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了!克莱斯特已进了罗斯托夫……”但他马上用拳头捶了一下桌子:“不过我们要给他个厉害看看!”
的确,克莱斯特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他闯进罗斯托夫,好似逮住了一只熊而现在又不知道如何躲开它的猎人:南方面军突击集群不断增强力量从西北面猛攻,第56集团军则仍在东面对峙,也随时可能实施反突击。
在这样的情况中,法西斯统帅部会采取什么措施呢?如果克莱斯特再在罗斯托夫坐等,那么陷阱就会关闭,元首也就会少一个坦克集团军了……
总司令担心法西斯分子猛醒而弃城西逃,便命令切列维琴科将军把第37集团军全部兵力调往大克列平斯卡亚,加速南下。当时根本没有考虑转向罗斯托夫的问题:总司令不相信克莱斯特会那么蠢,会服服帖帖地等着陷阱关闭。列梅佐夫集团军的处境并未使我们担心,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只有疯子才会决定去进攻它。同时,尽管莫斯科附近的态势严重,大本营仍在这天决定给列梅佐夫三个新锐步兵师和三个步兵旅。总司令不满意。他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各预备队应在南方面军突击集团的进攻地带进入交战。这样才能给克莱斯特集团军带来更加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法西斯军事当局向全世界吹嘘自己“新的伟大胜利”。希特勒为夺占罗斯托夫给了克莱斯特重赏,克莱斯特力图报答这一赏赐。无论是希特勒大本营还是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都深信,克莱斯特战绩辉煌。那里不认为我们的进攻有什么特殊意义。哈尔德日记中的记载雄辩地证明了这点:“看来,对我军来说,不存在特别的危险。不过,如果德军长官和军队能够经受住这些猛攻并到达顿河弯曲部,那他们就算不愧对这一高度评价了。”
5.这就是士兵的幸福
11月22日早上五点多钟,莫斯科发来了一份电报。大本营指出:罗斯托夫失守并未改变南方面军的任务:它应向塔甘罗格加紧猛攻。莫斯科正确判断了情况,也预料克莱斯特会急忙跳出陷阱。
敌人夺占罗斯托夫的消息,在我进攻军队中激起了愤怒。战士们不可遏止地向前猛冲。11月22日,切列维琴科报告,敌人忍受不住我军的猛攻,遗弃重武器和技术装备,正向南溃退。
于是,我们又苦思起来。假如克莱斯特逃窜,那就应该向塔甘罗格打,前出到他的退却道路;假如他偏偏要坐守孤城(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那么让第37集团军转向罗斯托夫不是更好一些吗?总司令要求侦察部门察明敌人意图。但这不是简单的事。目前还只能靠推测。在此情况下,意见总是有分歧的。
切列维琴科将军力图证明,应该继续向塔甘罗格进攻,因为距那里总共只剩下九十公里了。
“我军一进抵米乌斯河,”他解释自己的想法,“那就—欢迎光临,克莱斯特先生,我们正等着您大驾从罗斯托夫出来哩。假如我们转向罗斯托夫,那就会同逃出罗斯托夫的克莱斯特军队遭遇,较难挡住他们了。”
博金则持另一种意见。他认为,普鲁士人的妄自尊大使克莱斯特不可能在法西斯宣传机构向全世界宣布他的胜利后,马上自动跑出罗斯托夫。就是说,应该转向罗斯托夫,狠揍盘踞该市的敌军集团。
我自和参谋长合作以来,第一次同他发生了情况判断分歧。切列维琴科的建议较使我信服。这一建议在两种情况下,即克莱斯特坐守罗斯托夫或从里面逃出来,都是有利的。我想,假如发生第一种情况,那么待南方面军进至米乌斯河和塔甘罗格获得解放之后,克莱斯特集团军就被切断了同自己各基地的联系,其处境将是不佳的。假如他逃跑,那么南方面军的进攻军队将来得及前出其退却道路,那时,克莱斯特也够受的。我支持了南方面军司令员的意见。
总司令决心向塔甘罗格总方向发展进攻。当然,并不是因为我和切利维琴科的意见占了优势,而是大本营的观点解决了这场争论:斯大林和沙波什尼科夫也主张指向塔甘罗格。
11月23日,塔甘罗格方向的进攻仍顺利继续着。可是一切迹象表明,克莱斯特并不打算放弃罗斯托夫。
于是我们的总司令改变了决心。尽快解放该市的愿望占了上风。元帅命令,一俟我军进至图兹洛夫河,即向东南变更第9、37集团军兵力部署,从那里向罗斯托夫突击。加强了坦克的霍伦将军骑兵军,则被调往塔甘罗格,与第18集团军部队一起沿米乌斯河占领防御,掩护向罗斯托夫进攻的军队,使其免遭西面敌人的突击。
如此看来,是克莱斯特的冷静和忍耐力迫使我们改变了最初的计划。那么,这时候敌营中是否真是冷静和充满信心呢?原来,一切情形都截然相反:克莱斯特现在已完全预感到自己要扮演那种逮住了熊的猎人了。他忘记了傲慢,开始嚷:“帮帮忙吧!”人们听到了他的哀鸣。11月22日,即克莱斯特进入罗斯托夫后的第二天,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陆军总司令说武装力量统帅部对坦克第1集团军的处境极为不安。为了加强它,除龙德施泰特派出了四个步兵师外,还将派去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到日终时,哈尔德又补充写道:“元首大本营坐立不安。那里认为坦克第1集团军翼侧形成了极为严重的态势。已命令龙德施泰特从第17、6集团军调出部分兵力,但两个集团军都被牵制住了。”
