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太平王》第162章


吧胬觥?br />
立于古烽燧下,朔风猎猎,昭示着仓桑变迁。风起处细听,金戈铁马如在耳边。汉将军挥戈驱马踏破关隘,直捣匈奴,一段雄浑的长城矗立在面前,虽然是夯土墙,不过气势依然宏阔。柳三对杨柯解释道:“汉霍去病将军率军出陇西,击匈奴,收河西,把河西纳入西汉版图,随即在此修筑长城,经庄浪河谷跨越洪驰岭。因此地多砂石、少土,更少黄土。筑长城所需的黄土大多从外地运来。当年可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壮举。下到山脚就是安门古城,向西过河就是金强驿。这一带长城之外多为羌族居住,我们商队要在安门古城交验文书,均需在这里交验文书,方可通过。”
“此处驻军所在的地方在哪?”杨柯问道。
“这洪驰岭乃是经营河西的屏障,岭南的安门村和岭北的安远镇历来是戍兵扼守、两面相御的营地,都驻扎有兵马。此地还有一奇,周围的马牙雪山、雷公山两山均高于洪驰岭,终年积雪,严寒甚烈,寒气常侵乌鞘岭,形成东西壁立的高山严寒之气。所以咱们要换皮衣了,再往上走,虽没进严冬,但胜似严冬。”
看着眼前的情景,杨柯突然想起了一首后人的诗,作者是谁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清代的,也不甚有名,当时读过之后也不甚了了,但真的身临其境,本以为早被遗忘的诗突然浮现出来,与眼前的壮丽景色真是丝丝入扣,不禁脱口而出:“万山环绕独居崇,俯视岩岩拟岱嵩。蜀道如天应逊险,匡庐入汉未称雄。雷霆伏地鸣幽籁,星斗悬崖御大空。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
红姑在一旁不屑的白了他一眼,对黑七小声嘟囔着道:“又在附庸风雅拽文了。”
黑七笑嘻嘻也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
柳三高声道:“弟兄们,在这里停留片刻,休息休息,赶紧的换上冬衣,咱们快点赶路,翻过了洪驰岭,晚上夜宿安门城下,今儿个可是十月初一,羌族的羌节,大家等着沾光了。”
商队众人听了不禁齐声欢呼起来。
杨柯不解的问柳三道:“柳先生,何羌节,你的弟兄们怎么如此高兴啊?”
柳三笑眯眯的说道:“羌节是羌族人最重大的节日,热闹着咧,只不过修烈你去了可要当心了,别被羌族的女娃娃们扣住不让走了。”
柳三的这句话招来了众人更大的笑声,唯有红姑送过来的是一个更大的白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二三一章 筚路蓝缕
(感谢骑垃帝那,感谢天蓝晓)
入夜后的篝火晚会盛大而隆重,亲眼见到并且身临其境,杨柯才明白为什么柳三说羌节是羌族人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要跟着沾光的意思了。第一是因为羌人好客。第二是酒菜丰盛,不但免费还管够。第三是场面确实热闹。
羌节其实是汉人的说法,羌人自己叫做日麦节。传说古时候,天底下有座山是和天连在一起的。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来。有一天,羌族传说中的天神木比塔的小女儿木姐珠跑到地上来玩,不巧遇到一只老虎,木姐珠吓得惊叫起来。危机时刻,正在放羊的安珠打死了老虎,救了木姐珠。回到天上后,木姐珠请求父亲把自己许配给安珠。天神故意刁难安珠,说只有砍完九十九座山上的树,种完九十九座山上的玉米才可以娶木姐珠。在火神、风神、雨神的帮助下,安珠用了三天的时间久完成了任务。天神只能答应了这门亲事。木姐珠临行时,父母给了她树种、粮食和牲畜作陪嫁。来到凡间后,木姐珠和安珠所种的数目骤然成林,粮食丰收,牲畜成群。木姐珠不忘父母的恩泽,在秋收后把粮食和肥壮的牲畜摆在原野上,向上天祝寿。此后,羌年就成为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这也就是日麦节的来历。
柳三的商队和这些羌民显然十分熟稔,柳三被敬送到族老们的身侧,这个位置一看就是尊者席,而黑七很早就和柳三说过,杨柯这一路行来都是微服出行,不要轻易暴露身份,所以柳三也并未向羌族的族老们介绍杨柯的身份。杨柯此刻便默默的偏居一隅,坐在一个不甚显眼的位置上,他的身旁则是红姑与张昌,黑七、闷葫芦以及扮作商队伙计的亲兵先头卫队则分散在左右和附近。
看着场中载歌载舞欢乐的人群,杨柯看了看一直默不作声的红姑说道:“柳先生在这里被奉为上宾,原来都是因为商队能给这些人带来利益和好处啊,所以说,稳固河西最好的办法未必只有依靠军队这一条路,你看看,柳先生如果是朝廷的官,他一个人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啊。”
