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笔墨,就在车壁上画起了草样。
“嘭嘭嘭!”有人在外轻敲车窗。
掀开窗户一看,是随军的马谡。
马谡手里拿了两封信,一封落款为“孟”;另一封是个“黄”字,那是舜英笔迹。诸葛亮将信一道接过,先拆开了孟达来信。信囊中“扑通”掉出了块玉玦。“大事成了。”诸葛亮笑道,信里果然是“蒙君不弃,愿效犬马;必当相机举事,助丞相成功”一行字。“玦”与“决”同音,是说孟达下了决心。舜英的信则长些,她说运粮车差不多鼓捣好了,只载重还不够;说看过了你的八阵图,风云鸟兽之类名字很好听,不过生、死二门就未必管用;又说她迷上了冶炼,要拜蒲元为师;最后舜英写道:
“我从没见过你这样愚钝的夫君,连侧室有孕也看不出来。想要我好好照顾灵儿与将出生的孩子么?回一封道歉书罢。”
诸葛亮怔了怔,眨眨眼睛,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惊动了马谡,他推窗问:“丞相?”
诸葛亮笑得像个孩子,边笑边说:“又要做爹喽……呵呵。”
他真写了封道歉书回去,还依照惯例,将舜英嗔怪他之“愚钝”二字抄了五十遍。他希望回信多多少少能给灵儿带去一些安慰,想到那个柔弱、纤细的女人正在不辞辛苦地孕育他诸葛亮的骨血时,他便又感激、又快活,似乎还有点……负疚。
“舜英能照看好她。”他想。
十二月,诸葛亮在石马收到了系着红丝带的家书。他抬头看看送信的张裔,玉人唇上挂着笑意,这令他知道灵儿母子均安,不禁松了口气。“坐、坐!”诸葛亮招呼说,“不料君嗣亲自来了。”
“夫人请丞相为公子起个名字。”张裔笑道。
“公子?”诸葛亮赶紧拆开丝带。
“正是哟。”
张裔回答时,诸葛亮已看到舜英在信里说:
“灵儿诞下一子,很是像你。有了这个孩子,我真欢喜。”
信里附了块丝帕,是要当爹的将孩子姓名写下。诸葛亮眉开目笑地捏了笔:他四十七岁了,有了第二个亲生孩子,一个健康、英俊的儿子。起个什么名呢?哪个字能承载起一家三口,乃至更多人的期望、祝福以及等待……笔锋软软地碰到丝帕时,马谡快步奔入:
“上庸孟达急信!”
诸葛亮没回话,只顾端端正正写好一个“瞻”字。
“《诗》云:瞻彼日月,悠悠我思。”他把丝帕递给张裔,“瞻吧,诸葛瞻。”一面顺手接过孟达的信。拆开一看,诸葛亮面容的喜悦一刹那地冻住了,眉目里凝着重重沉郁,活像即将坠落的天幕。
“怎么?”张裔问。
诸葛亮把信丢给他,切齿叹道:“子度(孟达之字)轻敌,必为司马懿所擒。”
司马懿,这是诸葛亮第一次提到他。
第94节:他说自己不配做丞相(4)
这个人将成为诸葛亮最后的、也最严酷的对手。
马谡、张裔比肩读了孟达的信:
“宛城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懿猜到我心思,多次来信安抚,我不敢耽搁,近日就要行动。天子在洛阳,距宛八百里,宛城距上庸一千二百里!司马懿知我举事,定当表奏天子,等天子下令。一来一去,少说得一个月。到时我已坚固了城池、整顿了兵将,正好以逸待劳。何况上庸险要,司马必不敢亲征,换了别人来,我更不必担忧!丞相静候佳音便是。”
2
很快诸葛亮等到了接踵而来的坏消息。在收到孟达求救函时,他就猜到局面正像射出去的箭,再不能挽回。“我起事才八日,司马懿就已兵临城下,何其神速!”——这是孟达的最后一封信,十六天后司马懿攻破上庸,擒杀了他。正月凛冽,血气弥漫在冰雪里;司马懿将孟达头颅悬挂于上庸城内,小雪落到他盔甲上,他手把佩剑忽然想:孔明……在做什么呢?想像一发不可收拾,之后整整七年,猜测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虑,成为司马懿最常做的事,那是他的工作、任务,也是他之兴趣、爱好。
上天升腾起一颗星,又在天空另一头,缀了另一颗星争辉,这才使智慧上演得淋漓尽致,令坚毅更加荡气回肠。
司马懿惋惜于今次无法与诸葛亮直接对垒时,诸葛亮正坐在遥远的汉中,默默望着一树冰雪“坼坼”摔落。他偎在窗边,裹紧了蓝色外袍,一手放在膝上,另一手轻扣窗台。身旁马谡、向朗正在等待他的军令。
“是时候了。”诸葛亮忽然笑道,“传消息出去,就说赵云、邓芝将率五万人出斜谷、取郿城,我要看看曹睿会派多少人来阻拦。”
“是。”向朗应道。
“再拨一万人给子龙。”他又说。
“不是疑兵吗?怎么还……?”
“假戏真做!”马谡推推向朗,“巨达(向朗之字)兄只管传令。”
被马谡一提点,向朗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急步走出。马谡将目光重新转回诸葛亮,发现诸葛亮也正含笑望着他。马谡、马谡……近来,诸葛亮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常与他整夜整夜促膝交谈。红烛一寸寸烧短、蜡泪一层层交叠,天空一分分黑了又一分分亮,诸葛亮坐到腰背酸疼,却从不打断马谡的高谈阔论。他是个有才华、有激情的青年,是国家所需要的。虽然还失之浮躁、轻率,对功名的渴望,也太过强烈——不过,年轻人么……谁不指望名标青史、一步登天?诸葛亮宽容地想。他将一盅热茶递给马谡,笑着说:“再等等吧。不过,等到几时呢?”
