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降作战》第40章


行动,是美对快速部署部队一次典型成功的使用。美军投入作战的快速部署部队,大部分都是以空降方式参加作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军入侵巴拿马也是一次现代条件下体现了许多新特点的空降作战。 
巴拿马连接中美和南美大陆,又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美称霸西半球具有战略意义。美在巴拿马占有一块运河区,建有14个军事基地,设立了美国南方司令部,平时驻有重兵,近年来巴拿马反美情绪高涨,多次要求美归还巴拿马运河。美为了维护其在巴的利益,决定进行武装入侵。 
美入侵计划制定已久,由于当时军方的一些领导人有不同意见,因此迟迟没有付诸实施。1989年9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罗和美南方司令部司令沃纳离任后,开始进行入侵的具体准备。1989年12月17日,美总统定下入侵决心,包括收集军事情报,协调空运力量,组织后勤保障,制定作战计划等,到首批部队投入作战,只用了60个小时。 
美军入侵作战的目的是:确保巴拿马运河和美在巴各种设施的安全,捉拿诺列加,摧垮亲诺列加的武装力量,扶植一个亲美政府。根据这一作战目的,美军采用了以5支特遣队分5处同时出击的作战方法。一是〃红色特遣队〃,由75别动团组成,凌晨1时伞降。 
第1营及第3营1个连共700人,攻打位于巴拿马城以东的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着陆后迅速夺占了机场,解除了巴军航空队的武装,同时封锁了机场附近的帕科拉河大桥。当时诺列加正在机场军官俱乐部,由于道路被封锁,使其未能前往派蒂亚角机场乘专机逃出。第二营及第三营的2个连共1000人,攻打巴拿马城西南90公里的奥阿托民用机场及其附近巴军的第6、7连。着陆后夺占了机场,围歼了巴军的2个连,俘敌250人。 
二是〃太平洋特遣队〃,由第82空降师第1旅(欠1个营)组成,在〃红色特遣队〃占领托里霍斯机场后,分两批在该机场伞降。第一批1个营1时55分伞降,第二批1个营由于暴风雪推迟了起飞时间,于5时15分伞降。共使用C…141型运输机20架。着陆后,一部增援别动团对帕科拉河大桥的封锁,阻止巴军进入巴拿马城;一部攻打驻西龙堡基地的巴军主力〃2000年营〃。当突入西龙堡时,〃2000年营〃已经溃散,因此未发生大的战斗。 
三是〃尖刀特遣队〃,由第6机械化营、第5步兵营和1个坦克排、1支海军〃海豹〃分队组成。在炮兵、战斗直升机掩护下,围攻巴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和巴军第5连,任务是捉拿诺列加。除诺列加当时不在国防军司令部未能捉拿外,完成了其它全部任务。 
四是〃永运忠实特遣队〃,由1个轻装甲步兵连,1个海军陆战队连和部分宪兵组成。夺占横跨巴拿马运河的泛美公路大桥,保卫运河区内的霍华德空军基地。 
五是〃大西洋特遣队〃,由第82空降师的1个营和第7步兵师的1个营组成,以空降方式投入作战,攻打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击溃了巴军第8连及沿海警卫队,攻占了麦登大坝、水电站等重要设施,同时攻占了甘博亚监狱,释放了48名要犯。 
22日,巴〃尊严营〃民兵袭击美军南方司令部,美又从本土调来2000人,以加强运河区的防卫。 
巴拿马有国防军1.54万人,民兵8000人,但实际参战的不到8000人,因此美军占有绝对优势。战争中美军亡27人,伤330人,被击落战斗直升机1架,击伤运输机14架。巴军亡314人,伤123人,被俘2629人,平民亡100余人,伤数百人。 
美入侵巴拿马的突出特点是: 
1.以空降部队为主要突击力量,以空降作战为主要突击样式。在5支特遣队中,3支由空降部队组成,并担负主要任务。在空降部队中,有第82空降师的1个旅,特种空降部队第75别动团。此外,尚有第82空降师的前线指挥部,师航空旅的2个营,师属通信营、工兵营、电子战情报营、炮兵营、高炮营、装甲营、卫生营、保障营的一些分队;第18空降军的一个指挥所以及军属宪兵旅、军事情报旅、通信旅的一些分队。第7步兵师1个营也通过空降进入作战。为保障空运和空降,美军事空运司令部从20个联队(现役9、后备役11)和24个国民警卫队的军事空运大队中抽调了40架C…141、C…130型运输机,从14个基地抽调了26个空中加油中队,20…28日进行了300多次空运、空降、共降下1.6万人,作战物资9000吨。 
