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第69章


单将军,这一次不会失手了吧。
单雄信领兵而去,他已经为徐世勣放过李世民一次,现在,他将为王世充击杀李世民。
王世充待他不错,据演义所说,王世充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他。舍得了妹子,还套不住英雄?宋金刚是怎么为刘武周卖命的?
单妹夫,看你的啦!
出战之后,单雄信直接奔向了李世民,并很快逼近了对方。
枪已经举起,他再一次将决定战役的机会握在了手中。
此时,徐世勣并不在战场,不再需要顾及对方的面子。
此时,他熟识的秦叔宝、程咬金们都不在。
此时,他已经靠近李世民,李世民的四羽大箭也无法发挥威力。
只需一枪,决定天下。
枪刺出时,单雄信的眼里只有李世民,枪刺出时,他已经感觉到枪头的喜悦,但马上,一种压迫感横陈而来(借用一下武侠的写法)。
一声大喝如惊雷般炸响,单雄信只是迟疑了一刻,一把马槊就横刺而来,直接将他扫落在地。
半路杀出来的不是程咬金,也不是秦叔宝,而是另一大门神尉迟敬德。
就在今天早上,这位刚救了李世民一命的尉迟敬德还在大牢里关着。其原因说起来有点复杂,一开始是一个叫寻相的军将逃跑了,而这位寻相跟尉迟敬德都曾是刘武周的部属,还一起搭过班子,也是一同降的唐。可最近,不知道寻相兄哪根筋不对,好好的唐朝政府不愿意待,竟然从军营中逃走了。
寻相跑路之后,大家一看,尉迟敬德还没跑呢,现在不跑不等于将来不跑,况且尉迟敬德跟寻相这么熟,寻相跑了,他能不知道?于是,尉迟敬德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就被关到了牢里。
干这事的是屈突通跟殷开山,这两位保持高度警惕心的同志在山西战场怕是吃过尉迟敬德不少的亏,不排除公报私仇的可能性。
将尉迟敬德关起来后,这俩老哥们兴冲冲地跑去告诉李世民:“尉迟敬德这个人太厉害了,现在既然已经关起来了,他的心里肯定有怨气,留着他只怕有后患,干脆杀了!”
说完,两位充满期待地等着李世民的答复,只要李世民一点头,就准备立刻送尉迟敬德上西天。
李世民望着兴致颇高的两位,反问了一个问题:
“尉迟敬德如果反叛,怎么会笨得等寻相逃了还留在营里?”
屈突通跟殷开山听到了一个明确的答复,马上释放尉迟敬德。在悻悻然离开之后,两位又收到了一个让他们吃惊的命令:
“将尉迟敬德带到我的卧内来。”(看来卧室里除了收服老婆之外,主要功能是收服心腹。)
尉迟敬德从牢里出来了,又进入李世民的卧室,至于两人在卧室里干了什么,屈突通跟殷开山一时半会儿是无法知道的。只知道尉迟敬德从卧内出来时,腰里鼓鼓,腰板很直,脚步开阔而自信。
据史书记载,卧室内,李世民跟尉迟敬德进行了一段对话。
李世民先掏出了一包金子:
“我们大丈夫讲究意气相投,不要介怀这一点误会,我也不会相信那些谗言而害了忠良。我相信你也会明白这一点。如果你要走,这些金子就算给你的路费,以表我们共事的情谊。”
这段对话不像是王爷跟军将的对话,倒像极了宋江跟武松的对话,由此我们终于可以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豪杰愿意追随在李世民的身后。
尉迟敬德选择了留下,从卧室里出来之后,这位大汉成为了李世民最忠诚的部下。
在演义里,尉迟敬德也在单雄信手下救过李世民,不过,那时外号黑大个的尉迟敬德正在河里搓澡,这个情节安排是合理的,刚从牢里放出来,又被叫到卧室里谈人生谈理想,是应该洗一洗,但在史书里,李世民登上邙山时,尉迟敬德应该就紧紧追随在对方的身后。
在为天下人守门前,他将守卫李世民的安全。
尉迟敬德的杀出,再一次让王世充的美梦落空。单雄信落马坠地,幸亏他手脚麻利,借势逃走了。
尉迟敬德护卫着李世民脱离包围圈子,重整旗鼓,卷土而来,大败王世充。
这是单雄信对李世民的第二枪,也是最后一枪。他将再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的反击即将来到。
破胆之战
时间来到第二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二月,洛阳西。
李世民将大军推进到王世充的眼皮底下,为了迎接对方,王世充亲自出城,与李世民隔着谷水对望。
平心而论,两位都是胜利者,他们都是经历了血战,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才站到了这里,区别是,王世充已经到达他的极限。
皇帝已经当了,还求什么呢,能维持这样的生活就足够了。
