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晶晶亮)》第467章


一条羊肠小道,在弯弯曲曲的裸山间通过,印度人占据了隘口的制高点,秦军一方除非能一下子飞到隘口前面,并且当先开道的那几个人还要有以一挡十、挡百的勇猛,才有可能在呼吸困难的地方击败对手。
“陛下,苏莱曼山可不是只有所罗门隘口一处可以通行,我们完全可以选择绕道而行,虽然花费的时间要长一点,但至少可以让印度人觉得,他们守在那里是没有用的,我们随时可以出现在他们的背后,切断他们的补给钱——!”韩信沉吟了一阵,说道。
“绕道?大将军有所不知,除了所罗门隘口之外,其余的小道虽然有,但都不适合大军翻越,况且,其路程也要远了不止一倍?”冯唐听韩信这么一说,疑惑不解的问道。
“哈哈,大将军莫非有了新的设想,不妨说来听听?”李原眼睛一亮,笑对着韩信问道。对于这种有敌堵在隘口的战局,韩信在军事方面的奇思妙想,确实能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陛下,诸位,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明绕他道以麻痹守敌,然后遣一支奇兵,趁夜晚之时潜伏在山坳处,待来日敌困之时,遂起猛攻,一举破隘,如何?”韩信快步的来到参谋们早就摆好的沙盘前,点指着所罗门隘口一带的地形,分析道。
第五百十二章 新大陆的**
前有高山险隘。
印度人又在关口布下了重兵,对于这种高原缺氧地带的关隘攻防城,秦军将校都感到很是头痛。
呼吸不畅。
脚步沉重,再加上高原反应的侵袭,远道而来的秦军将士就象背着重重货物爬山的战马,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更不用说仰攻隘口了,与之相比,印度士兵多以巽伽族的本地部落男丁充任,在适应能力方面比秦军要强得多。
韩信语出惊人。
在从容不迫的笑谈之中,就迅速的整理出了迎敌诱敌的方法,这种临阵的调整,不仅仅是他二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事积累的经验,更有本人在军事上的天赋决定,在这方面,就是李原也一样甘拜下风。
天赋这个东西。
还真是上天赐予的,韩信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兵仙和军神之称,对于这种具体复杂环境下的小规模战斗,他的见解一下子吸引了众将的注意力。
“大将军,诱敌于他途,设伏于山坳,要是守敌死守不出,又如何?”冯唐想了又想,皱着眉头提问道。
“冯校尉,你的问题可以这样解答,守敌要是不出,我们完全可以变假为真,绕路之奇兵遁出于敌后,断敌往来之补给,如此不消数日,敌自溃。”韩信用力的将手中的皮鞭在沙盘上画了一个圈,淡然道。
韩信的这一方略,通俗一点讲,就是在印度人面前玩一次骗局,只有让隘口的守敌相信,秦军方面真的选择从其他的山道转进了,他们才会惊慌起来,而这时候,秦军再以精锐一部突击,争取强夺关隘。
“奇兵于后,苏莱曼山的南面,尽是巽伽人的领地,万一奇兵受阻,又当如何?”冯唐眉头依旧紧锁,追问道。
“哈哈,冯校尉果然会问,这个问题,我来代大将军回答,巽伽将领普西亚米陀刺杀巨车,这使得南方大陆诸国各个心怀忐忑,我们的军队要是打着百乘、车底、安达罗或者达罗毗茶人的旗号出现在印度河流域一带,巽伽人虽然心有疑惑,但不会立即反应过来,趁着这个时间差,我们就完全能够将所罗门隘口的守敌封杀歼灭。”李原接了韩信、冯唐对答的话头,将韩信提出的计划进一步加以补充完整。
计谋。
可分为两种:阴谋和阳谋。
韩信刚才提出的真假诱敌之计,属于战场上的阳谋,而现在,李原的补充则更透着浓浓的阴谋的味道。趁敌内乱重病,假扮其中一族,不仅能够让巽伽人心生疑惑,更重要的是还能加剧印度各部族之间的矛盾,这种政治层面的计谋,是韩信想不出来的,而相反,作为上位者的李原,对于这种权谋伎俩则是驾轻就熟。
李原的补充,让参与军议的众将一个个群情振奋,军议到此,秦军的作战计划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构想,接下来就是确定各方面领军将领的人选。
“陛下,末将不才,愿请一军伏于山坳,为破敌先登。”从震惊中率先反应过来的是对李原知之甚深的杨玉,这个昔日亲兵营的军侯,从李原的面部微小变化中,察觉出了李原对韩信这一计划的倾向性。
