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71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决战沙俄(四)
俄国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明白,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是不利,而俄国国内此时已经没有能够赶来支援的军队了,他们必须要依靠自己。
于是,二十万俄*队结成阵势,开始主动向中华军进攻,他们一个个眼中冒着凶光,低声嘶吼着,狂怒般的冲向中华军。
张聪这个时候仿佛已经看见了最终的结果了,因此他显得一点也不着急,俄国人想要进攻,那怎么能如他们的意,困兽犹斗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搞不好还会伤及猎人,所以张聪很明智的给中华军下令撤退,俄国人冲过来,中华军就撤走了。
当俄国人兴高采烈,以为自己将敌人赶跑的时候,中华军又围了上来,俄国人刚刚准备再度启程撤退,这下子又不敢轻举妄动了,沙皇大为恼怒,在此命令部下发动进攻,而中华军则将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出来,俄国人骑兵偏少,根本就追不上中华的骑兵,因此拿他们毫无办法,这就像是一头北极熊被一支矫健的猎鹰戏耍一般,任他有再强的战斗力,也丝毫的发挥不出来,最后只能被猎鹰活活的耗死。
沙皇哪能不明白对方的险恶用心,只是眼下他没有别的选择,冒险撤退势必会遭到对方的骚扰甚至是围攻,而驻守原地则只能是等死,想了很久之后,他决定率军突围,用十几万步兵作为诱饵,自己亲率三万骑兵部队撤回国内,待在大军之中无异于等死,而等他回到国内重整旗鼓之后,势必还会率军杀回来,为这些阵亡的将士报仇!
俄国人这边再度发动了进攻,中华军如法炮制,依旧是避战后撤,而沙皇这个时候则趁此良机。迅速的带领着自己的骑兵部队向西撤退,张聪意识到了部队,沙皇这是要逃跑,于是他立刻下令乌力罕的五万骑兵迅速的出击,追击沙皇的军队,至于剩下的十几万俄国陆军,那就要好办的多了。
1668年。中俄两国在西伯利亚靠近叶尼塞河一带的平原上发生了大规模的交战,这场战争耗时很短。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不过它却彻底的改变了双方的实力天平,沙皇亲率的四十万大军被中华军歼灭殆尽,自己仅仅只带着不到五千名骑兵逃回了莫斯科,而中华军这边尽管也付出了接近八万人损失的代价,却成功的将俄国人的势力赶出了亚洲,中华军甚至兵临莫斯科的城下,做出一副想要进攻莫斯的举动。
这一举动将沙皇吓得不行,他急急忙忙的请欧洲诸国援助他抗敌。欧洲几个国家也对历史上蒙古人打到欧洲感到记忆犹新,因此这个时候也担心中华军会成为另外一个蒙古大军,所以他们很快就做出决定,由五个国家组成了一支人数超过三十万大军的队伍,急急忙忙的向东驰援,最终是抵达了前线和中华军对峙起来。
这个时候由于中华军的战线拉得过长,近万里的补给线也让中华军的武器弹药很难运到。不然的话张聪早就率军拿下这座几乎毫无防守的城市了,不过他却始终按兵不动,并没有对沙皇的最后的一点军队发动致命打击,而是静静的等候着欧洲援军的到来。
此时中华帝国的威名早已传遍欧洲,从一年前中华军强大的海军击败荷兰海军,并且到访欧洲诸国之后。欧洲人就已经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叫做中华帝国,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因此欧洲国家都对中华帝国留下了印象,而这个时候随着沙俄的兵败,这个曾经还是在遥远东方的强大帝国的军队,一不小心就打到了欧洲的家门口来了。这使得他们的心里更加震惊了。
沙俄虽然是被欧洲边缘化的国家,被欧陆大陆的诸多国家所看不起,所鄙夷,认为他们是蛮夷之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军队势力在欧洲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就算是这样的一个军事强国,在中华军的打击面前,居然毫无抵挡之力,不仅丢失了他们之前吞并的诸多土地,而且还被中国人打到了首都城下,可见对方的军事实力该是有多么的强大。
欧洲联军对中华帝国的认识这个时候又加深了一层,那就是这个国家不仅海军实力强大,而且他们还有实力同样十分强大的陆军,而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谁也不想彻底的和他们闹僵。
因此,虽然欧洲联军的人数比中华军多,这个时候武器弹药也要更加充足,士兵们虽说是连日赶路,但是明显也比连连征战的中华军的状态要好得多,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要向中华军发动主动进攻的想法。
