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下》第32章


黑压压地人群出现了,如同潮水一般,不断地向前涌动着,只不过前浪和后浪是一样的速度,整齐地很。
念应白看着人群,心里有些惊讶,因为他发现人群是集结在一起的,呈方形,而不是如同溅起的飞沫一般散乱。
是谁整理地队列?是哪位讲习的先生?不可能啊,讲习先生们也不知道钟声要响,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管这些人啊。更可况他们都回了自己的学舍,哪里又能凑得齐?
念应白不解。
人群渐渐地近了,念应白才发觉了微妙地不同。
他发现人群不是完全平排的,而是有一些层次——
遗玉走在最前面。
紧随遗玉的,是唐轲和梁青鱼,他们一左一右,落后遗玉一步。
而紧随其后的,是四百多名步履稳健地士子!
很明显,这个人群是以遗玉为首,没有任何人去超越他。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稍微加快一点速度,就可以轻易地做到,可是没有人这样做,一个都没有。
他们从学舍里出来,在看到遗玉之后,就自觉地跟在了遗玉的身后,而随着人群的越来越多,大家也都默契地排列,并无争执。
慢慢地,唐轲和梁青鱼也自动地落后了遗玉一步。唐轲不想这么做,梁青鱼不想这么做,其实遗玉也不想——可是没有办法。
因为这是人心所向,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流入人群之后,大家渐渐地整齐起来,人群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没有一个人左顾右盼,大家似乎被一种奇怪地气氛感染了。就好像他们不是去集合,而是去祭天,脸上带着严肃庄重地表情。
念应白震惊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新的群体应该有的气势啊!
看起来他们似乎已经抱成团了,而且已经选出了领袖,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啊!
他们才刚刚入泮,刚刚进学,他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彼此认识,彼此熟悉,彼此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不正常啊!
虽然不正常,但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首先,遗玉在梦境里的表现赢得了士子们的折服,智勇双全,无可挑剔。而后又是武选,以轻灵飘逸之姿打败了盛名已久的梁青鱼,可以说是踩着梁青鱼的肩膀上位。然后他们又从唐轲的嘴里得知了遗玉是观星上境!
这更不得了了!
才德无可匹敌,武力人中第一。
如此,则能服众。
而且在他们出学舍准备前往敬一阁时,发现遗玉等三人已经在身前了。如果要超过去,会很失礼,对这三个人失礼,他们自忖自己还不够格。出于礼仪上的考虑,他们便跟在了遗玉等三人的身后。
而之后加入的人想法也跟他们相差不多,再加上从众。如此,一支洪流便成了。
而他们自己之间相互感染,使得气氛也慢慢凝重起来,穆穆肃肃。
念应白不禁有些感叹起来。
虽然这些年轻人只是初具雏形而已,彼此之间的联系还不牢固,还需要一些锤炼,但这些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他忽然有种预感,预感这些年轻人会是南淮泮宫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一批人。
从来没有哪一届的新入泮士子向这些人一样,有这样的凝聚力!
也许也是因为他们中有一个真正能服众的人,有一个真正的领袖,有一个不可置疑冠绝群雄地双甲榜!
他们,有一个绝对地核心——
遗玉!
念应白目光有些炽热起来。
这时,遗玉已经率众踏过了集贤门。
集贤门,集贤。
……
……
PS:首先,感谢夔载雪书友的慷慨打赏!
其次——这章不是水哦~~
写了三个小时,就是为了写出遗玉的突出地位,还有这些年轻人们初具的凝聚力。
很不好写——
所以,求推荐票哦~~
'(第十二章 咸阳泮宫的战书)'
念应白带着遗玉等人前往泮殿。
泮殿,是泮宫中的最重要的建筑。凡有大事,则鸣钟聚众在此商议。
四百余名东序士子结队严整,浩浩荡荡而行,惹得道旁之人一阵注目。
……
“这就是今年的入泮士子?看起来不错啊!”
“那是!听说今年的考选出了一个双甲榜。啧啧,前所未有啊——”
“这还需要听说?天空顶上那么大一片云你看不到?云里便是桃花林中的景象,这可是祭酒大人的手段——”
“我当然看到了!那个叫遗玉的——啧啧,他的脸比他的剑惹眼多了!”
