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邪之恶灵猎人》第229章


敢情我们穿越了。但是这红色的防护罩好像围墙一样,将我们与其他人隔离开来。我瞧着九爷的侄子摸着那防护罩却无法靠近我们的样子,顿觉很好笑。
我从小T手中将那双鱼玉佩拿下来,速度放进木匣子中。而那红光也随之消失,四周恢复原状。
我对九爷陪笑道:“不好意思九爷,你知道我这朋友行为古怪,他倒不是真的觊觎你的双鱼玉佩。”
九爷其实也看出了关于小T的端倪,知道他并非凡人,现在见他对双鱼玉佩感兴趣,知道小T跟这玉佩很可能是有渊源的,所以笑了笑,道:“我知道。只是,你们这一遭,倒是让我很好奇,想问问刚才发生了什么?”
我于是一五一十将自己看到的幻象给九爷说过。此时,慕南冰走过来说道:“既然你看到那样的幻象,这说明九爷身上发生的事情是跟双鱼玉佩和秦始皇陵分不开的。如果想要追寻出个所以然,必然要找到秦始皇陵才好。”
九爷皱了皱眉,思量一阵子,才点头道:“我相信你们。双鱼玉佩你们先拿去。用完了再送回来给我。”
九爷的侄子狐疑地看着我,对九爷说道:“这能行吗?”
九爷点头道:“我信得过他们。而且这双鱼玉佩留在我们这里也没什么用处。”
我一听这话,顿觉诧异,心想九爷这货还真大方啊。这一直用来生财的双鱼玉佩就这么给我们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玉佩也着实让他受了不少罪,估计巴不得快点脱手才好。
决定去寻找秦始皇陵之后,我们几个却真的没什么头绪。骊山的话,慕好说他去过,但是只是一片山地而已,看不出什么陵墓的所在。九爷说他的同行也曾去那里查过,无非也是什么都没找到,只看到一片山地而已。
我听了这个,心中有些犯愁。如果是这样,大家去了多半也是无功而返。
我们在九爷家逗留了几天,商量怎么去找秦始皇陵的事。
而这期间,冯小泠和胖子千里迢迢地赶了过来,听说我们去找秦始皇陵,立即表示想援手。
于是,我们这本来是捉妖团队,现在变成了盗墓小组,艾玛。
跟九爷商量了半晌,也寻了骊山的地图来,查看半天,却没找到任何适宜陵墓风水的蛛丝马迹。
“这秦始皇陵既然是冯慕两家高人建造的,那肯定不是凡夫俗子一下子就能找到的。”九爷说道:“既然开门的玉佩是用驱魔龙族的血来引领,那我想你们冯家的人对秦始皇陵一定是有一定感知的。与其我们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你们亲自去骊山一趟,也许别有收获。”
我一听这也有道理,于是打算跟这几个人一起去一趟骊山看看。
决定好之后,我们一行人开始准备行囊。虽然是去盗墓,但是我们也不至于直接准备洛阳铲等夸张的东西。冯小泠带了一整套奇怪的设备,说是盗挖秦始皇陵用。
其实我们这次去盗墓,一半是为了九爷,一半也是为了寻找冯家先祖留在皇陵的秘密,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方。
我一听到这东西就觉得是扯淡,可惜无论是归云邪教还是九爷,都深信这东西的存在。
准备好该有的东西,我们一行几人踏上去骊山的路途。
进入西安临潼区城南,便逐渐接近骊山了。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二十余公里,极其高耸,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此时,骊山的影子在车窗外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里,延绵不绝。
听说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吸引着各代游人。
骊山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风景秀美,古朴典雅。实地一看,果然是不错的地方。
胖子是风水行家,于是我问他,能不能看出适合建造古墓的地方?
胖子啐道:“如果我能看出来,还用带你来吗?”
