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唬且恢а劾鄣牟慷印K谛录悠略?万多人迫使8万多英军缴械投降,开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一次被虏人数的最高纪录,后投入缅甸作战,有“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
中国驻印军与日军首战在胡冈河谷。
1943年10月20日上午,前哨战在新平洋以西无名高地打响。新平洋是印缅边境上缅甸一侧的山中小镇,位于胡冈河谷的北端隘口,处缅北要冲。新编第38师搜索连在行进途中在此与日军的一个大队遭遇。按以往经验,日军一个大队的战斗力相当于或超过中国军队的一个师。因此战斗一开始,日军根本不把区区一连的中国士兵放在眼里,立即向无名高地发起冲锋。搜索连全连兵员300余人,配备迫击炮12门,反坦克炮3门,轻重机枪25挺,士兵清一色“M4汤姆式”冲锋枪。战斗一打响,搜索连以强火力将持老式步枪的日军打得晕头转向。下午,另一连的中国士兵及时赶到,两路一齐夹击,日军丢下200多具尸体,仓惶而逃。10月24日,新编第38师第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即占领新平洋。
日军第18师团发现中国军队入缅后,立即调整部署,以第114联队守密支那,以第55联队第56联队向前线增援,师团指挥部亦向前开进。而驻印军方面因史迪威的参谋长柏特诺研判日军兵力有误,使第38师第112团困于于帮、拉家苏。第112团只能靠砍巴蕉树藤取水和美国运输机的空中补给,和占优势兵力的日军对峙50日。12月24日,新38师向于邦发起全线进攻。12月28日,经过5天激战,新38师夺占了于邦的日军全部阵地。于邦作战是正式反攻缅北的第一次战斗,一举击败号称“精锐”的日军第18师团部队,对树立官兵胜利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孟关是缅北的战略要点,位于胡冈河谷要冲,在这一地区,日军第18师团集结了7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大队、1个重炮兵大队和1个战防炮大队。1944年,反攻缅甸的作战以新平洋为基地,全面展开。新38、新22师为主力分左右两翼,向孟关大举进攻。
孙立人率领的左翼队向孟关以南作纵深迂回包抄,1个多月攻克日军30多个处据点,向前推进了180公里。廖耀湘率领的右翼队由新平洋向南进发,正面进逼孟关,占领腰班卡。从印度调来的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也已到达前线。至此孟关地区的敌军已陷入中美联合部队的铁钳之内,完成对日军的包围。
2月24日,中美联合部队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迅速向孟关逼近。3月1日,美军第5307混成团抵达瓦鲁班东北面地区,随即向日军发起攻击,并占领其侧后南北河渡口。日军发觉其后方被截断后,除留少数部队在孟关正面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鲁班发起反击。3月5日,新22师攻克孟关。日军被包围在瓦鲁班周围的狭小地段。3月8日中午,新38师第113团、战车第1营和美军第5307混成团向瓦鲁班发起攻击。战至3月9日,日军第55、第56联队死伤过半。最后凭借工兵部队在丛林中临时开辟的两条秘密通道,侥幸逃出绝境。
孟关之战,击毙日军第18师团作战主任参谋官以下1000余人,还搜获第18师团关防大印一枚,足见日军败退时的慌乱情形,田中义一深感师团前途趋向暗淡。
攻克孟关意义重大,蒋介石给廖耀湘发来贺电,说:此克复孟关,吾弟声播中外,名振遐尔,足以聊申国军前番在缅失败之憾,而慰阵亡先烈在天之灵。
攻克孟关后,新22师乘胜追击,完全肃清了胡冈河谷内的日军,胜利结束了胡冈河谷的作战。日军第18师团遭受沉重打击,疲惫不堪,缺员严重,第一线中队包括中队长在内,一般不足30人,甚至只有十几个人,存员中又几乎都是半病员状态中,而补给正处于中断状态。日军难以理解,昔日那支溃退之师何来如此神力。战后日本的战史是这样记载的:“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18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冈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我军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缅北、滇西反攻战:异国扬威与绝地大反击
缅北反攻:奇袭密支那
胡冈河谷之战后,日军为了挽回败局,日本缅甸方面军将第53师团和第2师团的一个联队调到缅北,增援第18师团作战。同时,在缅甸组建第33军。由本多政材中将任军长,统辖第18、第53、第56师团,第49师团第168联队,独立混成第24旅团。本多政材别无选择,把赌注押在地形险峻的孟拱河谷,他把第18师团和第53师团部署在这里,企图据险顽抗,等待缅甸雨季的到来。
孟拱河谷比胡冈河谷地势更为险要,它南北长达10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10公里,河谷两旁大都是壁立千尺的山崖,陡峭难登,雨季时,平地即成泽国。谷内的加迈和孟拱两大重镇隔南高江对峙,攻守相望,互为犄角。
中国驻印军希望在雨季来到之前攻占孟拱、密支那。史迪威与中国将领们商讨后,作出了一项大胆的作战部署:新22师攻击加迈,新38师进击孟拱,以新30师第88团、第50师第150团、重炮1连与美军2个营编为突击支队,绕道北侧的崇山峻岭,插向敌后的战略要点密支那。将日军在密支那、孟拱、加迈一线分割包围,予以歼灭。
1944年4月初,新22师和新38师向各自目标攻击前进。至6月16日,攻克加迈,日军第18师团再次败退,仅余1000余人,有不少中队仅剩10余人。6月25日,完全攻占孟拱,拨掉了日军在孟拱河谷的最后一个据点,打开了通往密支那和曼德勒的道路,宣告反攻缅北第一阶段作战基本结束,剩下的只有一个密支那在攻取之中。