“三月三日是吉期。”马谡敏捷地说。
“什么吉期?”诸葛亮故意问。
“出征之日!”
诸葛亮微笑了:“好,那就三月三。”
赵云、邓芝之疑兵使曹魏看错了方向,年轻的魏国皇帝曹睿下令大将军曹真领兵十万,堵在斜谷口。三月到了,曹真踌躇满志,望着平原上连绵不绝的铁马,心道:即便赵子龙——那个“一身是胆”的虎将来了,也讨不到便宜去!甚至……或许能活捉赵云哪!想到这,血气“嗡”地一下直冲头顶,令曹真浑身发热。他连吞了好几口凉水后,见一名小校快步奔上!
“将军!大将军……”
“赵云来啦?”
“不、不是……”
“咳,丧气!”曹真蒲扇的大手几乎把小校推了个筋斗。
“是……诸、诸……”小校结结巴巴说,“葛……亮啊!”
“他?!在哪里?”
——若能俘虏诸葛孔明,那那……不等曹真多发发美梦,就听小校回答:
“诸葛亮兵出祁山!”
祁山在斜谷之西,两地相隔崇山峻岭、千里之遥。
《三国志》记载:“诸葛丞相军容齐整,赏罚有度、号令严明,旌旗所指,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立即叛离曹魏、响应诸葛亮!一时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从洛阳移驾至长安镇守,命大将张郃率军抵御蜀汉。”
他蒙蔽了十万曹军,使曹真困守斜谷、一筹莫展。
他大军一到,就受降三郡,白羽扇挥开一座座城门。
他使敌国皇帝惊慌失措,离开了久居的皇宫;使司马懿在上庸击节长叹,也使天水一个青年人倒戈来降:这是个刚满二十七岁的青年,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他少小死了爹,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喜爱兵书战法,也爱读《左传》、《春秋》。写得一笔好字,舞得一手好枪!二十岁时,被召辟为天水功曹,正赶上羌、狄叛乱,他随军出征。战场上,正规将军们死得死、伤得伤,只这个功曹——所谓文官,竟抽出九尺落花枪,生生杀出一条血路,非但全身而退,更三进三出救出了主将。战后,太守马遵提拔他做了中郎,参本郡军事。之后七年,马遵一再允诺会重用他,可直至今日,青年仍只是个小吏。然而,他之名号,在凉州、天水一带却极响亮,喊出去,就像刺了一枪,能带动呼呼风响,激起雪银的光。
第95节:他说自己不配做丞相(5)
诸葛亮来了。
青年归降了诸葛亮。
枪在入帐前,交给了一旁侍卫。
手无寸铁的他看上去活像个书生。二十七……多好的年纪!诸葛亮望着他,心里忽然一动,想到自己四十七岁了,紧跟着便想到二十年前,四十七岁的刘备——先主,曾在同样一个春日拜访了二十七岁的自己,那日春光像情人温存的眼波,春风是她甜蜜的呼吸。从此龙云际会,摇撼天下!今日一切,莫不是要重演吗?诸葛亮笑叹着,他简直从青年身上看到了往日隆中的白衣少年。可惜……人只能往前走,那些叫人留恋的,全回不来了。
是个可造之才哇,诸葛亮想。
“姜维吗?”他问。
“正是,姜维姜伯约。”?
小说推荐
- 诸葛亮传
- 作者:李元悌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
- 最新章:第18章
- 诸葛亮日记
- 作者:迟双明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前几天出了一趟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消谴消谴。跟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开车到北边的水库钓钓鱼、划划船,又到西边山上的庙里抽了一签。那个仙风道骨的庙长说我这一签非同小可,有贵人来访、卧龙飞天之兆,硬跟我要二千文铜钱。啊呸,简直是敲诈,我丢给他50文了事。1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 最新章:第31章
- 诸葛亮大传
- 作者:朱大渭第1节:引言(1)引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马连良的传统京
- 最新章:第45章
-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 最新章:第28章
- 我哥是诸葛亮
- /b7257-第一章 风流死法20xx年九月,某省会城市中心体育场击剑馆内,座无虚席。场上响着解说员激动的声音“各位观众,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击剑比赛佩剑项目的决赛,就要开始了。参加决赛的分别是,来自xx体育学院的周宇,和来自xx化工大学的诸葛均”解说员停顿一下,让听众们消化一下收到
- 最新章:第228章
- 丑女要嫁诸葛亮
- -丑女要嫁诸葛亮第一章 人为食亡周末,又是美好的周末,方悦莹高兴的在床上蹬蹬被子,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五月的天空湛蓝宜人。她满意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又闭上了眼。几秒钟后猛然跃起,快手快脚穿好了上衣。转头间不经意看到床头的书,她随意拿过来,翻看起来。再看窗外,已然阳光明媚到了烂漫的地步,方悦莹看了
- 最新章:第107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作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作者:朱子彦 内容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正文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历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为国人所喜爱。历年来,无论是通俗性
- 最新章:第4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作者:王溢嘉*古典今看第一部分“历史的孔明”确实是个难得的贤相,这个“英雄,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个“体制内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义者,而他的“坚持法统”与“汉贼不两立”立场,正是他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总结。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性,决定了他的格局和命运-自序古典世界里的散兵游勇 我的闯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可以
- 最新章:第39章
-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 作者:东方智第一课 志向远大有理想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在自己的儿子诸葛方刚满10岁的时候就开始告诫他“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还用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教育儿子。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曾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8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
- 最新章: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