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第3章


那么,究竟是陈寿别有用心地编派刘备呢,还是刘备真的从小就有当皇帝的野心?问之于同行的王法文先生和刘桂郁先生。他们笑了笑,没有回答我。后来见到三义宫旅游公司的W先生,又相问之,回答说:“我觉着,人活着是需要一点野心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义宫,重建于1996年,采用明代风格三进院落布局,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正殿、退宫殿、武侯殿、少三义殿,同时按照原有形式内塑87尊塑像。W先生亲自为我做导游,如数家珍地介绍三义宫的景观艺术。最后来到服务处歇息,又特地介绍立在服务处门口的一副楹联,曰:“三国演义从这里开篇,桃园义气到此处寻根。”虽然对仗不甚工整,平仄也有欠协调,却也颇具文采。
桃园结义的故事,不见于《三国志》,而见于《三国演义》。于是有学者怀疑它的真实性。我问道:“历史上真的有过桃园结义的故事吗?如果它是虚构的,为什么是在桃园,而不是杏园、竹园、梨园?还有,他们究竟结的什么义呢?”
W先生大笑起来,说:“还真把我给问住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里是刘备、关羽、张飞相知相识的地方,也是他们开始共同创业和改变命运的地方。”
桃园的秘密(1)
桃园结义的故事里隐藏着许多秘密。其中第一个秘密,就是桃园。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片桃园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动植物都有它的象征意义。例如杏园,亦称杏林。三国时期董奉隐居庐山为穷人治病,也不收钱,只需植杏五株,如此积年而蔚然成林。所谓“春暖杏林”、“誉满杏林”,称颂的是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竹子呢,象征着节操,历史上有节操的文人雅士,便往往择竹园而居。而梨园则是戏曲艺术行业的雅称。
至于桃,其文化内涵也相当丰富。桃花象征爱情,桃子象征心灵,桃木则可以用来驱鬼辟邪。庄子说过:“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为什么鬼畏惧桃木桃枝,而童子不畏?因为童子心灵纯洁。晋朝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其来源即在此处。《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证实:“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则描写了一个大闹蟠桃园的孙悟空。
所以呢,刘备、关羽、张飞选择桃园结义,应该不是偶然的。桃园所象征的,是一个神奇、神秘、神圣的精神世界。《素书》云:“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责相害,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窥,同胜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刘备、关羽、张飞之所以能够成为恩若兄弟,正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世界的同义相亲。无论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片桃园,《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都是一个事实——刘备、关羽、张飞同义相亲的事实。
第二个秘密,是刘备、关羽、张飞的关系。结义之后,就要论及兄弟名分。刘备出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桃园结义的时候,应该是24岁。关羽呢,根据相关资料,大约比刘备年长一岁。张飞大约在18岁至22岁之间。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在这个团队中,不是关羽,而是刘备做的兄长呢?
我们知道,刘备从小跟着母亲织席贩履。及至稍长,有两位贩卖马匹的大商人,一位是张世平,一位是苏双,他们看上了刘备,聘请刘备代理涿县地区的商务。由于黄巾起义,天下动乱,马匹在当时成了一种相当昂贵的商品。刘备很快挣到了第一桶金,等到当地政府出榜招募乡勇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来组建自己的军队。有两个人前来应聘,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飞。《华阳国志》中说,刘备合众,河东关羽、同郡张飞“并以壮烈为御侮”。所谓“御侮”,是一种职务,就是保镖、警卫的意思。
《三国志?关羽传》中说,刘备待关羽、张飞二人“恩若兄弟”;而关羽、张飞也常常在“稠人广众”之中,侍立在刘备周围,“不避艰险”。这段话,一方面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友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后来,人们常常在戏剧舞台上看到关羽、张飞肃立在刘备身后,以为是两个弟弟对大哥的敬爱,其实也是他们的职务所决定的。
桃园的秘密(2)
简单地说,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其实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出于对刘备的尊敬,尽管关羽比较年长,他们依然把刘备称为大哥、关羽称为二哥、张飞称为三弟。我们不得不感叹,原来老板和员工之间,竟然也能够建立起兄弟和骨肉一样亲密的友谊。
第三个秘密,是中国历史上的两项科技发明,一项是骑马用的马镫子;另一项是炼钢技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贝西麦炼钢法。
秦汉以前的人们出行,除了走路,就是乘坐马车。汉光武帝刘秀与赤眉军打仗,也是乘坐马车作战。那时候若要骑马,只能紧紧地抓住马的鬃毛,稍不留神就会被摔下马背。直到东汉末年,人们发明马镫子,骑马才成了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并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骑兵部队。后来,马镫子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一个骑士时代。《三国演义》中说,桃园结义之后,张世平、苏双“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五十匹良马,大约可以组建一支骑兵连。刘备之所以善于相马,也与他骑马的经历有关。
所谓的贝西麦炼钢法,西方学者认为是十九世纪亨利?贝西麦发明的一项炼钢技术。事实上,它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人称之为百炼钢。所谓百炼钢,就是把镔铁加热烧炼使之掺入一定量的碳,再经过锻打使掺入的碳分布均匀,如此反复烧炼锻打,就能获得组织致密、成份均匀、少有杂质的优质钢。这种炼钢法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三国时期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炼钢工艺,被广泛地用来制作优质兵器。例如,曹操曾经命人打造五把宝刀,名曰“百辟刀”。著名的兵器专家蒲元,曾经先后为刘备和诸葛亮打造过成批量的神兵利器。而张世平、苏双送给刘备的一千斤镔铁,就是用来打造兵器的。
第四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是关羽、张飞的武艺。有人说,刘备的运气真好,事业刚刚起步就得到了两位超一流的武艺高手。可是,难道关羽、张飞是天生的好武艺吗?如果不是,他们的武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家注意,他们在桃园结义之后才着手打造自己的兵器。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们并不是职业军人,甚至也不是武术爱好者。他们不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遇到唐僧之前就已经有了金箍棒;也不像猪八戒,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前就已经有了九齿钉耙。直到桃园结义之后,刘备打造双股剑,关羽打造青龙偃月刀,张飞打造丈八点钢矛,从此才走上职业军人的人生旅程。那么,关羽、张飞的武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只有一个答案:从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历练出来的。
因为桃园结义,他们身上充满了像桃木一样可以驱鬼辟邪的神奇力量。刘备以他弘毅宽厚的胸怀和百炼钢一样坚韧的意志,终于奠定了蜀汉的基业。关羽和张飞,也从当初保镖级的武士,成长为后来闻名天下的将军。
第五个秘密——也是最大的一个秘密——桃园结义,结的究竟是什么义呢?
对仁义的理解
桃园结义,结的究竟是什么义呢?刘桂郁先生认为,就是《三国演义》中“三人焚香再拜而说”的一段誓词。
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我同意刘桂郁先生的观点。那段誓词,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文学性设计,但它却来源于刘备、关羽、张飞同义相亲的事实。《三国志》也记载说,刘备与关羽、张飞虽为主仆,却能够友好到在一张床上睡觉、一个碗里吃饭,所谓“寝则同床”、“食则同器”即是。以至于千百年来,人们坚持相信历史上确乎发生过桃园结义的故事。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刘备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人物。我问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刘备、关羽、张飞之间,为什么能够像兄弟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