我苦笑道:“就算带我来,我也未必找得到秦始皇陵。我对判断墓穴,却是一点也不通的。”
此时,我瞥了一眼慕南冰,见他正若有所思的看着窗外的山。
虽然说我们俩心意相通,但是也只是那古人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关键时刻是默契的。但是我却是看不透他的想法。对于一个灵魂不健全的人来说,慕南冰有点过于镇定了。
第六十七章 古墓奇情 下
“在想什么?”我拍了拍慕南冰的肩膀,问道。
“想起骊山的传说。”慕南冰说道:“我好像是来过骊山一样,很熟悉。”
“熟悉?”这两个字从慕南冰嘴里蹦出来之后,我顿时也觉得心中一动。
是啊,我从未到过这骊山。但是此时从车窗望出去,看那骊山树茂林密,松柏四季常青,峰峦起伏自如,好似一匹苍色的骏马,突然对这风景产生了一丝说不出的熟悉之感。
慕南冰抬头看着我,笑道:“看你这表情,想必也觉得这风景很熟悉。”
我叹道:“这倒是很奇怪了。我确定我从来来过骊山。难道这还有前世今生之说?”
慕南冰摇头道:“不是前世今生,而很可能是我们离着秦始皇陵很近了。”
“很近?”我仔细看了看窗外远处的骊山。除了山之外,什么也没发现。
不多会儿,我们下了长途车,司机将我们丢在路边,便从风景区边儿的停车场开走了。
“我说咱们舟车劳顿,今天就开始找啊?”我揉了揉酸软的肩膀,问冯小泠道。
冯小泠从背包中掏出望远镜,对着远处的山岚看了半晌,这才放下望远镜,说道:“休息。一切等明天再说。”
于是,我们几个人在风景区边儿找了一家干净的小旅馆,住了下来。
旅馆的老板是个退休的老工人,看上去很好客热情。吃饭的时候,胖子凑过去跟他聊天。我见胖子竟然用的是西安方言跟他讲话,顿时心中佩服。看来这货没白走南闯北,学会的东西不算少。
我听他们俩说话,差不多听懂了一些。胖子在跟老板问骊山的相关传闻。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骊山这里是一派平川。有一年,突然山崩地陷,天的西北角塌了下来。一时间日月无光,昼夜难分;狼虫虎豹奔走出山林,冰雹江水肆虐田野,人间遭受一场可怕的灾难。
天帝闻知人间有此大祸,因此派神女女娲氏到下界救难。
女娲她骑了一匹青色骏马来到人间,开始驱赶狼虫虎豹,但洪水从塌下的天边流下,很快又淹没了大地。女娲为永绝洪水后患,便采天下五色石头,撑起八卦炉,锻烧石子,开始补天地。八卦炉灿烂的五彩金光照亮了天地,日月星辰也恢复了光彩;滔滔洪水流入了大海,狼虫虎豹回到了山林,人间又是风和日丽。天地补好了只是这神火不得熄灭。
女娲用口去吹,却是越吹越旺,着急用手去捂,一旁的骊马怕伤着主人,一纵身扑到火上。火是熄灭了,但屁股一抬,火焰又重新冒出来。骊马“嘘嘘”叫了两声,身子抖了抖,合上了双眼。从此,这骊马变成了一座山,人们叫它骊山。
女娲氏见心爱的马儿死去,也便留连不忍离去,常常为它梳理鬃毛,疏导血脉。这鬃毛,便是后来骊山满山的松柏,这血脉,便是山间纵横的清泉。她后来还住在了骊山上,今山南有女娲村,北有女娲沟。人们为了纪念女娲补天,每年正月二十这天,要烙上饼子,往天上撂一块,往地下撂一块,说是补天补地哩。
这场灾难过后,天下绝了人迹。女娲感到孤单,便和泥捏泥人,但捏下的泥人不会动弹,也不会说话。一天,她来到骊山下,在一股温泉下顺手抓了一把泥,又仔细地捏起泥人来。捏好放在太阳下晒干,这些小人便动起来,还会同她说话,给她干活。这下女娲便用骊山温泉水和泥,开始了造人工程。人们为了纪念她造人的功劳,便在骊山顶上修了座庙,尊她为骊山老母,让她永世承受人间香火。
骊山下的神火压灭后,但余热尚存,从山下冒出的一股清泉,也是热的,仿佛带着这火的余温。起初,山下村民用石头垒了一汤池,每天劳动结束,来洗个澡,不但解乏美容,而且还可健身防病。洗澡时,天上的星星月亮漾在水里,便美其名曰“星辰汤”。骊山温泉被外界知道,是过了许多年后,秦始皇时候的事。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