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第420章


短短一行字,却记载着天崩般的消息。
五陵关谢余杯死于城墙上,关内兵心大乱,再也支撑不住,被元文昌破关而入。失去了这一关隘屏障,元家大军浩浩荡荡,直扑京城。驻扎在城外的凉州铁骑应敌,却难以抵挡得住,被迫撤回城内。
至此,京城被困,水泄不通。城内百姓惊恐,夜不能寐,哭声四起,不可抑制。
自去年入冬来,几番变故之下,京城的人心便极为恐慌,只是被新帝用残酷的手段生生镇压住了。
然而五陵关破,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夜,京城西门守将张跃军叛变,大开城门,引元家大军入城。
京城破,破得如此简单而轻松。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墙倒众人推,不断有大臣将领叛变,投入元家阵营。众叛亲离的新帝被困于紫禁城内,绝望的他选择了宁为玉碎,自焚于宫殿。
王朝覆亡。
算起来,已经是大半个月前的事情了。信息传递,实在无法及时。而龙气变幻,也有一个逐步波及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变了天。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黄明荣脑海一片空白,猛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新帝死了,王朝灭了,那他这个钦差大人的身份也就失去了意义;又想到留在京城内不知死活的家人,黄明荣真是悲从心来,泪水哗啦啦流下。
破城之祸,刀枪无眼,烧杀掳掠之事更是稀松平常,不知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哭了一阵,黄明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恳求大人放在下出城归乡……”
陈三郎点点头:“只要你准备好了,马上便能走,我会让人给你盘缠和干粮的。”
“多谢大人。”
黄明荣磕了个头,起身就要走,但走出两步后,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把怀里那份金黄的圣旨拿出来,可一下子又不知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递交给陈三郎。
边上的周分曹踏步出来,沉声道:“给我吧。”
黄明荣也不犹豫,把圣旨交过去,然后又施了一礼,转身离去,只恨不得插上双翅,马上飞回家里,看家人有没有出事……
周分曹双手把圣旨递交给陈三郎:“公子,这道圣旨?”
陈三郎接过,呵呵一笑:“无妨,放在手里,或许有用。”
周分曹转念一想,顿时明了:京城虽然沦陷,新帝驾崩,但王朝影响力仍存,在很多人看来,元文昌始终属于谋朝篡位,是乱臣逆子,不得名分。陈三郎手中的圣旨,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只是,王朝就这样崩塌了……”
每想到此,周分曹便不禁感到唏嘘不已。
……
“夏禹,竟就这样亡了……”
一条溪流潺潺而下,水质清澈,清晰可见河床处的鹅卵石。间或之际,还能看见些鱼儿游弋而过。
水边站着数人,正是那天出现在州郡城外,山坡上的一众骑士。
那名领头大哥背负双手,目视流水,悠然叹了一声。
作为大虞皇室后裔,祖辈从战乱中逃亡,东躲西藏,最终幸存性命,可以说是大难不死。在最初数年,这些逃命者复仇之心熊熊如火,但新朝建立,朝气勃勃,毫无逆转的机会;又过几年,新朝稳定发展,如日中天,国力鼎盛,更加没有起事的根基了。
当花开花落,人来人往,传承数代后,许多东西都淡薄了下来。然而大虞皇室的后裔传承始终不断,复国的理念也代代灌输着,越发根深蒂固。于是,这才有了山寨,有了各种各样的势力渗透经营。
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标,便是反夏复虞。
而今,夏禹如愿崩塌,但领头大哥听闻线报后并没有表现出欣喜若狂的态度来,反而有点怅然,因为攻进京城的并不是他,而是别人。可不管如何,目前天下动荡的形势是有利的,大地苍茫,看谁主沉浮?
