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那眼花缭乱的世界(9)
然而,好景不长。
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生下一个儿子,两个多月后,这小皇子不幸夭折。偏偏就在这个期间,孝庄皇太后身体不舒服,移驾到几十里地之外的南苑养病,并命令后妃们前去侍候。这位产后不久且痛失爱子的皇贵妃只能在数九隆冬的冰天雪地之中,前去“朝夕奉侍,废寝忘食”。结果,种下病根,此后三年间缠绵于病榻之上,并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汤若望记载,顺治皇帝面对死者“竟至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当时和后世都有人认为,南苑是皇家猎场,到了冬季便一派肃杀,那孝庄皇太后实在没有理由在这种时候偏偏到那儿去养病,除非是她存着心想折腾什么人。因此,很难说这种情形不是她为了报复董鄂氏所故意导演的一场悲剧。董鄂氏死后,顺治皇帝写了一篇《董妃行状》,称得上字字血,声声泪。全文1500多字,酸辣兼备,处处话里有话,似乎就是为了讥刺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心机与伪善。据说,董鄂妃死前,虽然受封皇贵妃已经数年时间,她却绝无积蓄。临死时,她请求皇帝把所有人致送的葬礼礼金施散给贫穷人家。福临则在为董鄂妃举办治丧活动期间,下令追封皇贵妃为皇后,将董鄂妃宫中服役的三十名女官、太监、宫女全部杀死,为皇贵妃殉葬,并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故意违犯皇家规制,将丧葬规格提高到了与皇太后、皇帝同样的等级。
据说,为董鄂妃——如今的董鄂皇后举行的大部分丧葬仪式,孝庄皇太后都率领众后妃前来参加。在那种情形下相见时,真不知这一对母子情何以堪?
遥想当年,有谁能够说清这场皇家恩怨的孰是孰非、孰因孰果?
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福临了无生趣。几乎是在此同时,他决心落发出家,遁入空门。他半是请求半是强迫,让禅宗临济宗的一个和尚在万善殿中为自己落了发。然后,准备举行皈依仪式,正式出家为僧。
此时的孝庄皇太后知道自己对儿子已经完全失去了影响力,她派遣人马火速赶往浙江湖州,召为皇帝落发那个和尚的师傅来京。这个老和尚法名叫玉林绣,他深知,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后果有多么可怕。于是,来到皇宫以后,并不去见皇帝,而是径直来到万善殿,命众僧徒把那个不知深浅、为皇帝落发的家伙捆绑起来,准备把他活活烧死。
老和尚在庭院里搭起一座高台,下面堆满薪柴。就在他拿着火把准备点火之际,闻讯赶来的顺治皇帝福临,从老和尚手中夺下了火把,答应蓄发,不再出家。
四个月以后,公元1661年即大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皇帝没有出席百官朝贺的元旦大典。第二天,清代官方史书《清实录》记载:上不豫——皇帝龙体欠安。有众多资料显示,这一天,皇帝来到了位于宣武门外西南的悯忠寺,出席了太监吴良辅削发为僧的仪式。这个吴良辅是个从小陪伴皇帝一起长大的太监,此次,他作为皇帝的替身,受命代皇帝出家为僧。皇帝死后,他马上被孝庄皇太后下令从寺庙里抓回来处死。理由是,他勾引调唆坏了皇帝,他要为皇帝生前的所有不当举止负责。
到正月初六,先是说皇帝身体偶尔感到不舒服,随后同一天,便说“上大渐”——皇帝进入了弥留状态。当晚,到初七日子时,即初六晚上十二点,皇帝就死在了养心殿。他得的什么病?怎么治的?经过如何等等等等全无记载。然后,就是遗诏颁于天下。
就此,顺治皇帝之死成为大清朝的一个谜团。
有许多人坚信,顺治皇帝真的出家去了五台山。否则,对佛祖并没有那么虔诚的孝庄皇太后与康熙皇帝,不会三番五次地前去五台山烧香礼佛。情感丰富细腻的人们则倾向于认为,顺治皇帝福临是在对董鄂氏的绵绵思念中郁郁殉情而死。最没有想象力的一批人,觉得顺治皇帝应该是染上了满族人最缺少抵抗力的天花,从而一病不起的。
顺治皇帝福临在位十八年,于国家治理上基本沿袭了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方针大略,其他甚少建树。据说,福临十分倾慕汉家文化,曾经废寝忘食地苦心钻研,甚至累得吐过血。他能诗善画,很有汉族士大夫的风致,在融洽满汉之间的关系上可能起过不小的作用。在私德上,留给人们指责的地方不少。然而,孟森先生认为,这位皇帝“媚佛而不以布施土木病民,宠妾而不以女谒苞苴干政”,可见其“理解之超,情感之笃,萧然忘其万乘之尊,真美质也”(孟森《明清史讲义》)。对他的个人资质评价不低。可惜的是,在他母亲和多尔衮的摆布下,这位“天生福人”生活得实在是算不上幸福,他给自己帝国臣民带来的,也甚少福祉可言。若假以时日,或许能够做得更出色一些。可惜,在时年二十四虚岁的鼎盛之年便匆匆逝去。
福临:那眼花缭乱的世界(10)
呜呼!顺治皇帝!呜呼!清世祖福临!