双方开始对峙起来,中华军这边自然是能够接受这样的局面,于是张聪便派人去和对方谈判,联军只是来援助俄国人的,所以他们也不便出面,欧洲这边的谈判还是由俄国人自己出面,双方经过两天的谈判之后,最后达成了几项协议:
1、俄国人将不能在踏足亚洲的地界,包括远东、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大片土地都是属于中华帝国的领土,俄国人不得再次,染指,否则的话中华军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惩罚俄国人的冒险举动。
2、俄国人将向中华帝国支付三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以补偿沙俄在这之前对中华帝国民众和军队带来的损失,此次作战的军费另算。
3、中华帝国不会向欧洲进军,除非是接到欧洲人民的邀请,此条件仅限于陆军,海军除外。
4、俄*队在于中华帝国接壤的国境线一带五十公里范围之内,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两万人,国境线以内两百公里的范围内的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五万人。
5、中华帝国的商人、民众有权在俄国境内经商,从俄国境内过境前往欧洲或者在经商的过程之中,俄国政府不得加以阻挠。
由于中华军的强势,而沙皇手中的军队人数实在是太少,所以沙俄也不敢再做过多的抗争,所以这些条件对于他们都有很大的不利。
欧洲联军本来就不是想着要和中华军打仗的,这个时候见到他们双方达成了和解,自己这边不用和中华军打仗,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虽然这《莫斯科条约》对俄国人实在是太不利了,但是这也不管他们的事情,损害的是俄国人的利益,不与他们相关,再说了,谁叫俄国人这么喜欢对外扩张,短短一两百年的时间,就从欧洲达到了亚洲,都快呀打到北美洲去了,这也实在是太过分了一点,这样的扩张速度自然是遭到了欧洲很多国家的眼红,这个时候见到俄国人被打的落花流水,吃进去的东西又都吐了出来,他们也是瞧得心里很舒爽。
第四百二十九章对日作战
而在修理完俄国之后,中华军也从莫斯科城下撤军了,当然不是全部撤军,在新的国境线一带,中华军留下了五万人的军队驻守。。。
俄国人经此一战之后,元气大伤,加上国内还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拉辛起义军,所以他们内部反而分争不断,在失去了自己的主力部队之后,沙皇对于整个国家的控制力大副下降,而起义军则乘机占领了很多的地盘,这导致双方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最后爆发了持久的战争,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北欧这一代的纷争一直不断,挪威、瑞典、芬兰这几个民族纷纷独立出去,而拉辛的部队则辗转迁移,最终占据了如今的乌克兰地区,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东欧的布尔共和国,而沙皇俄国则四分五裂,国家面积缩小到不足五十万平凡公里,彻底的被欧洲边缘化了。
而在解决完了沙俄之后,中华军也没有空下了,九月,十万中华军兵临朝鲜,一句荡平了清朝的最后一支部队——费扬古的三万大军,费扬古虽然竭力抗争,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乱军所杀,三万清军死伤大半,余者都向中华军投降了,而朝鲜半岛则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朝鲜半岛是日本进攻中国大陆的最佳跳板,而同理,一旦占领了朝鲜,从这里跨过日本海,前往进攻日本的话也是十分的方便的。
此时的日本实力下降了不少,在三年前,由于他们出兵朝鲜,帮助李氏朝鲜抗击清军,而最终被清军击溃,日军远征军损失惨重,虽然这些部队之中大部分都是各个大名的军队,但是损失的毕竟是日本的军事实力,因此幕府这边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而且由于前线作战的损失过重,使得很多大名对于德川幕府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这个时候整个日本都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大有一触即发的意味。
而就在这时候,中华军选择对日本动手,也可谓是十分的有利。能够尽量避开历史上蒙古人遭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