2.根据作战目的采取灵活的空降突击手段。为了捉拿诺列加,同时减少与群众的冲突,以免引起更大的反美情绪,最初的空降突击时间选择在凌晨一时。此时夜深人静,军队易失去警惕,群众很少在外面活动。二次大战后美军认为夜间伞降难度太大,通常都是昼间进行,入侵巴拿马为了适应作战的需要,打破了夜间不伞降的惯例。同时降低伞降高度,实施150米低空跳伞,以增强空降的突然性。在空降场的选择上,尽量靠近预定夺占的目标,或直接在目标区内空降。为了不破坏地面设施而又达到震撼敌人、掩护空降的目的,美军使用先进的隐形战斗轰炸机,投掷带有延时引信的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作到在开阔地进行高精度轰炸,其产生的最大的冲击波,既不使地面设施受到破坏,也使巴军惊恐失措。空降突击过程中,使用战斗直升机进行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如在夺占里奥阿托机场时,空降前,1架〃阿帕奇〃直升机对巴高炮阵地发射了7枚狱火导弹,全部命中目标;2架AH…64直升机中低空进入,在空降战斗地域对敌进行持续的火力突击。
第十三章 战后苏军的空降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军于1968年8月和1979年12月对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入侵。在这两次入侵行动中,苏军都大量使用空降兵,在战争爆发阶段向对方首都及其他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瘫痪对方,配合地面部队实现了快速占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次成功的战略性空降作战。
第一节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的空降作战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杜布切克上台后,捷自由化的倾向急剧发展,使整个东欧处于离心状态。苏联为了维护其在东欧的统治地位,在施加政治、经济压力无效之后,于1968年8月20日实施了武装入侵。 
从5月开始,苏军就进行了武装入侵的准备。先后在其本土和捷、波、匈、德境内举行了13次以侵捷为背景的军事演习,并借此机会集结了20多万军队。7、8月,苏国防部长等分别与德、波、匈国防部长会晤,策划侵捷事宜 
8月20日,趁捷中央召开会议之际,苏发动了入侵行动,以一举将捷要员一网打尽。 
入侵苏军共23个师25万余人,编成3个集团军,从3个方向实施突击。〃A〃集团军5个师,从东德的普劳恩向布杰约维推进,封锁捷德和捷奥边境,同时以部分兵力配合〃B〃集团军进占布拉格;〃B〃集团军7个师,从马克思城和德累斯顿出发,与从波兰利格尼察出发的苏军1个迫克师对布拉格实施向心突击;〃C〃集团军9个师,在捷北、东、南边境宽大正面实施辅助突击,同时以部分兵力配合〃A〃集团军封锁捷奥边境。另以2个空降师在布拉格等战略要点空降,以迅速控制捷首脑机关及要害部位。 
8月20日23时,苏1架安…12型运输机在布拉格上空伪称发动机故障,要求紧急降落。机场按国际惯例允许其迫降后,机上的70多名伞兵迅速占领了机场各要害部位,并威逼工作人员照常工作,保障其后续机群着陆。接着,苏第105空降师乘30架安…12型运输机,从驻地白俄罗斯的维杰布斯科起飞,在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下,以每分钟1架的间隔空运到布拉格。空降兵着陆后搭乘空运来的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向布拉格市区突进,6小时内即控制了该市所有交通要道,包围了中央委员会大厦、国防部、外交部,占领了邮电局、广播电台等部门,并以〃工农革命政府〃的名义拘捕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党政军要人。与此同时,苏空降师一部在捷南部的布杰约维策、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等地机降,波空降第6师一部在捷北部赫拉得茨克拉诺维机降,控制机场,作为空运军队和补给物资的前进基地。另以直升机部队占领捷东部的交通要点科希策。 
实施空降时,苏对联邦德国、奥地利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