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3-钻石的历史》钻石的历史-第11章


终于拔除了眼中钉肉中刺。当时,整个欧洲沦为战场,大多数钻矿都关门停产。极品矿的股票价格一路狂跌,戴比尔斯公司趁机买断了控制权,钻石世界的霸主再度君临天下。但是好日子并不长久,很快,戴比尔斯公司即将面临比库里南更难对付的劲敌的发难,那个人正是欧内斯特·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来自一个团结有序的德裔犹太大家族。他的父亲在弗里德堡经商,为了躲避日益高涨的反犹太情绪,他把自己的儿子们送到了伦敦。欧内斯特·奥本海默于1896年到达伦敦,那一年他才16岁,羞涩而谦逊。欧内斯特在一家钻石交易所谋了一份职业,这家交易所的老板名叫安东·敦克尔斯巴勒,是奥本海默家族的一位姻亲。在欧内斯特之前,另外两名奥本海默家的儿子奥托和路易已经开始在那里工作了。敦克尔斯巴勒本人是收购戴比尔斯钻石的伦敦钻石集团成员之一,他们收购的钻石全部流入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的切割中心。
敦克尔斯巴勒被员工称为“老敦克尔”,此人五短身材,专横霸道,他一只眼睛是瞎的,头顶上寸草不生,锃光瓦亮,而且大腹便便,块头不小。有一天,当时还是小职员的欧内斯特·奥本海默在灌墨水瓶的时候一个趔趄,整瓶墨水一滴不少地洒在了敦克尔斯巴勒的脑袋上。敦克尔斯巴勒登时火冒三丈,噌地站了起来,对着奥本海默一通怒吼:“就你这个德行还想当钻石专家!你连端盘子的资格都不够!”但是奥本海默在钻石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他十分钟爱钻石分拣的工作,进步飞快。不久,他就从学徒升级为师傅,并开始进行钻石销售工作。欧内斯特稳扎稳打,一路升职。1902年,敦克尔斯巴勒派他去了南非。
年轻的钻石收购员奥本海默到达金伯利以后得到了良好的引荐。他的表兄弗里茨·希尔斯科恩是戴比尔斯公司的股东之一,也是伦敦钻石集团里的活跃分子。他同时还在阿尔弗莱德·贝特爵士领导的钻石交易与银行企业“维尔纳…贝特联合公司”里从事要职。希尔斯科恩热情接待了奥本海默,正是在他的家里,奥本海默有幸接触到钻石界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到了金伯利以后,奥本海默就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从戴比尔斯公司当时的帐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庞大的机构在鼎盛时期自产自销的壮观行为,因为该公司的股东绝大多数都是自家公司最大的买主。奥本海默的亲戚们使他无限接近这个利润丰厚的营销网络。他在为钻石集团主持交易的同时也为自己赚了一大笔财富。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借着血缘关系带来的好处令他大放异彩。奥本海默看上去一丝不苟,气质高贵,而且天资聪慧,钻石集团里的成员们确信他诚实可靠。可惜他们被外表所迷惑,因为奥本海默从不属于任何集团,他只对自己忠诚。
索利·乔尔是奥本海默早期交际圈中的一位好友。乔尔是一位“金矿爵爷”,他的财源之一便是威特沃特斯兰地区的金矿。他是巴尔尼·巴纳多的外甥兼企业继承人,身材高大,讲究排场,他拥有游艇和赛马,留着一腮美髯。在经营家族企业之余,乔尔还是戴比尔斯的股东之一,也在伦敦钻石集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正是富豪乔尔的成功之路点燃了奥本海默的野心,在驻扎南非的前15年里,他就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崭露头角,对现有的权贵阶层发起了挑战。
《钻石的历史》 第二部分钻石帝国奠基人(5)
奥本海默的第一大手笔就是创立南非英美有限公司,并聘请纽约金融家J·P·摩根做他的银行家。奥本海默把自己的公司在南非注册,总部也设在当地,于是他大权在握,再也不用依靠那些总部设在伦敦的财团企业,尤其是与戴比尔斯公司交往密切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有人说奥本海默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矿业大亨全靠他敏锐的直觉。这个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奥本海默在行动之前必然进行一番周密的筹划和细致的研究,而且他对自己的猎物了如指掌。虽然他通过英美有限公司的经营成为了金矿富豪,但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钻石行业上。想当年不论罗德斯还是巴纳多,无一不是靠钻石发达亨通,奥本海默也认准了这一条金科玉律。当初他建立公司的时候就把操控钻石买卖设定为人生目标,他与生俱来的掠夺本性只有在钻石交易中才能得到满足。控制钻石就意味着控制戴比尔斯公司。奥本海默毅然踏上了漫长的征途。
