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教皇》第556章


在这一天,甲组六支球队同时登场,在竞技场内四块场地中的三块上两两开始比赛。
栾奕旗下的帝国皇家蹴鞠队便在其中,他们的对手是长安柳园坊蹴鞠队。说起这柳园坊,在帝国也算有些名气,其经营范围主要是帮木工坊加工雕刻家具上的花纹和替纺织厂完成刺绣环节,说起来算是当下代工类商家的代表。由于他们店里设计出来的花样既新颖又美观,加之雕刻记住、刺绣技术超群,帝国司州内很多家具、绸缎厂家都找他们来代工。
栾家商会也不例外。
据甄宓讲,这柳园坊的东家还是个女的,算是个奇女子。她白手起家,从个体刺绣开始,借着圣元年间优越的政策,吃苦耐来,步步为营,一点点发展壮大起来的。甄宓佩服她的能力,和她交往甚密,经常会照顾她的生意。
这事儿,栾奕还是最近听甄宓说的,所以对这个柳园坊印象颇深。事实证明,柳园坊的东家确实是个杰出的女企业家,这一点从她旗下这支蹴鞠队的名目便可窥知一二。当别的乡绅富贾将蹴鞠队的名目起做“霹雳火”、“必胜”之流时,她却直接将自家产业的名目“柳园坊”挂在了蹴鞠队的头上。如此一来,既向观众阐明了蹴鞠队的归属,还成功植入一则硬广告,让前来观赛的人们永远记住“柳园坊”这个品牌。
这一聪明的举动,让栾奕顿时对这位女老板生出几分欣赏之情。当然,这种欣赏是纯粹的对才华的欣赏,并不含任何男女之间的情谊。栾奕向来敬佩有能力的人,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他更佩服有能力的女人。
柳园坊的这位女东家可谓其中代表,是圣元年间女商人的杰出人物。为了将她以榜样的身份展现给大众,坐在竞技场贵宾席上的栾奕告诉身边的甄宓,他会让《圣光报》给柳园坊的女东家写了篇专访,并无偿给她发一个季度的广告。他还向甄宓承诺,无论柳园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不违反教规、法律和道德操守,他一定尽力帮扶

说完这席话,栾奕又将目光移向赛场,关注起自己亲卫们的表现。
那位女东家虽说将柳园坊办得有声有色,但论起她旗下的这支蹴鞠队无就难以恭维了。或者更准确的说,她压根没希望这支蹴鞠队能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纯粹就是为了让蹴鞠队亮个相,替她的产业做活广告。
队里五名上场队员有三人一看就是不常玩蹴鞠的菜鸟,剩下两个人倒是有些水准,却又因配合不够默契屡屡出现失误。
与之相对的,帝国皇家蹴鞠队在队长典满带领下踢得有声有色,相互间的配合行云流水一般。特别是那个典满,他生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颇有乃父之风,加之在万众瞩目下表现蹴鞠技艺的兴奋之情,一上场跟头发了情的恐龙似的谁都拦不住。
刚刚开球,典满便独自一人带球冲入对方半场,连挤带撞将对方四名球员顶翻在地,一名后卫爬起身来还想阻拦典满,典满外脚位轻轻触球,藤球从他胯下缓缓穿过。典满骤然提速,绕开后卫再次持球,竟玩了个精彩的胯下过人。
过去这个后卫,就只剩对面的门将了。门将眼见典满右腿高抬,还道是他要抬腿怒射,连忙倒地扑球,在重心偏移的一刹那才发现他是虚晃一枪。
只见典满抬起的右腿猛然收缩,迅速突进,竟将藤球带进了窝。
从开球到进球,典满足足过了六个人,精彩、刺激的进球登时引来满场观众一片呼声。
就这样,上半场两刻钟(相当于四十分钟)时间就给柳园坊蹴鞠队灌了个八比零。
栾奕见比赛没了悬念,便没再继续留下来观赏。拍拍屁股回朝处理公务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帝国竞技场每礼拜有两天举办蹴鞠比赛,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场,每场各有三支参赛队伍,在三块场地上比拼切磋。每场比赛帝国竞技场内都有上万人前来观看,在有趣的蹴鞠竞技带动下神圣华夏帝国立刻掀起一场蹴鞠热潮,到处都是戏耍蹴鞠的少年。
经过两个半月激烈角逐,十六个小组排名第一的队伍相继出炉,成为首届帝国杯蹴鞠大赛的十六强,更为紧张刺激的淘汰赛拉开了序幕

