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第67章


愿R襞缮矸值娜贤乔懊嫣岬降母R襞善帐乐饕濉?br /> 在主流的宗派理:因著福音派信仰的跨宗派性质,福音派信徒可以存在於任何一个主流宗派之内,毋须自立门户。譬如说,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非常活跃,不少青少年人在其主办的活动中接受基督教,也接受福音信仰,但他们却在不同的宗派及堂会中聚会。不过,华人信徒特别喜欢另起炉灶,自立新的宗派,故今天也有不少没有甚麽宗派背景、纯粹标榜福音派的堂会存在。
普世性运动:由於强调传福音与关心社会,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突破堂会的藩篱而进行,因此福音运动里多数的事工都是由一些福音机构推动;而成立新的联络或事工机构亦往往是谋求跨宗派或超宗派合作的重要手段。因此,福音派建立了好些普世性的组织,推动一个又一个的普世性信仰运动。
3.福音派与基要主义的分别。
福音派在尊重圣经权威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圣经研究。他们并不回避圣经批判学及各种对圣经诠释的理论和结论,但却指出圣经批判学本身有其前设,并非如其宣称般的客观或科学。譬如说,十九世纪不少自由主义的学者否定圣经所记载的神迹奇事为虚构,并非在於他们凭任何科学方法证明了神迹的不可能,而只是他们按照实证主义的前设,把一切超自然的记述排除出研究范围之外,甚至进而否定其在现实世界的可能性吧。而在二十世纪初,那些历史批判学者在发现同一卷书有两段似乎不全谐合的经文时,他们的做法往往是无限夸大这两段经文的差异,并主张它们是各源自不同的传统——反正他们一开始便认定圣经只是一个大杂烩,故任何一卷圣经都有十来个不同的传统在其中。福音派学者接受对经文作历史的、文体的、形式的、修辞的批判,但却要指出这些批判有其本身的前设甚或信仰。
同样地,福音派对神学研究持较宽广的态度,不会自设门墙,拒绝与不同传统的人沟通对话。他们相信真理是经得起学术的考核讨论的,若是在辩论中失败了,该负责任的仍只是辩论者而非真理自己,并且这将策励他们继续努力从事研究工作。无论如何,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并不是一个做学问的合宜态度,不战而退、自行弃械的做法更是要不得的。我们看到近数十年来,有大量具福音派背景的信徒在那些自由派的神学院(或大学的神学系)毕业,可以说,福音派对别的传统的了解,远较别的传统对福音派的认识为多。再者,在神学讨论上,福音派亦愈来愈具自信,逐渐减少那种抗争性与护卫性的态度,可以较持平地检视自己与对手的强弱得失,取长补短,丰富自身的传统。
如前所说,福音派对社会与文化持较正面的态度。虽然他们并不相信人有能力在地上建立天国,亦不认为社会服务或政治改革便等於福音的传递和彰显;但是,他们却同意基督徒在领受福音使命的同时,亦承担了一个文化使命,故对所处的世界及其内的人民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在救济和一般性建设(教育、医疗)事工上有颇多贡献;惟是在对制度改革与暴力革命的问题上,他们仍无法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他们往往也苦於缺乏社会分析与策略厘订的理论工具。
C.突出人物。
富勒(Charles B.Fuller,1887-1968):美国浸信会的电台布道家,努力改变公众人士对基要派的负面形象。他是富勒神?