红姑哼了一声:“朝廷的官,朝廷有几个是好官?柳大柜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尽忠职守,无私无畏。可你看看朝廷里的衮衮诸公,奢靡享乐,自私自利,哪管百姓的死活。”
杨柯默然不语,他知道红姑深恨官府,自己的亡兄被东海王陷害直至英年遇害,柳氏族人被逼得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尽管主凶受诛,但东海王只是被软禁,没有被诛杀,她为此一直耿耿于怀:“红姑,东海王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我也想除掉他为百姓,也为你父兄报仇。说实话,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士,无惧无畏,率性而为,全凭本心。可也只能是羡慕而已。”
红姑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妙目瞪着杨柯:“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和水匪激斗的船上,以寡敌众,毫无惧色,那时的你在我眼中是个英雄豪杰,襟怀坦荡,可自从你回到朝廷,就像变了个人似得,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
杨柯看了看杯中的美酒,仰起头来一饮而尽:“是啊,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酒宴欢腾之中,闷葫芦与黑七始终滴酒不沾,他们二人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杨柯在场的情况,兄弟二人就绝对高度绷紧神经,时刻注意警戒,护卫杨柯的安全。看到杨柯从红姑身旁默默站起身来,转身走出了欢饮的人***换了一下眼色之后,闷葫芦如同影子一样贴了过去,无声无息的跟随在杨柯的身后。黑七则笑嘻嘻的拎着酒壶坐到了红姑的身边。自从他与红姑相识之后,一是因为彼此都敬重对方身手了得,江湖义气深重。二是黑七为人处世滴水不漏,圆滑老到,不发飙的时候,他的个性很能结善缘。所以,红姑与他几乎如至交好友一般。
看着坐下来的黑七,已经有几分酒意的红姑幽幽的叹了口气:“七哥,我心里不快活。”
黑七点点头:“是因为一个人吗?”
红姑眼中透着无限的寂寥和空洞:“我也不知道,千头万绪。一会看见亡兄问我为什么不手刃仇人给他报仇。一会想到他也一定有他的苦衷。乱得很。”
黑七砸吧一口酒,淡淡的说道:“人的位置走得越高,心思就要埋藏得越深,亲近的人偏偏不能去亲近,讨厌的人偏偏还要高高供着,没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连他自己都不再属于自己了。”
红姑问道:“你说的是那个人吗?”
“除了他还有谁?”黑七反问道。
看着眼前欢宴的人群,跳动的篝火,黑七与红姑不约而同陷入了沉默。
杨柯与柳三围着一张地图,杨柯在细细的看着图,柳三在一旁详细的给他一一讲解:“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氐、羌、乌孙、月氏等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秦未汉初,崛起于北方草原的匈奴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征服了其四邻的其他部族,统一了蒙古草原。游牧于河西的乌孙、月氏,迫于匈奴威胁,一再向西迁徙,并最终让出了河西,河西遂成了匈奴领地。汉代以后,相继又有汉、鲜卑、吐谷浑、粟特、吐蕃等繁衍生息于这里。汉朝取得河西,不仅占据了一片辽阔的宜耕宜牧的土地,增强了抵御匈奴的力量,而且也隔断了匈奴与羌族的联系,使匈奴失掉了羌族在物力和人力上的巨大支援,匈奴从西部包抄汉朝的严峻形势顿时改观,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汉朝得到河西,不仅保障了陇右和关中的安全,而且打通了连接西域各国的通道,加强了自己,削弱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并进而能与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展开斗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一新占领地区统治,汉政府实施了设置新机构、移民实边等措施。《史记·匈奴列传》载: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