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第70章


脑θ使拷?br />
这支玄甲军将成为唐初最为善战的骑兵,它的威名甚至影响到三百多年后。唐亡之时,李世民的一位粉丝也组织了一支黑衣军,也曾经横扫中原,所向无敌。那是后唐李克用的黑鸦军。
灰色的狼烟跟黑色的玄甲军很快混成了一片,突然杀出的骑兵开始主宰这场战斗。
冲到谷水对岸后,李世民做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决定。
他率领数十骑径直冲开了王世充的军阵,一路杀一路跑,竟然冲穿了对方的军阵,杀到了对方的身后。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嫌刚才在山上看得不清楚,这回亲自以身为尺来量一下王世充大军的厚度。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在击穿对方的军阵后,李世民发现已经跟随从走散,而自己来到了一条长堤边,往前是河水,往后是郑兵。而坐骑已经中箭。
李世民骑的依然是那匹飒露紫。
紫色的大马渐渐放慢了飞奔的脚步,一支箭深深刺在它的胸前。它曾经与他的主人出生入死,让对手望尘莫及,但此刻,它无法再驮着自己的主人杀出重围。
郑军已经靠近长堤。
秦叔宝不在,程咬金不在,尉迟敬德不在,翟长孙也不在,但总算还有一把刀在。
一位大将回马,面对郑军连发数箭,紧追不舍的郑兵放慢了脚步。此人翻身下马,将马让给了李世民,自己一手牵住了飒露紫,一手提起了大刀。
此人,唐将丘行恭。
怒吼声在长堤边炸响,丘行恭挥舞大刀,护卫李世民冲出了重围。
回到军营之后,丘行恭扶住马头,慢慢拔出了飒露紫胸前的一箭。对他来说,这匹战马就如同战友一般。
箭出之后,这匹征战沙场的宝马倒在了营前。
此情此景后来被雕刻成石像,立于李世民的昭陵之前。现在大家想看原物不太容易,这座雕像现藏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李世民没有亲自去拔箭,因为他需要的是复仇。
回到大军的李世民重新组织了进攻,应该说交战双方都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人胆怯逃跑。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一战,所有人的前程、性命就跟此战联系在一起。
从早上开始交战,到了中午的时候,胜负终于分出,王世充下达了退兵的命令,开始退入城内。而李世民乘胜追到了洛阳城下,并趁机将洛阳城围了起来。
现在终于可以确定,王世充再不会出城袭击自己,但最终的胜利并没有来到,事实上,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李世民将要面对的是战场上最为残酷的战斗:攻城战。
李世民的短板
十余天后,李世民向洛阳城发起了攻击,他自信已经击破王世充的胆气,只要发动攻击,洛阳城指日可下。
在攻城的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雄霸中原的李密艰苦奋斗数年,还没有拿下洛阳。
洛阳并不易攻,事实上,任何一座城池都会成为名将的滑铁卢。
连下七十城的战国名将乐毅最后的胜利却被阻止在莒城和即墨两座残破的小城外。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五十万大军乘胜南下,却被阻在了仅有数千士兵的盱眙城。赵匡胤数围太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岳飞在幽州城下,仰天长叹幽州如山般高的城墙。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动用了最精锐的军队,也被阻在襄阳达三十八年……
跟野战不同,城池攻防战更多的是意志较量,只有杀戮与死亡,只有每一块城头的冲杀与搏斗。没有多少技巧,没有多少捷径。只有用血与肉去堆一条通往城门另一边的道路。在这个较量当中,伤亡会每天累积,疲惫会每天增加,锐气会渐渐磨去,信心会渐渐失掉。所以,兵神孙子才会在其著作中警告所有的后辈,绝不要让自己陷入强攻一座城池的境况。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
以李世民的军事经验来看,攻城战并不是他的专长,他擅长的是野外作战,利用机动灵活的铁骑发动突然攻击来击败对方。面对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池,铁骑无法发挥它的优势。
当然,说李世民没攻过城池也是不准确的。他曾经也参与攻克过长安,但辩证法告诉我们,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长安跟洛阳虽然都是大都会,但两者还是有差异的。