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1947)的创办人之一。这所神学院被誉为福音派承担社会和文化事务的一个典范和象徵。
葛培理(Billy Graham; 1918-):一位出色布道家 。1948年成立'葛培理布道团'(Billy Grabam EvangelisticAssociation)。一年後在罗省召开怖道大会,一举成名;其後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乃至全救作回布道,效果极佳。在他的推动下,1966年在柏林召开了世界福音会议。
卡尔亨利(CarlF.H. henry, 193-):福音派重要神学家,於 1956年创办《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ry Today),这是美国福音派的喉舌,以此抗衡自由派的两份刊物:《基督教世纪》(TheChristian Century)和《基督教与危机》(Christianity andCrisis)。卡尔亨利也是柏林的世界福音会议的主席。他的著作甚丰,最重要的是《神、启示、权威》( God, Revelation andAUthority)。
D.联合性事工。
柏林福音会议:1966,在葛培理及卡尔亨利的主持下,来自一百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在西柏林举行的一次国际宣教会议,主题为「一个种族、一个福音、一个使命」。会议重申教会对传福音作为教会最主要的职事的承担。其後各地方纷纷召开地区性宣教会议,包括新加坡(1968)、明尼阿波里斯(Minneapolis)和波哥大(1969)、澳洲(1971)。这次会议亦促使了1974年洛桑会议的召开。
洛桑会议:1974,来自一百五十国家的三千名代表,出席在瑞士洛桑由一百四十二位福音派领袖所共同召开的福音大会,会议主题是'让全地听他的声音'。如前所提,司徒德为大会主席,葛培理为名誉主席。会议旨在为福音工作建立一个稳固圣经的基础,以圣经的立场面对世界问题,及表达出福音派教会间的团结和合作。会议且通过了一份信仰宣言:《洛桑信约》。整个草拟过程如下:会议召开前,大会要求每个发言人首先呈交讲稿,然後根据讲稿制定《洛桑信约》的初稿;会议期间成立信约起草委员会,司氏担任主席。经他们修改後,成为信约的第二稿,在大会中印发给三千位代表讨论,徵集意见後才再进行定稿。《洛桑信约》除重申福音使命的优先性外,亦强调教会在社会上及文化上的责任。
有人认为洛桑会议之於福音派,有如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之於天主教,影响力可谓惊人。洛桑会议的其中一个特点,在於有一半以上的参加者为第三世界代表,不少第三世界的教会领袖在此次会议中冒起。会议也扭转了福音派的方向。自七十年代开始,福音派已自觉成为更正教的主流,所以在洛桑会议中,他们不再以护卫性、战斗性的眼光去讨论文化和社会的各种问题。他们开始怀著一颗战兢的心探问:作为教会的主流,对现今世界该有甚么话要说呢?从洛桑运动的文献中,我们清楚看到这种谦卑敬惧、但又勇於承担的态度。
洛桑会议强调教会的社会责任。当然并非每个人都认同这个会议的成果,部分较激进的群体也许觉得会议作风仍过於保守。洛桑会议後成立跟进委员会,并且再组成不同小组,包括「策略发展小组'( The Strategy Working Group)和「神学教育小组」〔 TheLausanne Theology and Education Group,後称神学工作小组(Theology Working Group)]。前者讨论向未得之民宣教的策略,後者则主力探讨神学问题,出版专题报告:LausanneOccasional Paper。其後,跟进委员会召开多次与社会及文化相关课题的谘询会议,譬如 1978年在百慕达召开了'福音与文化' 会议,1980年在英国召开了'简朴生活' 会议。香港突破机构在这个会议後,也曾经推动过简朴生活运动作回应。1980年在泰国巴提雅召开会议,讨论福音策略问题。1989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第二次洛桑大会,有来自一百七十三个国家三千五百名代表出席,连同菲律宾本土的与会者,总共有四千七百人。大会的口号是「让全教会将整全福音传给全世界。(Calling the whole Church,to takethe whole Gospel, to the whole World)。华福运动也是洛桑会议的成果。
E.福音派的发展。
1.事工发展。
福音派教会在神学教育与研究工作上有良好成果。目前约有七成的圣经和神学研究著述是出自福音派阵营的作者。福音派神学院在过去数十年中有长足的发展,学生人数更占压倒性的地位。不过,福音派虽然在英、美教会有良好的发展,但对欧陆教会影响却不大。
在出版工作上,绝大部分活跃的出版社是以福音派为主导的,基督教普及读物的市场多为它们所占据。
在传福音工作上,特别是儿童及青年事工,福音派差不多取得所有阵地,其中较为人所知的有学生福音团契、青年归主协会、学园传道会等。
海外宣教工作也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