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着墙上的巨幅地图,非常认真地汇报说:“第一,麦克阿瑟眼下把美伪主力十几个师都摆在了釜山三角洲的滩头阵地上,我们计算了一下,平均每8平方公里摆一个师,他的一个师差不多两万人。现在李承晚伪军龟缩在洛东江以东地区,釜山解放指日可待。可美伪的这二十几万部队既不撤退,也不往一线增援,固守这一片滩头,到底要干什么?从战备上看,我们认为这是为了把朝鲜人民军的全部主力吸引到南线来。如果这种判断能够成立的话,这其中更隐藏着极为险恶的战略意图。”周总理点点头示意我说下去。
“第二,美国驻日本的两个师,是作为预备队部署的,战斗力很强。眼下南朝鲜部队处在险境,可据情报证实,这两个师没有任何去南朝鲜增援的迹象,而这两个师中的一个师是海军陆战队。”
周总理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他的目光瞄向仁川前面的那片海域。不论从美伪军的兵力部署,还是从朝鲜整个地理地形看,仁川都将是敌人登陆地点的最佳选择。这里东西海岸的距离很小,一旦登陆完成,便很容易将南北朝鲜拦腰切断,而挺进南部一线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将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周总理的眉毛拧紧了,自言自语地说:“麦克阿瑟这个冒险将军看来确实要在仁川再显身手了。”
第五部分第112节 雷英夫回忆抗美援朝(3)
我继续汇报:“再说麦克阿瑟和他的第8集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善于登陆作战而著称的,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曾吃了他不少苦头。就麦克阿瑟本人来讲,素来是敢冒险的,为此他与总统杜鲁门曾多次有过口角。比如,当年他搞登陆作战,攻占尼多罗岛、吕宋岛以及其他岛屿时,五角大楼都说风险太大,但他每次都力陈己见,最终都实现了计划,完成了登陆。”
周总理双臂抱在胸前,微微点着头说:“现在麦克阿瑟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位高权重,按照他的禀性,要冒一个让全世界震惊的风险,恐怕更有可能了。”
我说:“第四,便是我们对朝鲜地形的分析。朝鲜半岛南北长约1000公里,而东西最窄处只有200公里,最有利于分割。而且可供登陆的地点很多,比如元山、镇南浦、仁川、群山。”
我略作沉思,对美军登陆地点的阐述显得异常慎重:“现在朝鲜人民军主力已经全部投入釜山一带,后方很空虚,我们分析——西海岸的仁川将是美军的最佳登陆地点。”
“为什么?”周总理问。
“因为这里人民军队少;这里既是汉城的外港,又是战略要地;这里的潮水落差大,地势危险且复杂,很可能因这样一个原因被朝鲜人民军所忽视。而麦克阿瑟恰恰又是一个善于搞出人意料、惊人之举的人物,那么,选择仁川便完全符合麦克阿瑟的个性。”
周总理点头示意我说完。
“这第六条也同样是重要的因素。眼下无论是朝鲜还是苏联,似乎都沉浸在一片迎接胜利的气氛中,好像明天早上朝鲜就会统一了。报纸发社论,金日成发文告,表面看形势一派大好,其实在这大好形势之下,潜藏着极大的危险,一旦人民军被切断退路,就可能陷入绝境。美国人对苏联和朝鲜目前的心态是很清楚的。美、英最近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等地又抽调海、空军到朝鲜海峡来,正是登陆作战的又一个明显征候。所以,我们认为,美军极有可能正在筹划更大的阴谋……”
我话未说完,电话铃声响了。“我是周恩来,啊,主席。”周总理手握听筒,看了我一眼说:“刚才雷英夫同志到我这儿来,讲了他们总参作战室对朝鲜战争的一些预测和判断,他们认为美军很有可能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登陆。是的,我认为很有道理。好,我马上带他去见你。”
“英夫同志,你跟我马上去见毛主席。”周总理放下听筒,带我朝屋外走去。
事后我才知道,美军的这步险棋已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了。当朝鲜人民军打到洛东江之时,主席没有被当时的胜利所陶醉,而是提出朝鲜人民军应该休整,对战局作个客观准确的估计。当金日成的文告及朝鲜报纸的社论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时候,毛主席却说,现在根本就不是谈胜利的时候,朝鲜领导人及人民军应立即冷静下来。当美伪军陈兵釜山一线,引而不发,杜鲁门又亲派顾问到了东京的时候,他预测战争很可能会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毛主席未雨绸缪,早在半个多月前,他就对今日的朝鲜战局有所估计。因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不好轻易下结论,但有些工作毛主席已经在做了——1950年8月5日他命令,东北边防军务必在8月份完成战争准备,以防不测;8月18日,他再次要求:“务于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
