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第118章


形成剔犀的一个雏形。这个雏形的专业术语叫〃锥毗〃。锥,就是纳鞋底子用的锥子。今天基本看不见纳鞋底子的事儿了,年轻人一定没见过,我小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妇女坐在门口纳鞋底子。剔犀从实物上看,从宋到清,纹样变化不大,都是一个如意云头的形状。过去北京老古玩界称之为〃云雕〃,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古玩界说有一个云雕盘子,意思就是有一个剔犀的盘子。日本管它叫〃屈轮〃,也是从形象上来的。剔犀的如意云头纹样属于简约的审美,这种朴素单纯的审美到了清代以后越来越不流行。
【证据的力量】
剔犀已知的最早实例,原来都认为是南宋时期的。比如南宋的一件剔犀镜盒,装镜子的外盒。南宋的镜子开始有柄。但后来在张家港的宋墓中出土了一个银里剔犀的碗。墓主人是北宋大观元年下葬的,有明确的记载。那么,这座墓一下子就把剔犀的实物年代由南宋提到北宋。
我看到这个碗的时候惊呆了。我原来在收藏中碰见过很多类似的碗,但所有人都说这是明代的,有很多,也不大值钱。我买过若干个,后来也匀给过朋友们去玩。我记得有一次买过两个类似的小碗,50元钱一个,买了以后玩了一段时间,就送给朋友了,没有把它当回事。可当看到这个碗的时候,我突然恍然大悟,没准我那些碗也是北宋的呢!文物的诞生和消失,很多时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就算活一百年,也就是一个点。站在这个点上,前后都看不大清楚。这类剔犀的碗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们不知道,可能误认为是明朝的。明朝距我们也三四百年了,很远,但没有想到这是宋朝的。
其实,漆器在生活中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大于瓷器,为什么呢?第一,漆器耐碰撞,稍微有个磕碰也不至于粉身碎骨。宋朝的瓷器在生活中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太低了,上千年的时间有一次失手它就破了。第二,漆器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对漆器的感情,今人跟古人不一样。今天的人对漆器的感情非常低,甚至察觉不到自己跟漆有什么感情。今天生活中跟漆关系最大的就是刷墙,过去家具上刷着钢琴漆,贼亮。这些都是我们对漆的一个简单的认知。但古人不是,漆器的光洁度、纹饰会给古人以强烈的感受,所以古人对漆器有非常深厚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也是如此。今天去日本,很多日本人愿意使用漆器来招待客人,我们都很少这样做了。
通过张家港宋墓中出土的这个剔犀碗,我们可以看到证据说话的力量。用北宋的一个碗对比我们手中雷同的碗,如果细节与之相符,说明很可能也是那个时期的,这就是文物标型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剔红】
动刀的漆器中另一个品种就是剔红,包括黑、绿、黄等其他颜色。剔红和剔犀从工艺角度上讲相同,剔犀是一层一层变色,剔红就是单一红色,刷一道红漆,等半干状态时再刷一道,刷过几十道漆以后就形成非常厚的漆膜。当它呈现出牛皮糖的状态时,工匠就开始趁着不沾刀的时候剔出纹样。
制作剔红的最佳时间很难掌握,等它干透了就剔不动了。漆干透以后非常脆。我们都有这个经验:一旦家具上起漆皮以后,你拿指甲盖一碰,噼呖啪啦就爆了。如果在过黏的状态下剔,沾刀,漆是非常黏的物质。所以必须在既不沾刀又不脆的时候迅速把纹样剔成,给工匠留出的时间不够充裕。
目前发现最早的剔红实物是在日本,而非中国。日本收藏有宋代的剔红,纹样非常浅。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宋代的剔红出土,甘肃出土的一个元代平头案是中国能够证明最早的剔红。
那么,由于元代出现张成、杨茂等著名的剔漆工匠,导致这个行业迅猛发展。《古董琐记》记载:〃元时攻漆器者,有张成、杨茂二家擅名。〃元代的时候这两个人就非常有名了。
