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行》第192章


代表,给他们立功的机会,也是平衡军队内部力量对比。
随着皇帝刘朗一声令下,大汉的战争机器又迅速开动起来。后军都督吴阶陛辞后,立即赶到了西南前线,按照都督府军令,调集了三十万大军,整训待时出击。
大汉在边境地区厉兵秣马,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这个消息迅速传回吐蕃,吐蕃诸部反应也很迅速,立即从河套地区撤回了军队。但这已经迟了,大汉天威岂容侵犯!任何侵犯大汉的行为,都要用血来清洗!
第二百二章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大汉开泰三年五月,皇帝陛下昭告天下,吐蕃诸部背信弃义,悍然侵入大汉,侵占城池,杀我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汉将发兵征讨吐蕃诸部。
五月底,西南行军总管吴阶,统帅三十万整训成熟的军队,兵分三路,分别从云南、川陕、甘肃攻入吐蕃境内。一时间,炮声如雷,枪弹如雨,战马啸嘶,西南烽火再次燃起。
吴阶不愧为大汉智勇双全的统帅,治军有方,三十万大军推进速度很快。不到月余时间,被吐蕃侵占的原本归属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的州县相继光复,捷报频传。
但是,大军推进到青藏高原之后,汉军处境就越发艰难了。并不是吐蕃诸部联军战力增加了,而是汉军自身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高原反应。汉军官兵大多来自南方,很难适应高原气候,虽然大军出动前有过一段时间适应性训练,但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已经进入夏季,青藏高原的酷热,更加重了高原反应。
很多士兵因此病倒,汉军的战力直线下降,吴阶当机立断,立即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就地转入防御,并飞报临安请朝廷定夺。汉军的情况,虽然吐蕃联军有所觉察,但之前汉军恐怖的战斗值,已经把他们吓怕了,他们也不敢冒然突袭汉营。因而,汉军和吐蕃联军,正式进入了相持阶段。
就在进入青藏高原的汉军遭遇难关的时候,临安的大汉皇帝刘朗也遇到一件非常闹心的事。
这天早朝,群臣山呼万岁后,御案旁站班当值的太监,象往常一样,大喊:“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臣黄信有本!”当值太监话音一落,御史黄信立即出列,躬身奏道。
“黄爱卿何事?尽管奏来!”刘朗朗声说道。
“微臣弹劾信阳王刘崇,草菅人命,欺男霸女,贪赃枉法!”黄信跪伏在地,双手高举奏折,沉声喊道。
又是刘崇!刘朗一向对这个四弟印象不佳,前段时间也隐隐听说了不少有关他的恶劣传闻,想不到他劣性不改,如此胆大妄为!刘朗压住心头的一股怒火,平静地说道:“把奏折传上来!”
当值太监把黄信的奏折转呈给刘朗,他接过仔细翻阅。奏折条理清楚,证据充分,刘崇犯罪事实不容抵赖。
刘朗看着奏折上的内容,心头却不断翻滚,此案不仅关乎皇家体面,也必将成为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关注的焦点,若是处理不好,皇家威望必然受到损害。他放下奏折,扫了一眼大殿内的群臣,群臣各种反应尽收眼底,随即,对黄信道:“黄爱卿,忠心体国,朕非常欣慰!朕命你协助大理寺、刑部彻查此案,一旦查实,决不宽恕!”
“皇上圣明!微臣遵命!”黄信三拜领命归列。
朝会结束,刘朗来到富宁殿,又把黄信的奏折翻阅一边,再也藏不住怒火,一拍御案,喊道:“来人,传锦衣卫都指挥使黄药师!”
不一会儿,锦衣卫都指挥使黄药师匆匆赶到富宁殿,拜伏在地,“微臣拜见陛下!”
刘朗盯着黄药师看了片刻,把案上奏折摔到他的跟前,“你仔细看看这份奏折!”
黄药师捡起奏折略一翻阅,急忙说道:“陛,陛下”
“是否属实?”
“回陛下,奏折上面所言都属实!”
“既然你已经知道,为何不禀报?”
“微,微臣”
“说!不要吞吞吐吐的,你当年行走江湖的果敢气势哪里去了?”