密支那为缅北第一重镇,是缅甸铁路北部终点,有公路西通孟拱、南连八莫,是缅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为中印公路之重要通道,东面通到甘拜迪的公路再向东延百里,便到中国腾冲。密支那地形险要,伊洛瓦底江经密支那城东折而向南,周围多山,标高都在500…1000米左右,城区西北是丛林。日军第18师团第114联队主力及第56师团一部在这里构筑坚固工事据守。日军在密支那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在城外,日军利用坡地、树林修建了环形防御阵地。在城内,日军把几十条大街道和成百上千的建筑物,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工事、火力点和堡垒。此外,还构筑了地下防御体系。日军第114联队大多是日本九州煤矿工人出身,十分善于修筑坑道式的地下工事,在密支那城地下,坑道纵横交错。
东南亚战区盟军最高指挥官蒙巴顿中将和英军许多高级将领都认为密支那难以攻取,反对进攻密支那。因而袭击密支那的战斗,史迪威对英军保密。
4月28日,中美联合突击支队以每天10公里的速度,闯过丛林峻岭,秘密向密支那进发。突击支队的第一步是实施代号“眼镜王蛇”的偷袭密支那机场的行动。5月14日,史迪威终于收到了中美联合突击队发出的信号,他们距密支那还有48小时的路程。5月17日,突击支队袭击密支那机场获得成功。按事先约定,攻击部队向史迪威发出了“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的密电。“眼镜王蛇”行动成功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通世界。当丘吉尔得知中美军队突然占领密支那机场后,致电蒙巴顿质问:“他们是怎样漂亮地在密支那从天而降的,对此你有何解释?”蒙巴顿无言以对。
第二天,史迪威搭乘一架轻型运输机来到密支那机场,春风得意的史迪威在机场对记者们宣布:半个月内,我们将拿下密支那!
但在接下来的攻占密支那的战斗中,日军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拼死抵抗。为尽快攻克密支那,中国驻印军新30、第14和第50师全部投入战斗。
郑洞国把总攻的日期定在7月7日,对中国士兵来说,这是个很有号召力的日子。7月以后,孟拱、加迈之敌已被歼灭,密支那成为一座孤城。但是,日军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按照本多政材“死守密支那”的命令,依然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
7月13日,中美联军再次发起猛烈攻势。在优势炮火和空军的配合下,攻击部队步步推进,经过三日激烈战斗,肃清了外围阵地,攻入市区,随即开始与日军逐个房屋、逐条街道地进行艰苦争夺。至8月3日,守军大部被歼。日军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少将见大势
小说推荐
- 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
- 作者:张卫波前言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转眼间,60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20世纪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 作者:祝彦第一部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引子—记住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有许多闪光的名字。他们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为彪炳千秋的民族英烈。他们的名字不会因为历史的流逝而被忘记,他们的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失去光彩,他们的形象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幻而变得模糊。相反,他们的
- 最新章:第42章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绪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 最新章:第448章
- 战场上的蒲公英 - 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
- 《战场上的蒲公英 作者:王外马甲马甲很早就知道蔡智诚当过国民党军官,因为我小时候曾经看见他被捆起来游街,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后来又听说他平反了,得了一份“起义证书、还补发了好多工资,顿时特别有钱。那时候,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正好解禁,大人们看完金环和银环的故事,回来就说:老蔡原来是“关团长
- 最新章: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第12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战国福星大事记》作者:冬天里的熊第一卷、尾张纪事1 沧海桑田!太阳依旧照耀,微风依旧吹拂,我身边那群家伙依旧在发泄着过剩的精力。我则在享受着亦真亦幻的感觉(其实就是打瞌睡啦。什么?我是谁?我没介绍吗?对不起!对不起!我叫李忠,北京一所普通高中的一名普通高一学生。对于我最标准的形容词就是“普通。1.
- 最新章:第726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