“净说没用的!不过这遗玉也确实是个人物——你且看吧,这泮宫啊,以后可就热闹咯!”
“是啊是啊,又是一番龙争虎斗啊!不过他再厉害,也比不过那些比他早入泮的前辈啊!”
“未必,未必啊——”
道边上的几个上痒士子聚在一起,边走边议论。
……
那几人也并未刻意地压低自己的声音,反正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话,明明白白地就说了出来,也不惧遗玉听见。
遗玉也确实听见了。
这也给他提了个醒——这泮宫之中,也并非是毫无纠葛争斗。
泮宫作为一国中坚,贤才多出于此。凡是能在泮宫之中取得偌大声望和拥戴的弟子,那么以后无论是做什么,都会如虎添翼,一呼百应!
三百年前,晋国泮宫出了一位天才,资质冠绝当代,无有出其右者,在晋国泮宫之中的声望如日中天,几乎盖过了泮宫祭酒!后来他步入朝堂,牵连党羽,一手遮天。架空晋国数代诸侯,掌大政二百余年,寿终而死——
由此可见,泮宫——是何等的重要!
可是这一切对于遗玉来说还是有些遥远,毕竟他才刚入泮而已,更何况他也没有掌握一国的闲心和野心——
他是个清静的人。
……
泮殿作为泮宫的中枢,是重地。
泮殿前有一片极大地场地,青砖铺成,可立数千人。
实际上这里也的确站了很多人。
东序偏远,再加上不认路,所以遗玉他们就来得晚了。在他们之前,这里已然聚了许多人,瞽宗和上痒离得近,人也到的最早。至于声名最盛的南均,则没见到人影。
而遗玉的到来也引起了“前辈们”的注意——
“那个站在最前面的就是遗玉,他可是今年考选的双甲榜!”
“不用你提醒,我知道!长成那个样子难道我会记不住?”
“那你说沐之风会怎么想?他也是当年的考选魁首,但成绩却是有所不如啊!你说——他们二人会不会斗起来?”
“遗玉的资质的确是要略胜沐之风,可这种事情光看资质也没什么用,还要看些别的,魁首也不代表一切!当年的皇甫懿轩也不是魁首,可现在呢?还是且走着看吧。诶,对了,你说——这次遗玉会得到什么赏赐?”
“不知道,反正不会比沐之风的差吧?”
“那是当然!我估计这次的赏赐很有可能是‘天罗’!”
“啊——天罗!那么珍贵,不可能吧!”
“那可不一定!要知道遗玉可是……”
两人竟自顾自地辩了起来……
东序这边也有些无语——看来遗玉的这个震撼人心的“双甲榜”,震撼的不仅是东序新生们的人心,还有瞽宗和上痒这些“前辈”们的人心……
遗玉倒是注意到了一个人名,上届考选魁首——沐之风。
就在大家心思乱飞时,钟声的余韵结束了。
庞大的神念从大殿内涌出,如水一般地流过这片场地,没有一丝遗漏——
“嗯,不错,人都到齐了。”
殿里传来苍老的声音,是掌宫祭酒南宫彦在说话。
在场之人皆肃容。
过了好一会,才又有声音传出——
“祭酒大人有令——本届南淮泮宫考选双甲榜遗玉进殿!”
瞽宗、上痒之人皆哗然!
东序新生不明所以。
遗玉莫名其妙。
这一节关窍新生们不知道,老生们知道啊!
凡能在泮殿议事者,一种便是在泮宫掌权的大人物,譬如说东序掌议念应白,在带着东序的人来了之后就进殿了。
除此之外,就是各学之中的杰出弟子,而且还是要那种特别杰出地才行,譬如上痒沐之风。
而遗玉作为一个刚入泮不过半天的“新人”,在第一次遇到这种大场面的时候,就能享受到进殿议事的待遇,这简直是不可想像啊!
纵览南淮泮宫之史,均无此先例!
遗玉又一次地开创先河!
……
虽然有些奇怪,但遗玉还是平复了心情,从人群中走出,在路过瞽宗和上痒的队伍时,两边的学长也主动地为他腾出道路。从高处看,遗玉所经之处俩改变都自动避开,就像是拨草丛。
遗玉进入泮殿之中,远远地望见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