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第83章


起即以《星期一世界报》来取代,而在1946年10月1 日又出版《世界晚报》来补其不足。与此同时,奥地利官方报纸《维也纳报》于1945年11月12日复刊,开始其第二百三十八年的发行。11月21日,第一份非德语报纸《英国晨报》第一次在维也纳问世,它原来是由英方于这一年的夏季在其占领区内出版的。 
这样,到1946年底,维也纳的情况如下: 
晨报《奥地利报》(苏方) 
《新奥地利报》(无党派) 
《工人报》(社会党) 
《小人民报》(人民党) 
《奥地利人民之声》(奥地利共产党) 
《维也纳报》(官方) 
《英国晨报》(英方) 
午报或晚报《维也纳信使报》(美方) 
《世界新闻》(英方) 
《世界晚报》(法方) 
星期一版报纸《体育日报》(地球出版社——共产党控制的报纸) 
《星期一世界报》(法方) 
西方国家对奥地利报纸最初的态度表明是有保留的,这和它们对待奥地利政党的态度相似。战争结束后的最初几周内,在西部占领区内都没有奥地利人办的报纸,这和苏联占领下的维也纳的情况是一个奇怪的对比。到盟国对奥委员会开始工作时,政策才互相协调,其代价是在维也纳实行某些法律上的限制。这些限制即使事实上早已存在,但在维也纳人看来也许是自相矛盾的。因此,10月1 日盟国委员会在正式确定奥地利的出版自由时,同时规定不许任何报纸批评盟国委员会或盟国军政府,不许发表任何针对盟国政策的批评意见或有损盟国团结的文字。自此以后,情况开始逐渐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西方盟国允许在其占领区内出版属于主要政党的地方报纸,并倾向于允许这些报纸的编辑逐步取得较大的自由。另一方面,苏方则逐渐开始从严格意义上来解释1945年10月1 日的决定,而且不时勒令违反该决定的报纸停刊或受惩罚。1945年12月28日,盟国委员会向所有编辑发出通知,提醒他们有义务遵守10月1 日的决定;1946年5 月10日也作出决议警告右翼的周报《车辙》。象这种能为四方成员一致支持的行动是罕见的。3379月13日,苏联企图撤换社会党《工人报》的编辑,就未能获得成功。 
但是,如果说这种程度的监督已被奥地利人所憎恨,认为是盟国不能遵守莫斯科宣言的诺言的另一例证,那么它和盟国控制新闻纸而强行限制出版相比,引起的怨言毕竟要少得多。西方盟国决定出版自己的日报以与苏联的《奥地利报》相抗衡,这就使奥地利人的新闻纸供应受到很大影响。1946年,这个国家的新闻纸总耗用量是二万四千二百五十五吨,盟国报纸就用去不下一万零九百七十一吨,即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占领的原来目的由于冷战危机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对此恐难找出更明显的例子了。 
第三节 经济发展 
(一)引言 
在1945—1946年间,盟国对奥委员会在经济工作方面需要考虑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这一时期压倒一切的问题,需要维持粮食供应,避免产生大规模的饥馑。第二个是逐步由奥地利人自己承担政治责任。第三个是东、西方盟国间在早期出现的政治分歧。第一个问题意味着经济管理处除了搜集情报为将来的行动打下基础外,对整个经济的恢复几乎做不了什么工作。重点全放在救济工作上,实际任务主要是对从盟国库存中所能调拨的物资输送给奥地利加以监督而已。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在需要采取行动时,奥地利政府的担子越来越重,而盟国对奥委员会经济管理处的责任则越来越轻。第三个问题就是说,到1946年经济管理局的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东、西方盟国之间的争论上。一般说来,西方力图促成奥地利的经济独立,而苏方则力图予以削弱。从1946年春季以后,又有第四个因素以当时在奥地利开始工作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代表团的形式出现。这个代表团是在盟国委员会总的领导下工作的,当然与经济管理处有紧密的联系,但对于日常工作,代表团则和有关的奥地利当局338 直接联系。因此,后者几乎一直不能处于较好的境地。一方面没有外援,他们无力恢复本国经济。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听从来自不下五个不同方面的意见,而意见往往是互相冲突的。如果他们不想甘冒失去所需援助的危险,他们就不得不表面上把意见全部接受下来。好在他们尚称有幽默感和外交手腕。 