是的,情况正是这样。我军不仅压迫克莱斯特,而且在其他地段也执行西南方向军事委员会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积极行动:在宽大正面的许多地段都进行了激烈战斗。敌人已经不可能自由机动它的预备队了。
克莱斯特终于坚持不住了。他开始从罗斯托夫地域将两个坦克师调往西北,迎击11月23日日终前进抵图兹洛夫河的第37、9集团军所属进攻军队。第37集团军右翼在古比雪沃以东十五公里处中断,接着,战线便沿图兹洛夫河一直延伸到大克列平斯卡亚。全部三个坦克旅都集中在大克列平斯卡亚及其以北地域。在左面,第9集团军各师沿图兹洛夫河一直展开到卡缅内布罗德。
进攻结果不错:各司令部统计,第37、9集团军在头六天战斗中狠狠地拧了克莱斯特一把:击溃了他的三个摩托化步兵团。希特勒分子损失了五十四辆坦克、五十多门火炮、约二百五十辆汽车。
必须马上利用战果。可是以11月24日前那种部署向罗斯托夫进攻是不可能的。应该把沿正面拉开的各师收拢,形成一些强大的突击集团,给军队补充弹药和油料,迅速拟制尔后进攻的计划。这样做至少需要两昼夜。况且要根据新决心把主力调近罗斯托夫,在那里将它们编成一些突击集团。这又需要两昼夜。所以,克莱斯特有较长的喘息时间。
当交战还在进行,军事首长只好在不知道敌人企图的情况下,如常言所说瞎子摸鱼般地定下决心时,很难准确地说哪个决心更好。从我们现在已知的事实来看,必须承认当初所定让军队转向罗斯托夫的决心是不十分恰当的。我们不应该浪费宝贵时间去把各集团军调近罗斯托夫。假如直接向南发展进攻,随后逐渐将进攻军队正面转向东方,从西面向罗斯托夫突击,那就会有利得多。在此情况下,我们不仅不会为横向调动浪费宝贵时间,而且可以进至连接克莱斯特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群主力的纵深交通线。这样,克莱斯特军队由市内撤出时,就会碰上我第37、9集团军的兵团。
总司令急于前往罗斯托夫地域,以便靠近进攻军队。可是同西方面军接合部的危险态势使他无法成行。他一天好几次同留在西南方面军北翼的科斯坚科将军进行长时间通话。元帅不断提出要求、建议,并给科斯坚科派去援军,可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因为莫斯科附近的态势由于法西斯军队实施新的进攻而越来越困难了。
直到入夜时分,总司令才谈妥了有关稳定同西方面军接合部态势的一切问题,接着他又转向罗斯托夫方向。元帅把切列维琴科将军叫来接直通电报,详细询问进攻过程。切列维琴科说,党卫“维金”师和坦克第16师可以勾销了,德军山地步兵第4师则遭重创。进攻的军队正在追击敌人。但是由于第9集团军左翼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方面军司令员命令哈里托诺夫把两个精锐师——步兵第30师和哥萨克骑兵第66师调到那里。从第37集团军还调去了两列装甲列车和一个反坦克炮兵团。切列维琴?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回忆苏格拉底
- ,第一卷 第一章!小$说^网&雅典人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两个罪状,第1节。列举一些论证驳斥第一个罪状:苏格拉底经常向诸神献祭,第2节。苏格拉底占卜,他的守护神并非新神,第2—5节。他劝人在困难中求告神,第6—9节;他没有犯不虔敬的罪,他回避对神进行虚妄的推论,并说哲学的任务是研究德行,第10—17节。
- 最新章:第35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
-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 作者:向培风 1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向培风 著XIFANGZHIZHERENGECONGSHU 2目 录mulu智慧的太阳…1)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街头演说家…10)初识“理性智慧…14)一、斯芬克斯之谜…15)二“公民意识…19 32智慧人格三“我们是用血、气、火来思想的吗…25)四
- 最新章:第4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吴万沈 译风云紧急目 录中译本序志谢序言一序言二本卷的主题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第一卷 序 风云紧急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第01章 胜利者的蠢事 第02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03章 潜伏的危险 第04章 阿道夫·希
- 最新章:第1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