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学新版历史教科书》第18章


家庭主妇、上班族等各种身分的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静静地沉思昭和天皇的
时代意义。
〔人格篇〕 昭和天皇於1901(明治34)年4 月29 日,以皇太子(后来
的大正天皇)的长子身分诞生,取名为迪宫裕仁。从小就非常认真、诚实为人。
1931(昭和6)年11 月,天皇自九州的鹿儿岛搭乘军舰回京时,在夜里一个人
向漆黑的大海行举手礼,他的随从看到了觉得很不可思议。因此也朝海的方向
114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一看,看到在遥远的萨摩半岛海岸有一列篝火,可能是居民为了替天皇的军舰
送行而烧的吧!天皇是在向他们回礼。随从看了深受感动,就立刻点亮探照灯,
从军舰向着海岸照过去。
〔昭和天皇及其时代〕 昭和天皇即位时,正逢日本的大危机。天皇虽然
愿意与各国友好、亲善,但时代却走向不同的方向。天皇为了坚守立宪君主的
本分,不愿干涉政府和军方领导人的决定,因此即使意见不同,也都加以接受。
而天皇强烈表明自身的想法,以解决问题的情形有两次。一次是1936(昭
和11)年二?二六事件的时候。事发当时,政府和军方陷入混乱状态。后来因
天皇坚决主张镇压,事情才迅速解决。另一次就是1945(昭和20)年8 月终战
时。是否要接受波茨坦宣言,政府和军方首脑之间意见分歧,而向天皇请求圣
断(由天皇下决定),当时天皇说:「我认为不该再继续作战。即使我会遭遇不
测,也应该接受波茨坦宣言。」遂结束战争。天皇将他当时的心情作成一首诗:
只要想到那些遭受空袭的民众,我个人的去留又算什么呢?
由此我们可深刻地感受到他对身为君主责任的执着。
深受昭和天皇人格所感动的麦克阿瑟,对他初次与天皇见面的情况有以下
的叙述:
「我深怕天皇会为了逃避被起诉为战犯,而亲自向我说请。但这不安是没
有根据的。『我对我的国民在战争期间所做的一切决定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为
了把自己交给你所代表的各国,我前来叨扰你。』我听了深受感动。天皇显然
将不该归给自己的责任也承担下来,这种勇气和态度震撼了我的内心深处」(摘
自《麦克阿瑟回忆录》)。
战败后,天皇到日本各地巡视,与从事复建工作的人们亲切的交谈,鼓励
他们。当时天皇多半只说「啊,是的」简单的一句话,但在简单的应对中让人
感受到天皇的真诚。有时群众也会情不自禁的高喊「天皇陛下万岁!」而且历
久不竭。这样一位天皇,在动荡的昭和时代中,与国民一同结伴走过了他的一
生。
第4 节经济大国?日本的历史使命
77 世界的奇蹟?高度经济成长
高度经济成长日本的经济自1960(昭和35)年起10 年里,每年成长率
高达10%,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经济成长(高度经济成长)。1968 年,国民总
重要文献译介115
生产额(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仅次於资本主义大国美国,排名世
界第2 位。这期间,贸易顺利发展,廉价的石油取代煤炭进口,也迅速从外国
引入钢铁生产等尖端技术,以支撑日本的经济发展。汽车、造船、钢铁、石油
化学、电器制品等产业不断发展,SONY、HONDA、TOYOTA 等世界知名的
企业不断扩张。电脑等尖端科技的研究也很盛行。此外,茨城县东海村等地的
原子能也广泛运用於和平用途。再则,在中小型的工厂里,无数人们的构想与
发明都发挥了很大的功用。
高速公路网的兴建及新干线的铺设陆续完成。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化制品和
汽车也很普及。农村变得很富裕,稻米生产过剩,反而需要减少耕种面积。这
些大大改变了日本社会的面貌。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大为提高,1964(昭和
39)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1970(昭和45)年万国博览会在大阪召开。
这些盛会都是头一次在亚洲出现。
成长下的政治与社会1960 年后期开始,工厂废烟和排水等产业的废弃物
成为公害。问题。水病和四日市气喘等公害、汽车排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家
庭用清洁剂造成的河川污染等,都亟需解决。1971(昭和46)年,遂设置环境
厅,致力於公害的防范。
按:高度经济成长的成果使得革新势力批判资本主义的主张逐渐失去说服性。另
一方面,公害及福利等切身的问题急需解决,一时间,以东京等都市圈为中心的革新
势力多人当选为地方政府的首长。
美国反越战的学生运动风潮也在日本引起共鸣。1968 年左右,各地大学都
有学生主张大学改革、反对安保条约,而以暴力佔领校园的大骚动。
外交关系的进展1965(昭和40)年,日本与韩国缔结日韩基本条约,只