奥本海默展开了数条战线,其中之一便是妥善维持与索利·乔尔之间的关系。乔尔不光拥有戴比尔斯公司最多的股份,也是伦敦钻石集团中的头面人物。奥本海默深知乔尔不光不会对自己的奋斗全然反对,而且还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同盟。
一战爆发之际,整个钻石行业四面楚歌。钻矿纷纷关闭,钻石价格连创新低,伦敦钻石集团砸了一大批货在手里,进退两难。1915年,南非占领了西南非洲一块富庶的产钻区,那里原来是德国殖民地,也是今天的纳米比亚地区。那块殖民地被占之后,成为了南非的保护地。虽然南非本身的钻石行业全部停产,但是保护地的矿主们本着赚一笔是一笔的原则,一直没有停工。到了1919年一战的尾声,保护地的钻石产量占了全球产量的18%。南非官方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把该地分散的企业合并成单一的集团。德国地主们迫于压力准备出售土地。
奥本海默鼓动身边的盟友轮番游说南非总理路易·伯塔将军,建议他恩准奥本海默成为保护地买家之一。伯塔答应他们对此进行考虑。接着,对奥本海默的行动一无所知的弗里茨·希尔斯科恩亲自造访将军府,以期合作。伯塔告诉他“某家矿业公司”已经和政府进行过洽谈。希尔斯科恩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给远在伦敦的戴比尔斯股东们拍了一封加急电报。但是伦敦的股东们竟然对奥本海默构成的威胁视而不见。他们开心地回电道:“德国人会保留当地的所有权,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们目前没有卖地的打算。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奥本海默的)打算必将落空。”
这些股东们错误的信念使他们与纳米比亚失之交臂。奥本海默收购了保护地境内所有的钻矿,为自己添置了一个聚宝盆。他的新公司逐渐把“钻石海岸”纳米比亚打造成非洲最大的珠宝匣,其显赫的地位持续了好几十年。这一仗打得真是漂亮。希尔斯科恩暴跳如雷。希尔斯科恩的怒火还未消退,新的挑衅又出现了,奥本海默和哥哥路易与自己创立的公司签定了一纸合同,得到了钻矿的所有权,从此,兄弟俩建立起自己的钻石销售集团。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就是奥本海默同意把钻石卖给奥本海默。希尔斯科恩本身就是现有钻石集团的领导人物、戴比尔斯的股东,况且还是奥本海默的亲戚,所以奥本海默的行为在他的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几年以后,奥本海默脱离犹太教,皈依英国国教,这件事造成了他和希尔斯科恩之间的彻底决裂。
“纳米比亚大捷”5年之后,奥本海默得了封号,成为了欧内斯特爵士,针对戴比尔斯公司的最后一战也酝酿成熟。他的想法在他给J·P·摩根的信中初见端倪:“一开始我就说过,咱们在控制金矿的同时也要一步一步地在钻石行业里确立领导地位,所以我们要致力把公司定位在钻石行业的先锋企业(比如赛西尔·罗德斯、维尔纳——贝特联合公司,等等)已经确立的领导地位上。”从此,他开始加大对戴比尔斯公司的控制力度。
奥本海默井然有序地不断攫取钻石资产。他与索利·乔尔重修旧好,把潜在对手之一拉入了中立阵营。这两个人协议连手购买比利时刚果公司出品的全部钻石。奥本海默的商业触角探进了西非经济的众多领域,也获得了钻石销售权。奥本海默加入了当地的钻石营销集团,但是很快遭到了驱逐,因为奥本海默为自己买进了一大批钻石,该营销集团认为他抢了集团的利益。奥本海默面对排挤再次出击,建立起自己的营销集团。他自行购买了位于大西洋海岸线上纳马夸兰地区大量新兴的冲积钻矿。他再次买进戴比尔斯公司的股票。奥本海默在钻石领域达到的高度无人能及。
经过这番打拼,奥本海默觊觎已久的戴比尔斯主席身份瓜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