劲的时候,就应该早早的告诉老爷,说不定这样的话,夫人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她实在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如此坚强的人竟然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秀珠走到院子外面,看着漆黑一片的夜空,嘉靖二十九年的最一天晚上,没有下雪。
秀珠却觉得分外寒冷。
嘉靖三十年。
中原大旱,从年初到现在就一直都没有下雪,立春之后十几日额没有下一滴雨,眼看这就要春耕了,可是这土地却依旧坚硬如铁石,实在是非常麻烦。
开封城内人群熙熙攘攘。
一个女子孤身一人走在路上,手拿着一个包裹。
看着风尘仆仆,倒像是赶了很久很久的路,只见这女子走到一处小食摊钱,从怀中拿出了两个铜板,买了两个包子。
吃像到说不上多文雅,只是和那些街上走到普通人倒是不太一样。
女子不知道为什么,抬起了头,露出一张姣好的面容。
此人正是多日不见的顾绾,此时的顾绾显然比之前要憔悴了好多。
她和凌绝约定在路过那个河段的时候,跳河,凌绝在水下面接应,以此做出假死的模样。
顾绾自然知道这番作为,最为伤心难过的肯定是王偕和汝端,可是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在给王偕带来困扰了。
顾绾找到一家客栈落脚,手中的钱财已经不多了,若是不赶紧找个地方住下来,做点小生意什么的,恐怕最后就会被饿死。
她还遥想者有一天可以和汝端他们团聚。
由于钱财有限,所以顾绾只能找到一家很普通的客栈,暂且现在这个地方睡了一晚上,等到第二日,从客栈出发。
到了一处十分偏僻的胡同里。
顾绾手中拿着一封信,敲了敲门。
从门里出来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婆婆,老婆婆上下看了顾绾一眼,接过顾绾手中的信,把人带了进去。
只见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学堂,有几个年纪很小的孩子正在摇头晃脑的读书。
坐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
老婆婆把信交给了老先生,老先生沉吟片刻之后说道:“先把人带下去休息吧。”
老婆婆带着顾绾走到一件小房子,稍微给顾绾收拾了一下,然后就住下来了。
方才那位老先生,乃是夏仕的忘年交,姜成州。
此人乃是开封有名的老先生。为人正直,倒是个不错的投靠对象。
夏仕为她想的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