“陛下,我东路军进抵苏莱曼山一带已有月余,这里的地形情况,没有谁比我更清楚的了,所以,先登之任务,非我军莫属。”周兴的反应也是不慢,他和杨玉相知最深,在听到对方请战之后,也迅速作出了决断。
“陛下,我乌桓部落虽然失败了一次,但至少隘口的情况,我们最为熟悉,所以,请陛下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听到身边众将一个个请缨,乌桓部落首领、北路秦军先锋丘力金遍是皱纹的脸上一阵犹豫,最后终于也加入到了请战的行列之中。
这一场看似寻常的军议,让第一次参加的丘力金震惊不己,秦军将领关于战场态势分析的讨论,是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在昔日大匈奴单于冒顿的帐下,包括左、右贤王、左右大将、谷蠡王这样的重要部落首领,在冒顿的面前,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要做的,主要就是遵从号令,率领本部落的人马或进攻、或劫掠。
众将争先恐后,誓要争夺领受强攻隘口的任务,而与之相比,那绕道迷惑敌人的苦差使,则被众人丢在了一边,无人认领。
李原脸上的表情,渐渐的严肃起来,连续的胜利,固然能激发起大秦将士的雄心壮志,但骄傲和对军功的过度看重,也在不知不觉中腐化将领的内心,谁都觉得自己是最适合争头功的,谁都不愿意去干苦活累活,这如何了得?
“大将军,你长途远涉,怕是累了,今日军议之事,我们明日再议。”李原想了想,冲着韩信点了点头,吩咐道。
看到李原脸色不豫,众将之中识趣的多少察觉出了几分,遂各自悻悻然的告辞离开,在军议之初多有提问的校尉冯唐脚步停顿了一下,然后低头跟在众人后面走了出去。只有几个个性鲁莽的家伙,还在不知趣的诉说着什么。
是夜。
李原的住处灯火亮了一夜。
秦军众将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之后,李原又遣人再次将韩信请了过来,两人就着亲卒送上的几坛关中美酒,几碟小菜对饮起来。
“恭喜陛下,信看那冯唐,很有几分你当年的样子,假以时日,大秦又得一良将耳?”韩信一坐下,即向李原推荐道。很显然,虽然冯唐在军议上提了好几个问题,但他给韩信的印象相当不错。
“冯唐是不错,不过,其他将领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杨玉、周兴等人,还是受挫折太少了,这些年,也是怪我,多有呵护,误了他们。”李原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若是觉得杨玉他们不成熟,那明日军议,就由我来调度安排,如何?要是杨玉、周兴不服,陛下也好寻机整治一番。”韩信想了想,沉声道。
“攻取巽伽、百乘、摩揭陀等国的计划,既然由大将军提出,具体安排自然也交与大将军,杨玉、周兴要是不服,误了军机,我定严惩不贷。”李原面容一紧,肃然道。
与军事上的胜负相比,李原真正关心的,还是军中将领思想上出现的争功的不良苗头,如何在各级将领间营造一种团结、协作、奋进的氛围,是当前的秦军各部最为关健的,只有这样,未来的秦军才会依旧是一支不可动摇的力量,否则的话,他们终将象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消失了的强军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颗流星。
一夜醉酒。
趁着酒劲,韩信说起了当初在歧山初遇时的情景,从咸阳被楚军大将龙且欺压的他,本来是想要往汉中投奔汉王刘邦,却不想遇上了族兄韩四,就是这一遇,不仅仅改变了韩信个人的命运,也加快了新秦崛起的步伐。
没有韩信,李原亲启的统一之战要艰难许多,这不仅仅是一加一的问题,韩信这个的金子,一旦落到刘邦这样的对手那里,其破坏力是惊人的。没有李原的重用,韩信或许会在军事上继续有发光发亮的地方,但他的潜能也只能挖掘到国内战事时,年迈的刘邦不可能放任这样一个强悍的危险份子活着。
而今,大秦西征欧亚,诸路秦军就象是一股股黑色的巨浪一般,席卷秦人从未到过的地方,作为北路秦军的统帅,韩信的军事才能也在这一次次的征服中展现无疑,或许在他人看来,北路的敌人实在太过弱小,但只有韩信明白,严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