方恢复正常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并以有偿、无偿的方式总计支付5 亿美元的援
助款给韩国政府。
在美国管辖下的琉球,因越战的发生而使得基地的使用频率提高,引起当
地居民强烈不满,回归祖国的运动因此变得很兴盛。佐藤荣作内阁发表非核三
原则(不拥有、不生产、不输入核子武器),确定琉球也适用於非核原则以后,
再以同意美国继续使用琉球的军事基地为条件,取得美国同意结束琉球的管
辖。1972(昭和47)年5 月,琉球重归日本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争夺共产圈的领导权,与苏联关系恶化,与美国也继续
对立。但是从1966 年起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众多人民无故丧生,中国社会陷入大
116 亚太。究论坛第二十五期2004。09
混乱。到了1970 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森为了牵制支援北越的苏联,而与中华人
民共和国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予以回应,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受此影响,
1972 年9 月,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签订中日共同声明,日本表示要对中日
战争进行反省,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正统政府,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但也因此与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1978(昭和53)年,只方进一步签订中日友
好和平条约。
迈向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在中东的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
国,与邻近的阿拉伯国家严重冲突。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阿拉伯的
产油国为了扭转战局,便宣佈对亲以色列的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实施石油禁
运。日本因此发生经济恐慌(石油危机)。自此,高度经济成长也告结束。
但是日本的经济力量并未衰退。1979 年,在阿拉伯国家大幅提高石油价格
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日本的产业因实施经营合理化的改革,在先进国家中是
最能应对变局的。在1980 年代,当其他先进国家都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痛苦
时,日本仍是最具潜力的经济大国。
78 日本在国际上的角色
新冷战1970 年代,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趋於和缓。然而当美国自越南撤
军后,苏联则强化军事力量,加强援助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势力。1979 年年底,
甚至进攻阿富汗。为此,美国更加防范苏联。1981 年雷根当选总统,大规模扩
张军备,美苏两国的对立再起。
按:由於回教徒游击队的顽强抵抗,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陷入僵局,波兰也组成
自主劳工联盟,使苏联的东欧统治发生动摇。而与美国的军事竞赛也带来沉重的负担,
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的低效率和官僚组织的腐败,苏联陷入了苦境。
冷战的结束与苏联的瓦解1985 年,苏联由戈巴契夫掌权,他导入市场经
济并提倡资讯公开,企图对苏联社会进行彻底的改建。但也因此国内发生动乱,
波罗的海周边的联邦各国首倡独立,其他联邦也接着跟进。目睹苏联这些新变
动,东欧要求自由化之声浪随之而起。例如匈牙利开放与奥地利的边境,东德
人民藉此大举向西移动等。1989 年11 月柏林围墙被民众摧毁,之后西德与东
德合并。
苏联决定放弃与美国的军事竞赛,1989 年12 月,美苏首脑宣佈冷战结束。
1991 年,两国签订裁减战略核子弹头的裁减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START),美苏长期对立的时代结束。同年12 月,苏联瓦
重要文献译介117
解,苏联共产党也随之解散,改而成立新的独立国协(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此外,东欧各国的共产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