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戏唐》第646章


俊?br />
“嘭!”
心脏被刺透之下,彭荃的剑招不由自主地便是一慢,没等他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陈子明的长马槊已然砸到,只听一声闷响过后,彭荃的脑袋已被砸了个正着,红的白的四下乱溅,整个脑瓜生生被砸得个粉碎。
“咻……”
彭荃既死,剩余的黑衣蒙面人显然都慌了手脚,只听一声唿哨响过,所有还活着的黑衣蒙面人全都齐齐拼死逼退陈府侍卫们的阻截,亡命逃进了林子中。
“是你?”
陈子明并未去理会那些黑衣蒙面人的逃离,提枪在手,凝神望向了不远处屹立着的一名道装老者,借助着篝火的亮光,只一看,便已认出了来人,赫然是前太史令李淳风,不禁为之讶然不已,没旁的,陈子明与李淳风并不熟稔,尽管同朝为官多年,可彼此间却并无来往,也谈不上有甚交情可言,而今,其居然会突兀地出现在此处,还一身的道装,这等情形当真是要多诡异便有多诡异了的。
“无量天尊,贫道见过陈大人。”
李淳风并未多言解释,仅仅只是面带微笑地打了个稽首。
“李大人援手之恩,本官永不敢或忘。”
不管李淳风为何会出现在此地,自己的性命终归是其所救,道谢的话语,自是少不得要先说上一句的。
“陈大人客气了,贫道已归隐林下,如今只是一闲散之人,偶然一卦,得知陈大人有难,自不敢袖手。”
李淳风再次打了个稽首,笑着解释了一句道。
“哦?”
陈子明素来不信神佛,对算卦相面一说,也从来不去关注,对李淳风所言自是不甚相信,再一想到彭荃等人居然能掌握到自己的行踪,陈子明心中的警惕自不免便更浓了几分,没旁的,此番他奉旨归京,一路皆在急赶之中,除了各处官府驿站之外,少有人能知其之行程安排,而今,彭荃等人居然能提前在井陉道中拦截,个中要说没有蹊跷,那才是怪事了的。
“陈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淳风自是能看得出陈子明心中的戒备之意,只不过他显然并未在意,也不曾再多言解释,仅仅只是笑着提议道。
“铁炫,着兄弟们打扫战场,不留活口!”
尽管疑惑于李淳风的来意,可毕竟有着救命之恩在先,陈子明也自不好拒绝其之邀请,略一沉吟,冲着铁炫交待了一句之后,便即陪着李淳风走到了一旁。
“陈大人功高盖世,乃我大唐开朝以来未有之名将、名相,古之圣贤怕都难及,贫道一向是佩服得很,今日此来,唯有一言相告,不知当讲不当讲。”
待得走到了一旁,李淳风也没等陈子明发问,便即一稽首,面色凝重地开了口。
“道长欲言之事,陈某已自心中有数,自当会有绸缪。”
尽管李淳风不曾将话说明,可以陈子明之智商,又怎会不知他要说的是甚来着,左右不过是功高震主罢了,对此,陈子明心里头早跟明镜似地清楚着,原也无须李淳风专程来提点上一回的。
“陈大人果然高明,贫道也就不敷多言了,此处有一物,或许能帮得上陈大人。”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淳风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也没再纠缠先前的话题,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个小袋子,递到了陈子明的面前。
“这是……”
袋子不大,也就是寻常的小布袋而已,内里装着的明显是个小匣子,陈子明虽是接过了袋子,却并未当场打开细看,而是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贫道去后,大人再看不迟,无量天尊!”