“启奏陛下,信阳王刘崇的不法事,微臣确实有所觉察,并且派人调查过,一切如奏折所言。微臣只是,只是顾虑到我大汉初立,若这时暴露出皇室宗亲的不法事,必然损害皇家威信。”
“你也知道皇家威信?皇家威信是什么?是靠掩盖皇室宗亲的罪行能赢来的?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恶劣行径都是遮掩不住的!你们的不作为,导致刘崇的毫无顾忌,越陷越深,终至不可收拾!遮掩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皇家威信损害更大!皇家的威信,是公平公正的处理国事,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老百姓心中的正义!老百姓心头都有一杆称呀!”
“微臣受教了!”
“药师呀,你太让朕失望了!朕之所以排除众议,破格提拔你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不是因为你是朕的师侄,而是看重你性格果断刚毅,与满朝王公大臣没有利益纠葛,便于锦衣卫履行使命。锦衣卫的职责就是纠察文武官员、天下百姓,是悬在犯罪分子头上的一把利剑!可是你干了什么?自作聪明!”
“微臣有负圣恩,请陛下降罪!”
“革去锦衣卫都指挥使,降为代理都指挥使,罚奉半年!药师,知错就要改,好好打理锦衣卫,不要再让朕失望了!”
“微臣多谢陛下宽容,微臣谨记陛下教诲,今后一定牢记使命,决不怠慢!”
“好!传朕旨意,立即把信阳王刘崇以及王府属官关进锦衣卫诏狱,查封王府所有产业,信阳王的家眷以及下人限制在王府待查!药师,此案给朕严查,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宽贷!”
“微臣遵旨!”
信阳王刘崇作为大汉郡王,皇室宗亲,被身穿鱼龙服、腰挂流云刀的锦衣卫,破府而入,抓进了诏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迅速在临安引起轩然大波,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在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刘崇虽然不受皇帝待见,但毕竟是皇室宗亲,地位显耀,此等事件关于皇家尊严,最后会如何处理,已经不是案件本身决定的了,而要看皇上的决心。
刘崇平时胡作非为,早已不是什么秘闻,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联合调查下,案情迅速被查得一清二楚,其他涉案人员也被关进了刑部大牢。此案牵涉甚广,卷宗装了满满两大箱子,都被送进了皇宫。
此案爆发后,皇室宗亲顿时分作两派意见,有人主张尊重国法,依法严惩;有人认为毕竟是皇室宗亲,从皇室尊严考虑,应从轻发落。国法家规,不外乎人情,这些日子,为刘崇求情的大有人在。有些人见不到刘朗,就从后宫后妃们着手,轮番游说。
“陛下,不知您对四弟如何处置?”这天,刘朗回到后宫,皇后徐慧一边帮他宽衣,一边询问。
“慧儿,你一直非常贤德,从不干涉朝政,今天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臣妾岂敢过问朝政?只是四弟之事,也是家事呀!这些天几位婶婶弟媳们,纷纷进宫求情,特别是二婶,每次都哭哭啼啼,臣妾也是没法子了。”
“唉,慧儿,你是不清楚那个混账都干了什么,简直罪大恶极呀!自作孽不可活,这次谁也救不了他!”
“陛下”
“不要说了,朕非常痛心呀!我大汉才立国几年?满朝文武都没有腐败,皇室子弟却先堕落了,这是大汉朝的耻辱,刘家列祖列宗的耻辱!这是个沉痛的教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必须果断处置,否则大汉威仪何在?”
第二天,刘朗带着刘崇案的卷宗,亲自赶到宗人府,召集皇室宗亲座谈。
“这两大箱子都是刘崇的罪证,你们好好看看!”
旁边伺候的太监,连忙把箱子抬到诸位王爷中间,众人纷纷上前翻阅。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铁证如山,众人看后都阴沉着脸,不发一言。
贤王刘谦颤抖着双手,捧着卷宗,拜伏在地,“罪臣教子无方,让皇室蒙羞,让列祖列宗蒙羞,请陛下责罚!”
“唉,这是刘崇个人所为,与二叔无关,二叔快请起身歇息!”
“罪臣多谢陛下宽恕!子不教父之过,罪臣已经无颜再任宗人府宗正,请陛下罢免罪臣!”
“二叔担任宗正以来,劳心劳力,为宗亲做了很多事,大家有目共睹,不必言辞了。朕知道,此事对二叔打击很大,你回府休息一段时间,宗人府的事务暂由三叔代理吧。”
“罪臣遵旨!”
“此次事件一切按国法处置,不必再言了,诸位都是皇室宗亲,一定要引以为戒!皇室宗亲一言一行都代表了皇家的威仪,尤其要谨慎,象这种令皇室蒙羞,令列祖列宗蒙羞的事,决不可再犯!”
“我等谨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