此时已是8月23日。毛主席正在菊香书屋仔细研究关于美军最新动态的一大摞电报。他打电话给周总理,是想交换一下关于朝鲜战局的意见,没想到周总理几句关于作战室见解的话,正是他数日来反复琢磨思考的问题。
在菊香书屋,毛主席一边抽烟,一边听我汇报关于朝鲜战局的6条意见,他还不时用铅笔在面前的稿笺上写上几笔。
我一口气汇报完毕,毛主席只是不住点头,没有插话,两眼一直在看着我,末了郑重地讲了6个字:“有道理,很重要。”
周总理表示了自己相同的看法后,毛主席起身在屋内踱步。他一边抽烟一边说:“据报告,美、英舰队正在向朝鲜海峡调动,飞机也在调动,看来美军如有大的行动,很可能就是最近。”说完,他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我。
我鼓足勇气谈了自己的意见:“主席,对美军的登陆时间我们也作了预测。9月15日是大潮日,美军很有可能在这一天实施仁川登陆。”
“啊,如此精确,能不能谈得更具体点?”毛主席对这个登陆时间似乎很有兴趣。
我说:“我们对9月至11月的朝鲜西海岸海潮作了研究,发现有三个最佳日期可供选择:9月15日、10月11日和11月3日。在这三个最佳日期内,各有2至3天的好时机。仁川海岸可供靠岸利用的时间,每12小时内只有3小时,如果以9月15日为登陆日,那天的涨潮最高时间共两次,一次是上午6时59分,另一次是下午日没35分钟后的19时19分。9月15日比另外两次时间相对更为可能。所以,我们认为美军极有可能把登陆的时间选定在9月15日。”说完,我顿时觉得有点忐忑不安,在最高统帅即将实施重大决策的时候,我用如此精确的时间判断为统帅部提供参考意见,一旦有误,我知道这将负有多么重大的责任。
毛主席又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当他缓缓吐出憋在胸中的烟团时,紧接着便发出一道在心中酝酿已久的命令:“立即通知情报部门严密注视朝鲜和英、美、日。立即把我们的看法向斯大林和金日成通报,提供他们参考,希望人民军有后撤和在仁川防守的准备。立即通知东北的13兵团要加紧准备,8、9两个月一旦有事,能立即行动。”
三道命令,由周总理亲自布置实施。
不知为什么,自从离开了菊香书屋,我总感到肩上有千钧重担压着。或许在我去菊香书屋以前,毛主席那些意见已成竹在胸;或许我的那些意见,恰恰促使了毛主席最后决心的形成。不管怎么说,毛主席是在听了我们的6条意见之后发出命令的。这不能不给我造成极大的不安。
从8月23日开始,我常常彻夜难眠,我几乎把全部注意力关注到朝鲜战场上。我的心情极为复杂,我希望我们的判断成为事实。因为作为普通参谋,能为统帅提供事关全局的正确意见,内心将是一种极大的快慰,我们没有失职。何况这是普通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的重大决策呢?但是,从内心讲,我又不愿看到我们的判断成为真正的事实。因为如果真的那样,将意味着朝鲜统一化为泡影,更大规模的朝鲜战争将会爆发,朝鲜人民将会陷入更深的战争灾难,而中国人民也必将受到威胁。所以,我宁可承担一个失职参谋的罪名,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判断成为事实。
然而,不管我内心怎样矛盾,朝鲜战争始终在以它的固有规律发展变化着。
第五部分第113节 雷英夫回忆抗美援朝(4)
正
小说推荐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第120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 毛泽东家史篇 自序(1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专家。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最初也没有写这部书的打算。萌发撰写此书的念头,与本人从事编辑工作有关。因此可以说,如果本人不从事编辑工作,便不会撰写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讲呢?话必须从1982年说起 1982年,我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经常要处理
- 最新章:第45章
- 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
- ﹏┛欢迎光临 微 桌 小 说【三无少女】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
- 最新章:第73章
-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 决定中国命运的棋赛二十世纪的中国,一场波澜壮阔、跌宕曲折的棋赛,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执蓝子者,光溜溜的脑袋,长袍马褂,讲起话来喜欢拖腔拉调,一口浙江“官话。平时他不苟言笑,着急时,会骂“娘希匹。执红子者,长长的头发朝后梳,一身中山装,讲起话来不紧不慢,一口湖南腔。平日喜欢说说笑笑,富有幽默感,发脾气时
- 最新章:第1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