李淳风并未出言解释,笑着交待了一句之后,身形只一闪,人已有若翩然大鸟般飞纵而起,几个起落间,便已闪进了缓坡旁的密林之中,再也不见了踪影。
“呵。”
陈子明压根儿就没想到李淳风说走就走得没了影,无奈之余,也只能是苦笑了一声,抖手打开了小布袋,从内里取出了个小匣子以及一张不大的小纸片,就着篝火的亮光只一看,脸色当即便古怪了起来……
第631章 病来如山倒
陈子明在井陉遇刺的消息一经传出,天下为之哗然一片,帝震怒,连下数道旨意,将井陉关、苇泽关守将一撸到底,又叱责御史台办事不利,免去柳如涛御史中丞之职,将其打发去了柳州任司马,诏令山西巡抚杨万泰即刻调集五千守备营将士沿途护送陈子明归京,并着皇长子李仁率百官于郊外五里处迎候陈子明之归来。
“微臣叩见陛下。”
百官郊迎自然是难得之荣耀,然则陈子明却并未太过在意,仅仅只略略与李仁以及众官员们寒暄了一番,便即直奔皇城去了,到了地儿,方才递了请见牌不多久,就得了准见之口谕,待得赶到了御书房,这才刚从屏风处转将出来,就见一身明黄朝服的李恪正自笑容满面地端坐在龙案后头,陈子明自不敢稍有耽搁,赶忙紧走数步,抢到了近前,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爱卿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见得陈子明已到,李恪当即便激动得坐不住了,猛然起了身,一个大步便迈出了龙案,哈腰伸手便要去搀扶上一把。
“谢陛下隆恩。”
身为人臣,陈子明自是不敢真让李恪伸手来扶,赶忙恭谨地谢了恩,紧着便站了起来,却并未站直,而是躬身而立,作出了副恭听训示之模样。
“子明瘦了,也黑了啊,此番能平高、百二寇,皆子明之功也,朕闻此喜讯,三日不成眠矣,好,好啊,先皇之仇已报,朕高兴啊。”
这一见陈子明如此之恭谦,丝毫没半点居功自傲的表现,李恪心中自是受用得很,也自感慨得很,说话间,眼角当即便见了泪光。
“陛下过誉了,此番战事能得顺遂,上有赖陛下洪福齐天,下有三军将士用命,微臣不过只是居中调停而已,实不敢当得陛下谬赞若此。”
饶是李恪已是动容若此,可陈子明却依旧是一如既往的恭谦,毫无半点的自矜之色。
“子明不必如此自谦,卿之功,朕一向是清楚的,也断不会亏待了爱卿,唔,朕前几日听闻有贼人半道行刺爱卿,朕当真怒极,好在卿没事,若不然,朕都不知该如何自处了,哼,那帮乱臣贼子,朕断不轻饶,放心,朕已着令大理寺、刑部满天下缉拿余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务必要给爱卿一个交代。”
李恪夸奖了陈子明几句之后,便即将话题转到了井陉刺杀案一事上,信誓旦旦地要为陈子明讨还个公道。
“陛下鸿恩浩荡,微臣感激不尽。”
彭荃既死,余者皆不足为虑,彻查不彻查的,陈子明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当然了,对于李恪的表态,不管心中作何感想,那都是须得紧着谢恩上一番的。
“嗯,爱卿此番平壤一战打得精彩绝伦,朕光只看奏本,便觉心旷神怡,惜乎未能身临其境,憾甚,憾甚啊,卿若是不累,且就与朕详细说说可好?”
李恪显然不愿就井陉刺杀案多言啰唣,并未再继续这么个话题,转而问起了平壤一战的具体经过,明显有着转移重心之嫌。
“微臣遵旨,永隆六年二月……”
皇上要听故事,身为臣下,自是须得紧着分说上一番,哪怕再累,那也容不得陈子明有所推脱,然则陈子明也就只开了个头,人突然一晃,一大口血狂喷而出,魁梧的身形只一摇,便往后倒了去。
“啊……,快,快来人,扶起子明,快,快传太医!”
李恪正自打叠起精神要听故事呢,冷不丁见得陈子明喷血倒下,顿时便慌了手脚,忙不迭地跳了起来,惶急不已地狂嚷个不休,偌大的御书房里顿时便乱成了一团……
“馨妹放心,子明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唉,都怨朕,忘了子明一路辛苦,没能早让子明去休息,都是朕的错,唉……”
陈子明这么一倒下,大半个长安城可就都被惊动了,汝南公主更是第一时间赶到了皇宫,在两仪殿的一间偏殿外候着,双目早已哭得个红肿不堪,面对着自家妹子的咽泣,李恪实在是惭愧得不行,也就只剩下不停地自责的份儿了。
“刘医正,我家夫君如何了?”
值此家中的顶梁柱要倒下之际,汝南公主哪有心思去理会李恪在说些甚,一边哭着,一边紧盯着偏殿的屏风处,待得见太医院医正刘坤远从屏风处行了出来,汝南公主第一个便抢上了前去,焦急无已地便发问了一句道。
“回长公主殿下的话,陈大人积劳成疾,须受不得累,恐得修养上一段时日,若不然……”
见得汝南公主有问,刘坤远自是不敢稍有怠慢,赶忙将陈子明的病情简单地道了出来。
“啊……”
一听刘坤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