于是,王世充向对岸喊话,表示现在隋朝已经完蛋了,大家和平共处,唐帝管关中,我帝河南,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我王世充也从来没有西侵过,怎么唐帝举兵而来?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
显然,王世充想回到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这是一个不怎么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纵观中国历史,《三国演义》一句话已经解释至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大分裂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一统天下的时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身处最后黑暗的枭雄唯一可以争取的就是成为大统一时代的唯一胜者。
这是一场必须决出胜负的竞赛,这场残酷的竞赛只给最后的胜者发放金牌,第二名跟第三名得到的不是银牌,也不是铜牌,而是棺材。
李世民笑了,他不明白凭这样的觉悟,王世充是怎么掌控住洛阳的。他也不是第一天参与这个游戏,应该知道这个游戏里没有平局,只有胜利者跟失败者,胜利者拥有一切,失败者一无所有。
李世民断然拒绝了王世充递出的橄榄枝,告诉对方,此次奉诏取东都,上面不让讲和,你要谈,就跟我爹谈去。
这就是打太极了。
王世充,别天真了,求情是没有用的,正如你一路走来,求情、妥协何曾起过作用,在乱世里,只有实力才能决定生存。
觉醒的王世充终于抛弃掉了幻想,并对李世民的拒绝迅速做出了回应。
十三日,洛阳,早晨。城门大开,从里面杀出两万兵马来,因为跟唐军打了大半年,兵力损耗严重,这两万兵马也算王世充倾城而出了。
此时,李世民正在洛阳城西的青城宫扎营,因为初来乍到,还处在修安置房的阶段,营房的壁垒还没有完工。
两万兵马冲到谷水,摆出了渡水袭击的阵势。
唐营开始骚动。史书记载,诸将皆惧。
这是王世充的机会,但王世充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他并没有下令马上攻击,而就在岸边鼓噪。
王大爷啊,这可不是漓江对歌,喊是喊不死对方的。
让王世充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胆怯,此时的战场用一句歇后语表示应该是恰当的:麦秆打狼——两头害怕。
两方对峙在江水边,直到有一股狼烟升起。
就在王世充的两万大军在谷水边叫阵时,对岸的邙山上,一支骑兵登上了山头。
李世民望着对面的郑军。
对方既然来了,为什么又不攻击呢?
观察一阵后,李世民终于洞察到了王世充的内心。
这是王世充的最后出击,因为是最后一击,所以老王心理负担大,想赢怕输的思想很重,这才出现杀到一半就停步不前,指望唐军被吓退,好趁机偷袭。
好吧,如果这是王世充最后的侥幸,那就彻底击溃他。让他从此再不敢从洛阳城里冒头出来。
李世民叫来了屈突通,嘱咐他率五千步兵渡河发起攻击,并特别指示,只要一交兵,就放狼烟。
步兵,狼烟,渡河先击。
这是李世民的惯用套路。
在兵法上,有一对重要的概念叫正奇,所谓正就是堂堂正正地用兵,奇则是用诡计奇计。但如果大家就此区别正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军事家们看来,正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跟阴阳一样,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变,正可以为奇,奇可以为正。真正的名将可以将正奇运用如神,正亦为奇,奇亦为正,正奇进入到无形的境界,从而变化莫测。
提起李世民,大家多认为是贤明的君王,事实上,他也是一位将正奇运用自如的名将。
屈突通的五千步兵渡过谷水,冲向了王世充的两万大军。
狼烟点起之时,唐军祭出了以奇制胜。
一千余精骑从邙山直奔而来,这是李世民的玄甲军,所有的骑兵全部黑甲黑衣,由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别统率,前三位大家都熟,后一位是李世民收编的原薛仁果部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