只可惜,数百年来,为了躲避朝廷缉捕,一直不敢行事,以至于无法建立起什么基业来,山寨本质上就是个江湖势力,人员武功不俗,但数量太少,单靠这么点人,根本成不了气候。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当进入雍州境内,领头大哥霍然发现,这一片大地才是最适合建立基业的地方,还暗暗懊恼,怎地以前没有看到其中的契机,却让陈三郎占了先机。
好在,该来的终是来到,陈三郎辛辛苦苦打下的一切,只能为自己做嫁衣。
那么,是时候开始做事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岳父画像,全民皆兵
接连数天,风平浪静,安然无事。只是这般平静,更让人心生疑虑,难以安心。仿佛看不见的暗流,却最具威胁。
许念娘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转,他功力深厚,每日都进服珍贵药材调养,康复的速度不慢。
这一日,他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在房中铺展开来,执笔挥毫,不是写字,而是作画。
陈三郎倒没见过这一幕,便是许珺,都面露惊讶之色,显然不曾见过父亲作画。
许念娘是读过书的,撇开某些因素,他甚至可称为“名门之后”,不过成王败寇,变成了前朝余孽而已。
在这一点上,其与寻常江湖人截然不同。然而平时少于展露,旁人便都不知晓。
许念娘这一手丹青功夫赫然不弱,笔尖之下,线条柔和,着墨精致,寥寥数笔,便有生动形象生成。
他画的不是山水风景,而是人物。
当第一幅成,陈三郎双眸一亮,立刻领会到岳父的用意。但这时候不宜出声干扰,就静静观望。
许念娘稍作休息,很快又画第二幅。
丹青和写字其实一样,想要获得好的作品,都颇有讲究,对于体力精神的消耗也不少。所以在画第四幅的时候,身体尚在恢复期间的许念娘额头已然见汗。
许珺心疼父亲,不禁开口道:“爹,要不休息一下,喝口水?”
许念娘摇摇头:“没事,继续,怕是意兴断了,便画不出来了。”
说着,稍稍一定神,就又提笔起来。
一幅接着一幅,一个个人物形象灵活灵现地出现在纸上。
陈三郎细心观看,发现岳父的画法独辟蹊径,和主流大不相同。不能说自成一家,但极具个人特色,用笔粗犷,简单,却刻画有神。
整整半个时辰,许念娘才放下笔墨,一共画出十三幅肖像,画上,还标注上了不同的名字。
“这些,都是山寨骨干人物的模样。”
闻言,陈三郎心中大喜。
山寨人物进入雍州境内,所图不小,他们都是江湖上有数的高手,身手了得,武力非凡,颇难对付。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么一群人并非那些武林莽夫,而是有计谋有智慧的团体,加上面目陌生,照面不识,很可能被对方乔装入城都不知道。
这一点,是陈三郎最为忌惮的。虽然早有军令布置下去,州郡城门严防,又加大了人员巡逻的力度。但正所谓“千日防贼”,安能无漏?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好了,许念娘亲自执笔,画出了对方的容貌,如此一来,在缉捕追踪之时便能派上大用场。
这些肖像画,还能印刷出来,一张变成几十张,张贴在城门处,大街小巷处,满城可见,悬以重金,调动起全城百姓,那样的话,对方便无从遁形了。
想到此处,陈三郎很是高兴。事不宜迟,立刻告辞离开,到外面去找周分曹。
周分曹一听,也是欢欣不已,赶紧落实下去,取了一个“汪洋大盗”的罪名,把诸多画像公布开来,贴上街头。很快,便有民众围拢上前,议论纷纷。
对于凶恶的盗寇,民众自无好感,更何况又有重金奖励,当即留了心眼,看能否撞见这些盗寇,从而禀告州衙,立功领赏。
画像大摞大摞地印出来,不但州郡城内,城外附近一片的村镇都贴上了。
简直便是全民皆兵!
大网撒开,效果喜人。第三天便有城东小镇的民众来报告,说曾经看见过画像上的两人:“秦武”和“苏扬”。
当其时,这两人来到小镇上购买了些食物用品,又东问西问了些事情。
雍州战乱,人口流窜,十分平常,因而当时镇上的人也没在意,现在见了悬赏公文,才知道对方竟是汪洋大盗,马上来报官。
随后,陆陆续续,又有民众来报,说曾遇见过山寨人员。
州衙内,公房中,书案上,一张地图展开,地图上有红点标示——都是山寨人员曾经出没过的地点。
乍看,这些地点散乱,东南西北都有,足见对方谨慎,并未在一地久留。但如此一来,便显得没有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