差异不在城墙的高度,也不在城池的深度,差异在人的心上。
读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是因为神仙们都是替玉帝打工的,而取经路上,转业当妖怪的神仙坐骑都能将孙大圣搞得焦头烂额,四处请神拜佛,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妖怪们都是自己创业的。
长安洛阳亦是如此,长安城的守将都是替人打工,老板杨广跟老板娘们更远在江都,自然出工不出力,但洛阳就不同了。王世充是自己创业的。
王世充没有退路,他要想继续活下去当他的皇帝,就只有守住洛阳城。
而李世民也没有退缩,因为他要想接下来有机会当皇帝,也必须攻下洛阳城。
上个月,李渊叫人给李世民带了一个口信,告诉他,这次出兵不拿下洛阳绝不收兵,攻陷洛阳之后,洛阳城内隋朝皇室的车驾仪仗、图书簿籍以及器械除去私人必需的,你都收集起来。
至于这些东西收集起来,以后是上交国库,还是儿子你留在秦王府里自己玩,李老爹没有说。
为了鼓励二儿子艰苦奋斗,李渊经常玩这样的小暧昧,让李世民产生“这个天下现在是我的,将来就是你们的”的感觉,这个“你们”包括李建成,也包括李世民。
这个口信将李世民搅得热血沸腾,他反复琢磨着这句话,仿佛又看到了一些暗示。
因为积极性瞬间高涨,以至李世民忘了重要的一点,这只是一个口信,是无法成为呈堂证供的。
当初应该让父亲写个证明的。数年以后,李世民才突然想到这一点。
得到暗示的李世民向洛阳城发动了猛攻,为了拿下洛阳,李世民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四面攻城,还采取了两班倒的作息制度,日夜不停工。
在强攻十多天后,李世民不得不叫停了进攻。
洛阳城依然牢不可破,唐军损失严重。
为了应对唐军的猛攻,洛阳城拿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据史书记载如下:
大禄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城内加强联防,严格控制里外串联,十多位欲翻墙找自由的人被当场斩杀。
兵法曾经说过: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李世民正在朝这个灾难靠近,很快,部将纷纷请求班师,远在长安的李渊也派人前来让李世民回家。
就这样放弃洛阳,放弃一统天下的机会,放弃自己争帝的机会?
李世民的脸又开始变成愤怒的绛紫色,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告诉他的部下:
洛军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
丢掉软弱吧,我绝不在王世充面前认输,我的骄傲,我的未来,绝不允许在洛阳城面前低头。
李世民如此坚决是有原因的,从统计学上来看,在洛阳面前败下阵来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杨玄感、李密就是榜样。另外,有一个消息估计让李世民比较抓狂,他的大哥李建成最近在边境上击败突厥,新立战功。连太子爷都到前线立功了,老二却灰溜溜回到长安。这以后还怎么跟李渊提分蛋糕的事?
危机之下,李世民终于恢复了冷静,重新回到先贤们指明的道理上来。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李世民用数次交战,挫败了王世充的出击,削弱了王世充的兵力,击碎了对方的胆气,打倒了对方的信心,但王世充仍保有一件东西,一件足以让他支持下去的东西。那就是希望。
希望,是每个濒临绝境的人最后的支柱,也是每一个坚守的城池最后的动力。
王世充依然有希望,他的希望不在洛阳城内,而在塞外,在河北。
王世充的希望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年底,李世民刚发兵洛阳时,李渊收到一个消息,驻守太原的并州总管李仲文与突厥勾结,准备趁唐军主力在河南之时,发兵直入长安。
李仲文并不是第一次露面,我们提过,他是李密的叔叔,在前面的刘武周之战中因为坚守浩州,断其粮路立下大功,因而升为并州总管,而李仲文跟他那个点子多的侄子一样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准备借突厥之力搞割据,当山大王。
李渊迅速做出了反应,召回李仲文处死。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很快,情况越来越清楚。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