甘肃出土的元代剔红平头案,全身都剔出花卉纹样,跟明代晚期、清代早期的案子结构一模一样。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又埋藏在地下,它出土的时候比较松散,有的腿部局部腐烂,变得比较短,但大体模样跟后来的明式平头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各个时期的剔红。以实物而论,早期的剔红,也就是宋元时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浅;元末明初的风格是纹样加深;到了明清以后,剔得就比较深了。从工艺角度上讲,纹饰逐渐加深就是加深制作难度,提高质量要求。要知道,一个产品最早期的雏形往往都是比较简陋的。比如早期的汽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一百年前的那种老爷车,甚至跟三轮车差不多,人坐在上面是露天的。但一百年的发展使汽车变得极为复杂,变出很多分类。今天的汽车已经变成非常复杂的一个机械装置,具有多种功能。那么,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工艺品也具备这些逐渐进化的特征。所以早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薄,后来越变越厚。变厚就增加了工艺难度,增加了成本,卖得就非常贵。
迄今为止,古代漆器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价是多少呢?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中有一个牡丹纹的剔红盒子,卖了1287万元人民币,这是目前的一个纪录。一个漆盒子卖到这个价钱,今人想起来都觉得很神奇。古人留下这么一个盒子,居然值两座别墅。到了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中有一个云龙纹的剔红盒子,也卖了1194万元人民币。这两件剔红的漆器都是明朝永乐时期的。我在讲《陶瓷篇》青花瓷时讲过,永乐一直到宣德时期,明朝跨越了建国初期的困境,国力开始增强,此时的工艺品也表明国家的国力。从小看大,从微观看宏观,就是这个道理。永乐的剔红盒子得到现在国际市场确认的一个价格,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呈现出一个多么强盛的状态。
【打磨秘诀】
从明代到清代,剔红的风格有所演变。明代的剔红刀法圆润,图案均衡,注意磨工。第一拨工匠把纹样全部剔好以后,搁在那儿晾干,等彻底干透以后,第二拨工匠要冲上去打磨。打磨非常费工费时,而且是非常难的一门技术。你可能不服,打磨有什么难的啊,拿张砂纸磨一磨就完了呗!问题是古代没有砂纸,古人拿什么打磨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一种最简单的打磨方式。当时有一种草叫锉草,这种草现在也生长,但我们不使用了。锉草有点儿像细芦苇,一沾水马上就变得很扎,你拿手摸的时候很刺手。工匠就手拿锉草,在剔红表面。过去打磨的方向跟今天不一样,今天一般是拿着砂纸横向来回摩擦,但古代是纵向摩擦,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今天面临工具的改变,思维的改变,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去做的,所以达不到古人的要求。我们拿砂纸磨东西,磨得很简单,差不多就得了。但古人用锉草磨东西可以磨到根部,而且要求一定要磨到所有的根部。这一点,砂纸是做不到的,必须是锉草。
到了清代,就不像明代那么注重磨工。不但不重视,有时还认为雕刻过的东西不经打磨,会显得另有一番风韵。打磨过的东西是有折光的,看起来非常温润;不经打磨的东西就不折光,看起来图案会更清晰,各有各的好处。所以,清代以后的很多漆器就不大过度地去打磨了。
【一字断代】
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在上海买过一堂紫檀框的剔红屏风。买这个屏风的时候,所有人都看不准它的年代,有朋友跟我说:〃这屏风弄不好是新工艺品。〃为什么大家不看好呢?因为那个屏风的品相非常好,紫檀框,主题图案是剔红山水,非常精细,带有诗文。但我仔细看过以后,觉得这东西一定是乾隆当年的,它上面有证据,而我们却忽视了。
对中国文字有所了解的人一定知道文字的使用年段,今天使用的字是简化字,但大家不要认为简化字只有今天使,有的简化字在历史上早就出现并使用了。除了简化字,历史上还有很多繁体字、异体字等等。同样一个字,有可能在这个时期是以繁体字出现,在那个时期是以异体字出现。有可能是长时间使用,也有可能仅在极短暂的时间里使用。
我买的剔红屏风上面有这样一副对联:
道德神仙增荣益寿
福禄驩喜长乐永康
这里面有一个〃驩〃字,这个字不常用,《康熙字典》上能查到,就是〃欢〃字的异体字。这个〃驩〃字,就让我知道了屏风的准确年代。为什么呢?因为建国以后的所有工艺品上都不再写这个字。从50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