相比于最初的单循环赛,看过一段时间蹴鞠比赛的观众们不但欣赏水平大为提高,还有了各自支持的队伍。
比赛时,蹴鞠迷抬着大鼓,举着彩帆为中意的蹴鞠队摇旗呐喊,那副架势堪比后世足球场上的球迷,景况十分热闹。
与之相应的,冲出小组赛杀入淘汰赛的各支球队,不但引来海量粉丝,争得了人们的关注,更为他们的东家赢得了面子。一时间,他们走在街上时常碰到作揖打招呼的陌生人,俨然成了帝国司州尽人皆知的名人,他们顿觉颇有面子,走起路来都跟过去不一样了。
那些循环赛中惨遭淘汰球队的东家,看到跨入十六强门槛能博得如此多的荣誉,在捶胸顿足大为惋惜的同时,暗下决心再给蹴鞠队多投些钱财,待下届比赛争取有所突破,取得个更好的成绩。那些本年度没有参赛的,则决定即刻成立自己的蹴鞠队,到下届比赛时成为赛场上的一份子。
至于那些杀进十六强的队伍……则想方设法试图将荣誉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八强中的一份子。
各队东家不但给蹴鞠队员加了薪,改善了他们的伙食,还专门设立了巨额赢球、进球、助攻、场次优秀球员等奖金。待遇之好,就差把他们搬上神坛当神仙供养了。
这些帝国的富贵阶层不怕花钱,他们有的是钱。只要球队能赢球,让他们赚足面子,他们花多少钱都愿意。
于是自十六强开始,蹴鞠大赛便成了有钱人的砸钱游戏。
对于这种情形,栾奕非但没有制止还在过程中推波助澜,一掷千金对旗下两支球队开出了高额悬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知道,只有富人阶层多消费,贫困人群少支出,一个国家的资金流才能循环流动起来,经济体系才能达到平衡,社会才能稳定。与之相对的,如果富人各个吝啬,将钱财储蓄起来却不花,而穷人则需要为日常生活支付日常收益的绝大部分,社会乱象必然会应运而生,届时社会资产被富人垄断,穷人活不下去就只能铤而走险去劫掠富人。
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农民起义都是这样造成的。
!!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506蹴鞠大赛(一))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507蹴鞠大赛 2
十六强之后便是八强,作为夺冠呼声最高的球队之一。帝国皇家蹴鞠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功成为八强之中的一份子。
与之同在其列的还有栾家商会蹴鞠队、天门蹴鞠队、荣耀蹴鞠队、旃香蹴鞠队,它们都属于商人募养的职业球队。
与商家球队相应的,八强里还有两支身份与帝国皇家蹴鞠队相仿,隶属于帝**队的蹴鞠团体。它们便是由关索、张苞为首的洛阳卫戎蹴鞠队,以及年仅十五岁的姜维率领的帝国演武堂蹴鞠队。
一看名目便知,这两支球队分别隶属于洛阳卫戎部队和帝国的军师大学堂。
说起姜维,栾奕自前世便对身为诸葛亮徒弟的他颇为欣赏,早就寻思着将昔日三国类电脑游戏中这位唯一的武力、智力都超过一百的文武全才收入旗下。可怎奈时日一久,加之他公务繁忙,就把寻找姜维的事给忘在脑后了。
后来还是人家姜维通过自己的才学在凉州学业大考中一鸣惊人,以州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帝国演武堂,栾奕在查阅各所帝国大学新生名单时这才看到姜维的名字,想起还有这么号人物。随即立刻加以重视,将这一人才推到年过七旬准备告老还乡的卢植怀里。亲自登门告诉他姜维是个不可难得的人才,恳求卢植收他为弟子,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作为与卢植相识三十多年的忘年交,帝国的君主,栾奕总共求过卢植三次。第一次是在下象棋时求卢植让他赢一回,卢植让了车和马,结果栾奕仍然输了;第二次是卢植辞去太尉职务准备告老还乡时,栾奕恳求他继续发挥余热,到帝**事大学堂担任祭酒,也就是校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