孝庄:魅力与心机(1)
晚明前清时代有一位十分特出的女性,她就是孝庄皇太后。她一生经历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福临、康熙皇帝玄烨四代帝王。皇太极是她的丈夫,福临是她的儿子,玄烨是她的孙子。除了努尔哈赤时代,在其他三朝,这位女士曾经发挥过极大的影响力。福临能够成为顺治皇帝,可能与她有绝大关系,玄烨成为康熙皇帝,她的意志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她对儿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顺治一生的幸福就葬送在这位母亲手里。她对孙子的教养却十分成功,培养出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贤明君主。以至于这位皇帝多年以后还一再表示,没有祖母就没有自己的一切。
她是一位富有女性魅力、同时也懂得运用这种魅力的女人;是一位心机极深、同时不断地在运用这些心机的女人;是一位对权力有着清醒认识、富有政治才干和政治欲望的女人。但是她却满足于躲在幕后,帮助自己的儿孙获取权力和行使这些权力。为此,在当时和后世,她受到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
孝庄皇太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部落。当时,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样,个人与家庭没有姓氏,部落的名称就是每一个人的姓氏。是故,人们习惯上称呼其为博尔济吉特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如何将蒙古各部落化敌为友,始终是后金汗国的一个巨大问题。当蒙古各部落成为其盟友时,后金汗国的北部、西北部没有了威胁,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对付大明。若不然,在对付正面的敌人明王朝时,自己广大的侧后翼很难设防,或者叫防不胜防。那种情形实在太可怕了。
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中,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家族子弟,迎娶的蒙古女子人数多达五十三人,占迎娶妇女总数的87%以上;从公元1617年即后金天命二年开始,到1643年即大清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时为止的二十七年间,他们家族的嫡系女性亲属,包括姐妹、女儿、侄女等,嫁给蒙古各部的共有四十三人。其中,迎娶与出嫁到科尔沁部的女子为最多,迎娶来的为二十四人,嫁过去的为十五人,联姻对象包括了科尔沁所有部落和蒙古几乎所有重要一些部落的酋长。
这二十七年,正是后金汗国与大明朝激烈对抗的二十七年,也是大清完成了全部入主中原的准备工作,并最终于一年后入主了中原的二十七年。
这种毋庸置疑的政治婚姻,帮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基本解除了来自北部与西北部的威胁。这是他们敢于与大明朝放手一搏的重要原因,也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立尽可能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为成功的运作。翻开地图集,对此便可以一目了然。他们用这种婚姻,为自己建立起来一道漫长而广大的安全屏障。
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居住着他最重要的五位后妃,这五位后妃全部出身于科尔沁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位居中宫的是哲哲皇后,位居第二位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和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是一对同胞姐妹,二人同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
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娘家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目前,关于这个名字的准确含义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和喇嘛教教义有关,含有“出世之人”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布木布泰是当时蒙古人用来装东西的大口袋,是很重要的一种日
小说推荐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的转弯处
- 历史的转弯处作者:西门送客序 晚清的历史发展就像一个变化多端的股票市场 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中华帝国在一个封闭的经济圈里运行,但被卷入全球经济后,西方列强就像一些凶悍的外国机构投资者,让帝国再无宁日。譬如前两次鸦片战争,就让不熟悉国际规则的帝国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甚至飞速下挫,直到洋务运动自觉地进行调整
- 最新章:第47章
- 历史深处的忧虑
- 历史深处的忧虑作者:林达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第十封信 第十一封信 第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 第十四封信 第十五封信 第一封信 卢兄:您好 很高兴又一次收到你的长信,谢谢你和朋友们的关心。每次来信,你总是提出不少问题,问到我们在美国到底生活
- 最新章:第63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大历史的边角料 张鸣
- 张鸣1.义和团的女人战阵从来男人就离不开女人,连捉对厮杀的赳赳武夫也不例外。抡起膀子耍大刀的义和团,无论是在传说的“神话”还是在现实的操作中,都跟女人有某些扯不清的干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和团其实挺忌讳跟女人有什么瓜葛的。按说他们都是零件齐全而且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男人,理应于男女之事有所想法,但是他
- 最新章:第7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