但另外一个复杂的情况是,经济恢复不同于政治恢复,不仅是广义地恢复第一共和国时的状况。自1938年以来,在经济平衡方面有过许多次实质性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有甚于纳粹思想,对未来的长远计划必然要起决定性作用。 
到1938年,第一共和国依靠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农业和稳定的出口贸易,建立起一个虽不稳固但却合理的独立经济基础。当时以国际联盟借款的形式来不断输血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看来如果能够适当地审慎从事而和平又能继续维持下去的话,经济前景决不是暗淡的。可是就在那一年,奥地利在政治上已被消灭,随后的七年扼杀了它在经济上刚出现的独立格局,使之成为德国战争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重工业产品扩大了,原料生产增加了。为了把传统的经济重心从维也纳和奥地利东部移向较近德国的一些地区,在林茨建立了重工业综合企业,使炼焦炉、炼钢厂和制氮厂联合起来,还有多瑙河上的一个大港口为其服务。这个港口后来与德国的几条河流连接起来。在兰斯霍芬建立了一个制铝厂,在伦青建立了一个木质纤维毛纺厂。结果造成农业劳动力因流入城市而日益枯竭,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的有意识的削减,以抵消东欧和鸟克兰的被征服地区对德国供应量的增加。最后,纳粹在吞并奥地利前,通过直接所有权,掌握股票和卡特尔协定所取得的对奥地利经济的间接控制,已经变为紧密的直接控制了,这是因为纳粹占领奥地利后立即把大宗股票和其他产权转入德国人手中,并用大批德国人取代奥地利人充当经理。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德国资339 本对奥地利的渗透是如此残酷,以致大多数奥地利工业已经成为“纯粹的德国财产”了。 
导致这些变化的资本扩张,有许多显然会有利于和平时期的奥地利经济。但也有其不利之处。因为它是为德国的利益而不是为奥地利的利益设计的,而且是适应于战时而不是和平时期的需要的。如果从奥地利本身的观点来考虑,不少工厂的建厂地点并不合乎经济原则,而且在原料供应方面以及对奥地利工农业之间劳动力分配所产生的总的影响方面都留下了种种困难。但是,这些对第二共和国未来的有利之点和不利之点,在1945年4 、5 月间都是无关宏旨的。因为整个经济体制已经瘫痪了。在维也纳和奥地利东部作战时期,大批的粮食、原料和工厂装备都被撤退的德军运走或破坏。而战争本身又对春耕春种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同时使一年的收成落了空。剩下来的许多东西,不是为当地居民所抢走,就是为苏联军队所征用。在西部占领区内,大批投降德军和难民的存在,纳粹经理们的逃亡,盟国自己的军队的到达,南斯拉夫的侵入和依靠德国战争机器推动的整个工业和经济综合体的崩溃,已使工业实质上处于停顿状态。维也纳的整个粮食供应和分配机构已经瘫痪了。甚至在3月和4月两个月内,正式的口粮定量已经减至每天一千五百卡路里,约等于正常定量的一半。而一旦所有储备粮食都用尽之后——实际上很快就用尽——几乎没有什么剩余粮食了。不但下奥地利的正常供应来源已被切断,而且不再存在任何一个可向别处采购粮食的组织。在粮食部门工作的纳粹分子,大部分已经逃跑。不管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都已停顿,因为从1944年9月到1945年4月,有三百八十五座铁路桥梁已被摧毁,维也纳的所有铁路车站,只有一个未遭严重破坏。维也纳的卡车数字从1944年底的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二辆下降到3401945年底的三千五百五十三辆,摩托车从一万七千八百十五辆下降到一千七百八十六辆。5月份维也纳的每日口粮定量降至极为可悲的水平——三百五十卡路里。伦纳向托尔布欣元帅求援。俄国人答应援助,给维也纳居民分配了油、肉、糖和干菜,暂时使这个城市免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